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翻盘

  刘赫拔出佩剑,鲜血涌出,刘裕简单的包扎处理,便说道:父王,儿子之所以请求解释,是因为晚上的这场戏,在儿子看来,至少有四点漏洞,可以证明儿子是被冤枉的。这是污蔑,是母妃的陷害。

  康王妃道:事实俱在,谁冤枉你

  刘宣看了康王妃一眼,淡淡道:我还没说,母妃急什么呢

  刘赫看着肩膀染血的刘宣,转眼瞪了康王妃一眼,示意康王妃不准插嘴,吩咐道:宣儿,你说。

  是

  刘宣点了点头,道:第一,母妃派人请儿子来时,事先没说是什么事情。来了后,母妃说是为了商量儿子继承世子后的庆贺事宜。

  屋子中的案桌上,摆上了酒水,虽说是商量,实则是家宴。

  明知父王会来,儿子会在这种场合对母妃不轨吗

  刘宣说话,看了康王妃一眼。

  这么简单的道理,稍微一想就能明白的。

  康王妃闻言,身体一震,脸上流露出一抹担忧神色。

  刘赫眼眸眯起,道:继续说。

  刘宣继续道:既然是家宴,父王和儿子都在,这样的场合,怎么能缺了二弟呢可是屋子中的布置,只有儿子和父王两人,这也不合理。这样的场合,儿子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乱来啊,何况儿子并未饮酒,脑子很清醒。

  康王妃哼了声,反击道:你二弟大病未愈,还在修养中。他不在,很正常。至于你的胆量如何,都无法掩盖,你犯下了禽兽不如的大错。

  刘赫没有搭理康王妃,道:宣儿,第一个理由尚可,但很勉强。

  刘宣继续道:第二,父王进入屋子中,丫鬟还在。

  有丫鬟在场的情况下,儿子敢乱来吗假设儿子要对母妃意图不轨,肯定会先把丫鬟支走,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有所动作。

  偏偏,丫鬟在屋子中。

  尤其是,丫鬟不是儿子的人,儿子怎么可能留下他呢

  刘宣眼神锐利,道:父王,这是第二个理由。

  康王妃很是不屑,再一次反驳道:刘宣,你就强词夺理吧。分明是你猴急之下,连丫鬟都威胁了。丫鬟担心我的安全,才不敢言语。

  刘赫有自己的判断,他看了康王妃一眼,道:宣儿,继续说。

  此话一出,康王妃心中凉了半截。

  情况很不妙,刘赫不相信她,否则不会让刘宣继续的。

  刘宣心中知道事情往好的发展,继续道:第三,儿子这次来母妃的院子,没有带随从。如果儿子要对母妃行凶,至少在院子外面,会安排一个人放哨站岗。

  一旦有人来了,侍从会提前通知,不至于被抓个现行。

  最重要的是,大门还是敞开的。

  刘宣自嘲一笑,说道:儿子是得有多蠢啊,才会打开们对母妃意图不轨一个稍微正常的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儿子自认还有点智慧,做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不防备呢

  这,根本就是母妃演的一场戏。

  刘宣说道:常识问题,父王英明神武,自然能明白。

  刘赫听了第三点理由,微微颔首。设身处地的考虑,如果刘宣真的要动手,就不会留下这么多的破绽。他的心沉了下去,看向康王妃的眼神,多了凌厉神色。

  挑拨父子关系,污蔑刘宣。

  这样的人,还是他印象中的慈母吗

  康王妃强自道:刘宣,你瞎编吧,你的话都是谎言。

  刘宣没搭理康王妃,继续道:第四,酒的问题。儿子一进入屋子坐下,母妃就向儿子敬酒。父王要来,自然是父王为主,母妃一上来就敬酒,这合适吗合理吗

  显然,是不合适不合理。

  母妃敬酒,她率先就豪爽的喝了一杯。

  父王是懂酒的人,在母妃嘴边一闻,就能闻出来。

  刘宣看向刘赫,等着刘赫确认。

  刘赫也想确定一下,真的是凑上前。他喜好喝酒,轻轻一闻,就确定了康王妃真的喝了酒,没有说谎话。他看向刘宣,等着刘宣继续解释。

  刘宣继续道:母妃劝酒,我是拒绝的。但母妃不依不饶,命令丫鬟给儿子递酒。丫鬟递酒,却在途中松手,酒杯当场就掉在案桌上。

  儿子见机迅速起身后退,堪堪避开了,酒水没有洒落在身上。

  儿子事后,觉得很可怕。一旦儿子饮了酒,会被母妃指认是酒后乱性。或者身上沾了酒,也要被污蔑了。

  刘宣一副后怕的表情,话锋一转,道:父王来的时候,儿子站在门口,也是有缘由的。

  什么缘由刘赫问道。

  刘宣解释道:儿子不饮酒,而丫鬟因为酒杯跌落在案桌上,被母妃喝令退下。当时,母妃和儿子说着事情,丫鬟却悄无声息的退出,并且要关门。

  儿子见状,当场就喝令她停止。

  门一旦关上了,儿子还能说得清吗

  刘宣神色冷肃,道:父王,这就是儿子的解释。

  刘赫点头,却沉默了下来。他看向康王妃的眼神,更是不善。

  刘宣深吸口气,继续道:今天的事情,是母妃一手策划。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父王册立儿子为世子。母妃为了二弟,才会出此下策。

  一个世子之位,让家人阋墙,太不值得。

  我,也不愿意这样。

  刘宣忍着肩膀的痛楚,说道:父王,儿子恳请辞掉世子之位,由二弟继承。如此,母妃不会再针对儿子。儿子明日就启程,返回观阳县。

  康王妃听到刘赫的话,暗骂刘宣歹毒。刘宣一招以退为进,看似通情达理,实则加大了刘赫对她的厌恶。然而四个理由,令康王妃哑口无言了。

  刘赫盯着康王妃,道:柳氏,你还有何话说

  康王妃沉默了片刻,忽然大笑了起来,她笑声癫狂,更透着悲凉和无奈。

  好半响,才听了下来。

  康王妃眼神明亮,却带着浓郁的愤懑,质问道:妾身无话可说,但妾身不甘心,为什么是刘宣继承王爵,不是我儿殿下答应了妾身,却出尔反尔,让刘宣继承王位。为什么

  质问的话语,令刘赫蹬蹬的后退了两步。

  显然,康王妃承认了陷害。

  饶是刘赫心中已经有了结论,但他亲耳听了康王妃的质问,仍是难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