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

  阳春三月,严冬虽已过去,空气中却仍带着丝丝凉意。</p>

  可这些许的凉意却已经无法冲淡梁山群雄那颗躁动的心,因为梁山大军终于要出山了。</p>

  此次出征,宋清将原有的梁山人马经过精简后又一分为二,也就是说,十万大军,他只带走五万,其他则在吴用的率领下,留守梁山。</p>

  这五万人马其中还有一万水军,他们将沿济水而下,同宋清他们走的完全是两条路。而且还要走一段海路,所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要比宋清多很多。</p>

  公孙胜亲自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报请宋清后,宋清一声令下,大军开始向济州城外汇集,准备开拔。</p>

  一时间,但见济州城外云旗招展、号带飘扬,最醒目的旗帜中“替天行道”和“忠义无双”两面杏黄大旗分外显眼,不过在这两面旗帜外,又多了一面宋字帅旗。</p>

  </p>

  士兵们换上统一发放的草绿色军服,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队伍聚齐后,士兵们都安静地站着,没有人再敢向从前一样嬉笑喧哗,因为他们都已经知道,这就是军纪。</p>

  武将们也都披盔挂甲,一改往日散漫痞赖模样,精神抖擞地站在队伍最前方。</p>

  宋清早已经传下令去,从今而后,梁山只有属于梁山的正规军,再没有山匪贼寇之说,见到他也不许再叫寨主或是头领,而要叫总管。</p>

  午时三刻,人马聚齐。</p>

  宋清一改平日的儒装,头戴亮银盔,身着亮银甲,肋挎鱼肠剑,红色披风随着他的步伐向后张扬着。当真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p>

  面色沉稳地大步蹬上一座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上,先在公孙胜的引领下祭拜了天地,然后开始发布号令。</p>

  第一道令交给军师吴用,以吴用为梁山老营都统制,总领梁山留守军政事物。下辖武将吕方、郭盛、孔明、孔亮、孙立、樊瑞、解珍、解宝。水军将领童威、童猛。</p>

  虽说所有的事情早已经商议妥当,但当宋清亲手把将令交到吴用手上时,吴用还是感受到那份信任带给他的沉重。</p>

  躬身施礼道:“总管但请放心,只要有吴用在,定不让梁山有半点损失”</p>

  宋清点点头,伸手拿起第二支将令。</p>

  任命公孙胜为水军都统领,率李俊、张横、阮小五、阮小七,领一万水军顺济水而下,至登州与大军汇合,不得有误。</p>

  公孙胜的任务最是艰巨,因为他带的是一群在江河湖泊称雄的虎狼,可到了海上呢?虎狼还能叫虎狼吗?所以他这一趟还担负着练兵的重任。按宋清的话说,梁山今后能不能有强大的海军,就看公孙胜的了。</p>

  最后这道令就是给自己的了。</p>

  宋清以大刀关胜率三千人马为前军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p>

  霹雳火秦明率五千人马为大军左翼,双鞭呼延灼率五千人马为右翼,双枪将董平率五千人马殿后,保护中军后翼。</p>

  林冲率两万人马护卫宋清所在的中军行营。</p>

  随着中军将军令一道道传下去,各营纷纷以号炮的方式表达对军令的奉行不误,一时间,四下里万炮齐鸣,声震四野。</p>

  宋清按剑伫立在高台上,看着台下一望无际的梁山大军,忍不住心潮澎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现在成为统领梁山好汉及十数万人马的一方豪雄,一切仿佛都在梦中一般。</p>

  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忽地拔出腰间宝剑奋力指向天空,仿佛要把胸中那股豪气冲入云霄。</p>

  也不知是谁,忽然高呼起来“梁山威武”</p>

  开始只是小面积的喊声,渐渐地,梁山威武这几个字在大队人马中越喊越响。</p>

  “梁山威武、、”</p>

  数万人同声高喊,当真是声震寰宇。</p>

  前路漫漫,宋清也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但为他自己、为他的家人、为梁山十数万忠于他的人,他都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p>

  在骑上马准备起行的那一刻,宋清忍不住转头向梁山方向望去,眼前依稀浮现出那个挺着肚子,站在山边痴痴遥望他的身影。</p>

  老婆,等着我,我们很快就会再见的。</p>

  大手一挥,各路人马纷纷动起来。</p>

  都说一千人就满山遍野,一万人就彻地连天,四万人马又是什么概念?人喊马嘶中,也不知过了多久,济州城前才又重新平静下去。</p>

  大军第一站,任城,一座不算小的县城。因为属于济州府管辖,所以县令早已经被梁山收服。更不可能传出什么不利于梁山的消息出去。在接到大军将至的消息后,县令早早就准备了猪羊、粮食、酒水等劳军之物等在城外。</p>

  济州包括郓州的官员们,现在对梁山宋清一伙也是畏惧大于敬服,生怕他们那根神经不对,杀了他们或是祸害百姓。所以都是尽力配合,至于说反抗,还是算了吧!朝廷都不行,难道靠几个欺负百姓的城管就行了?</p>

  大军一路从济州走过来,也已经有些困乏,宋清下令在任城县外安营扎寨,同时招各将领前来行营议事。</p>

  再往前就要进入兖州地界,那里已经不是梁山的势力范围,所以有些事情必须先交代下去。</p>

  命令刚传出去,众将到来还得有一会,宋清坐在帐中拿出朱武给他的那份资料,细细地看了起来。</p>

  兖州知府路少光,为人方正,做官清廉,对百姓极为呵护,当地百姓都称之为路青天。要说这个人有什么毛病,那就是对独子有些溺爱。</p>

  兖州司马兼防御团练使王有为,贪财好色,与路知府积怨甚深,因之是京城王甫的义子,又统领州府内的厢军,所以路知府也拿他没有办法。</p>

  在往下几个不疼不痒的官员,宋清已经没有心思看下去了。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沉思起来。</p>

  以路知府这样的人,大军过去,若是强攻的话,很可能会激起民变,那就得不偿失了。不过倒是可以利用一下这个司马同他的关系。</p>

  从前宋清想的是慢慢渗透这些州府,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再一举拿下。不过自从朝中多了童贯这个大内应,以及驿站被渐渐控制之后,他的想法就变了。</p>

  干脆占据这些所过的州府,然后封锁或是传假消息给朝廷。而此时朝廷正忙着四处平乱,根本顾及不到这里,朝中又有童贯和梁师成暗中照应,应该不会这么快反应过来,等朝廷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了。</p>

  占据这些地方也需要一些手段,而且这些地方将来都要成为梁山的管辖范围,不能轻起刀兵。这就需要谋略中常提到的上兵伐谋了。</p>

  阵阵脚步声伴随着甲胄撞击的声音从帐外传来。</p>

  宋清知道众将来了,吩咐升帐,请众将入内。</p>

  走出梁山,不用整天猫在山窝里了,众将的心情都很不错,只是一直没有仗打,未免有些美中不足。</p>

  待宋清把众将找来的原因说了之后,立刻就有人提出打过去,杀王有为,抓路少光。</p>

  若是用打,宋清也不会找他们商量了,转头看向朱武。</p>

  “军师,你怎么看?”</p>

  朱武也是最了解宋清心思的人。沉吟一下道:“硬攻不可取,软的恐怕也不行,因为我们不能在这里耗费太多时间。我想兖州府衙此时也应该接到有大军过境的消息,我们不妨来个出其不意,迅速包围兖州府城,解除厢军武装,然后杀王有为以平民愤,至于路知府,嘿嘿!我想只要带走他的儿子,他就会乖乖听命了”</p>

  果然不愧是土匪出身,办什么事都带着一丝匪气。</p>

  正如朱武所说,大队人马不能在此久留,而且朝廷此时也一定在等着梁山大军所到位置的消息。</p>

  所以就目前来说,朱武的办法应该很不错了。</p>

  想了想,招手唤过时迁。</p>

  “麻烦哥哥先行一步,到了兖州府城后,先暗中接触一下路知府的公子,视情况而定,同时查一下王司马的活动规律,待大军到时,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将之拿下”</p>

  宋清也是土匪出身,虽说有改变的心思,不过那种深藏在骨子里的匪性还是会时不时地表露出来。</p>

  时迁领命去了,宋清又同众人商议了些行军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他毕竟是第一次领军出行,要学的东西还很多。</p>

  待众人都退下后,宋清终于感觉到了疲惫,心中忍不住又想起豆娘来,若有豆娘在身边,这时候已经过来给他按摩松骨了。</p>

  想想有些好笑,自己什么时候开始离不开老婆了?这恐怕还是个习惯的问题。</p>

  正想着,帐帘一挑,两个身着浅绿军装却身材窈窕的身影闪了进来,两个人的手里拎着木盆和木桶,木桶里还冒着丝丝热气,显然是装着热水的。</p>

  这两人当然就是豆娘派来侍候宋清的明月姐妹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宋清让她们穿上了男人的衣服,平日就躲在车中。</p>

  姐俩象商量好了似的,一个人过来给宋清脱去鞋袜,另一个则麻利地将木盆注入热水,用手试过水温后才端到宋清脚下。一人一只脚地给宋清洗起脚来。</p>

  两个女孩都没有说话,但温柔的动作,深情的眼神,足以说明心中对宋清的爱恋。</p>

  看着两个温婉的女子,宋清在感念豆娘体贴的同时,也忍不住感叹,还是古代的男人好啊!</p>

  ——</p>

  有人问,狗咬你,你会不会咬它?佛曰:俺会吃了它。(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