第九十三章 横扫天下,大明开国将领?(2/5)

  “糊涂!”</p>

  朱元璋直接驳斥。</p>

  “你当这是继承原先的大明,慢慢修改?朕昨晚查阅了这些年大明的情况,两百多年,税收逐年减少,全国人口土地不知被藏匿多少!”</p>

  “这些臣子,一听说要查抄家底来定罪,立刻全都如同刀架在脖子上一般凄厉惨嚎,分明就是各个有问题,有大问题!”</p>

  “除此之外,有问题的事情,不知多少。全都彰显着我留下来的大明根子都烂了!”</p>

  “你说什么天下士林?这般污臭之下,只知同流合污败坏朝政的士林要之何用!”</p>

  昨天,崇祯休息,朱元璋可不需要休息,直接将京中的不少记载与史实看了个遍,洪武以后的事情他自然那也都心里有数了。</p>

  谋算他结果反被燕王朱棣夺了皇位的朱允炆之事不提,毕竟此前他也有过了解。</p>

  当今天下的治理情况才当真让他心中震怒。</p>

  想当年,他为了扭转风气,治理贪腐,一年杀的官吏只怕都比崇祯朝总共杀的官吏还多,也正是这样才有了效果。</p>

  却不想如今大明的贪腐虐民程度,已经近乎蒙元,这简直让他杀意翻腾。</p>

  这样的天下,也就是确实到了朝代末年了,崇祯宣告大明终了倒也正是时候。</p>

  这样的天下,就该重新打一遍,清洗旧山河!</p>

  被朱元璋这样霸气训斥,崇祯也一时气弱,但是终究还是经历过沙场的帝王:</p>

  “可是太祖,若是当今的天下士林不去接收,只怕他们必会倒向他人啊。闯贼本就称帝,这岂不是给了闯贼大肆发展的好时机?”</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而且,无论如何,这大明的天下需要治理,离不开官吏啊。将他们都排除在外,天下该让谁人代为牧守?”</p>

  崇祯尽管认同,但是对此还是担忧。</p>

  却见朱元璋霸气道:</p>

  “当前是打天下,这般旧山河,我可不会照单全收直接认下。就算自认大明的疆域,我照样会以大明律为依凭进行审查,之前的小罪可以免处,但是重罪照样缉拿!”</p>

  “打下天下,重整田地人口,绝不会缺官吏。包括你说的这些朝臣的门生故旧,到时候要么永不被录用,要么也得乖乖给我遵纪守法地当官!”</p>

  朱元璋这意思,竟然是当真不把大明剩下的地方当成自己疆域慢慢修整,而是准备把整个天下当成可攻打的区域,直接重新横扫天下!</p>

  听出这层意思,崇祯都不由得为之震撼。</p>

  要知道,当时他下旨断绝大明,虽然出了召唤太祖之外也有当真终明的意思,但是那也是在当时的情况心境下的决定。</p>

  打下京城之后,他心中想的,更多是如何重整天下,而不是当真再打天下。</p>

  到底是继任的皇帝,崇祯心中的想法,总是偏向缝缝补补。</p>

  而朱元璋,则发现根子烂了之后,当即就下了再造大明的心!</p>

  “这......这样做不太好吧?本是我大明疆域,若是重新以大军占领,是否过于暴虐?而且税收若是断了,仅凭借京畿也养活不了多少士卒,甚至粮食都是大问题啊。”</p>

  现在崇祯控制下的大明,可以说就只有京城而已。</p>

  京城可不产粮,别的不说,每年京城的粮食都得依托漕运。</p>

  若是如朱元璋所讲,岂不是当下直接陷入死局?</p>

  当下明、顺、清俱全的情况下,若是按照这套方法,岂不是天下皆敌,直接成为众军的靶子?</p>

  崇祯相信,这套思路若是执行下去,天下本属于大明的地方,绝对会兴起一支一支清君侧的队伍。</p>

  这和太祖当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略也不同啊。</p>

  却不想,听了崇祯这话,朱元璋直接像看傻子一样看向了崇祯,薄怒道:</p>

  “你是当真没有一点脑子?!”</p>

  “如今这天下,你当真收得起来税收吗?而且朝廷收到这么点税收,就让天下遍地民不聊生,这样的官吏留之何用!”</p>

  “至于地盘......”</p>

  说道这里,朱元璋的看向崇祯的眼神当真带点“这居然是自己的后人”的疑惑:</p>

  “有我在,哪怕你练点民兵,乃至招降些贼军都能立刻变成天下强兵,横扫天下又和难度?”</p>

  “收拾好京城之后,可不就是要往外打了么,你以为守下京城之后,就只用留在这皇宫里发号施令?!”</p>

  朱元璋是真在奇怪,你说要是没有强化士卒,让崇祯看到强军的实力也就算了。</p>

  都让崇祯亲自带着三千将士,把起码两三万闯军杀出京城了,为什么他还会有这样的疑虑?</p>

  真当这是梦回元末重新开局呢?现在的朱元璋可是修仙数百年,灵气衰退之后的天下至强!</p>

  哪里还需要那么多花里胡哨忍辱负重的,平定天下那不是必然的事情么。</p>

  真正有疑问的,是之后如何治理,如何安民。</p>

  崇祯居然在担心增加打天下的难度,简直是有点傻乎乎了。</p>

  “嘶!”</p>

  崇祯的思路一下子被朱元璋带到了新的层面。</p>

  毕竟是当了快二十年大明皇帝,尽管有这京城一战的经历,但是崇祯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往的朝廷上。</p>

  如果还是按照之前朝廷的那一套来看,朱元璋的这个做法显然是非常没有政治头脑的行为。</p>

  但要是从新朝开国的角度来看,扫清前朝余毒,不正是理所当然的吗?</p>

  “太祖见谅,是小子愚钝了。那照此思路,文官确实不太需要,反而是武将士卒才是当下急需。”</p>

  见到崇祯终于听懂了,朱元璋也稍微欣慰。</p>

  却听见崇祯继续讲道:</p>

  “不过太祖,届时可否留下几位老臣作为辅佐?朕到底在内政方面不算出挑,有几个经年老臣还是更加稳妥,至少到时候打下的地方能够更快治理起来。”</p>

  “可。”</p>

  留几个人而已,当然不算什么,朱元璋自无不可。</p>

  “除了官员之外,勋贵方面你是如何考虑的?”</p>

  “自然是如太祖处理官吏一样,直接扫清余毒!”</p>

  崇祯的回应干脆利索,再无拖沓。</p>

  朱元璋点点头,对他的态度表示肯定,不过却接着说道:“勋贵方面,开国之后新立的就按照你说的办吧。不过,开国立下的那些勋贵就不必如此了。”</p>

  “之前他们祖上的英魂我有所截取,应当可以归拢些能打的将领出来!”</p>

  大明开国将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