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龙凤镯缘】 第三章:伽罗(4)

  伽罗是黄君最小的弟子,对于同门的诸多师兄,她最喜欢与之相处的是二师兄赫连拓疆,而她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三师兄郁久闾遗。</p>

  在她看来,二师兄赫连拓疆为人朴实诚恳,同他在一起简单,用不着花太多的心思,但是三师兄郁久闾遗就不一样了,不但心眼太多,而且狡猾势力。</p>

  只要和郁久闾遗在一块儿时间久了,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平日里,她尽量的躲着他。</p>

  尽管她知道,这位三师兄对自己可能也有喜爱的心思,不过,她为此却毫不心动。</p>

  她心里很清楚,能让自己心动的人还没有出现。</p>

  即使是二师兄赫连拓疆,伽罗也只是将他看作好相处的大哥哥,其间并不涉及男女之情。</p>

  因为对中原的事物过于沉迷,她虽是讨厌郁久闾遗,可还是找过他几次,俩人在一起的话题自然是关于中原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些奇闻妙事。</p>

  但是到了后来,伽罗越来越感觉郁久闾遗瞧着自己的目光异样,这让她很是害怕。</p>

  另外,赫连拓疆知道伽罗找过郁久闾遗之后,不但对她很是生气,而且,他还找到了郁久闾遗狠狠地吵了几回。</p>

  伽罗知道,二师兄在不明所以的情形下,已经是醋意泛滥了。</p>

  于是,为了避免再生出不必要的事端,伽罗就不再找郁久闾遗了,不过,她也没闲着,有事没事的总往师傅黄君那里跑,显然又在打她师傅的主意了。</p>

  初时,黄君也很奇怪,伽罗一向都很害怕自己,怎么现在却是一反常态,接二连三的往自己这里来,并且总问一些当年自己在中原的事情。</p>

  到了后来,黄君便明白了,原来这小妮子的心开始不安分了。</p>

  其实,这也不能怪她,黄君当年带着尚是幼小的伽罗来到了都斤山之后,直到现在,她也没有离开过都斤山。</p>

  如今她已是二九年华,除了一颗怀春的少女之心外,对人世间的事物也是充满无限幻想。</p>

  当黄君明白了伽罗的心思之后,既不点破她,也没有表明态度。</p>

  直到有一天,伽罗羞红着脸,告诉黄君她想到都斤山外边看一看时,黄君才漠然的点了点头。</p>

  不过,黄君告诫伽罗,想到外边逛一逛不是不行,但一定要和郁久闾遗以及赫连拓疆俩人一起去。</p>

  因为这俩人在外边呆的时间长,经验也多,有他们跟着伽罗,作为师父的黄君会觉得很是放心。</p>

  有二师兄陪着自己,伽罗自然十分高兴,但对于郁久闾遗也跟着自己,她心里却是很不舒服。</p>

  然而,冰雪聪明的她,知道自己的师傅说一不二。</p>

  如果她在这件事情上有所忤逆,那么,自己想到外边走一走的事情保准就告吹了。</p>

  于是伽罗顺从了黄君的要求。</p>

  不久之后,黄君将伽罗、赫连拓疆以及郁久闾遗一起叫到了面前,拿出一个木匣以及一封书信,告诉三人为他去办一件事。</p>

  黄君嘱咐他们,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一定将书信和木匣送到泾川回中山的西王母宫,并且要亲手交到宫主马瑶琼的手中。</p>

  他嘱咐完之后,大有深意的看着伽罗三个人补充说,去过了回中山,赫连拓疆和郁久闾遗便听要从伽罗的安排,除非伽罗想回漠北,否则赫连拓疆和郁久闾遗就得陪着她。</p>

  如果伽罗中途有了什么闪失,那么她的这两个师兄干脆就在外面自生自灭,也不用再回都斤山了。</p>

  伽罗很是感激师傅黄君,知道他的言外之意是想让她这一次好好的游玩一下。</p>

  于是伽罗眼泪汪汪的离开了师傅之后,便和两位师兄整理行装,下了都斤山。</p>

  到底是一个新奇的少女,自从下了都斤山之后,伽罗便很快的忘记了与师傅离别时的不快,一路上指指点点,到处留下了她快乐的笑声。</p>

  对于这位聪明貌美的小师妹,赫连拓疆和郁久闾遗俩人都是欢喜到心坎里去了。</p>

  一路上不管有意无意的,只要是伽罗对他们其中的哪一个稍微假以辞色,都会让另一个很不舒服,到了后来,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于是,尽量的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p>

  虽然她欢喜赫连拓疆多一点,却也不想使得郁久闾遗过为难堪。</p>

  一行三人就在这种微妙的情形中过了玉门关,进到了长城之内。</p>

  此时的突厥虽然与北周较为和睦,但是,离得长城近的那些个百姓还是很惧怕突厥人的掠夺,不是举家迁移到了内地,便是干脆就跑到了塞外,所以,进入长城之后,在很长的一段路程中,见到的百姓并没有多少,这使得伽罗多多少少的有些失落,同时她心里情不自禁的也生出了感叹。</p>

  连年不息的战乱,最为困苦的还是老百姓!如果将来的某一天,她有能力的话,一定会尽自己的力量,在最大程度上改变这一切。</p>

  伽罗毕竟是一个小姑娘,等她逐渐的适应了这样状况后,便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长城之内的一些物什儿上了。</p>

  特别是随着三人逐渐的深入到了中原腹地,遇到的人也越来越多,赶上的事也越来越繁杂,伽罗不觉间逐渐的活泼和高兴起来了。</p>

  每每看到新鲜的东西,她就不住的问东问西,直问得赫连拓疆和郁久闾遗俩人左支右绌,难于应对。</p>

  三个人游游走走,这一日便来到了回中山。</p>

  对于回中山,三个人虽都没有来过,但是脑海中并不陌生。</p>

  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师傅黄君与回中山中的西王母宫渊源很深。</p>

  尽管黄君平日里并不怎么讲述有关于西王母宫的情形,可是,一则出于好奇,二则西王母宫的名声太过于响亮,黄君的众弟子们私下里还是经常聚在一起,谈论有关西王母宫的诸多轶事。</p>

  回中山位于泾州安定郡的泾川,如果沿着泾水一路而行,走不了多远便可到达泾水注入到渭水的河口,河口的旁边就是北周都城长安。</p>

  回中山之所以被人起了这个名字,原因则是出在了周穆王的身上。</p>

  当年周穆王驾着八骏游历天下的时候,得知泾川有一座山中住着神话一般的人物,好奇心起,便来到了那座山,最终找到了传说中的西王母。</p>

  西王母在宫里的瑶池中宴请周穆王多次,使得周穆王大是欢喜,过了很多日子也不愿离去。</p>

  等到他强迫自己离开的时候,一边回忆着他与西王母见面的种种情形,一边流连于西王母宫所在的那座山上的美景,不住的回头观望。</p>

  后人便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将西王母宫所在的那座山起名为回中山。</p>

  伽罗他们三个人自小就知道这个美丽的故事,当时就心中无限畅想,那个回中山究竟是怎么样的美好呢?而西王母又究竟是怎样一个妙人呢?</p>

  能让周穆王流连不已的山与人,怎能不叫人生出无限遐想?</p>

  他们三人进入到了回中山之后,心中忽然之间升起肃穆之情。</p>

  他们知道回中山在当今天下人的心中是何等的神圣。</p>

  别的不论,就只拿西王母宫一派的绝世武学来说,堪为天下各门派之翘楚,尤其是每一代的西王母本人,简直就是神话一般的人物。</p>

  他们的师父黄君一生都极为自负,可是每一次当他有意无意的谈论起西王母宫的时候,那神情任谁都能看出来,他是极为推崇这一代的西王母马瑶琼的。</p>

  因为受到了世俗的传说和黄君的影响,自从他们进到了回中山,便悉数收拾起原先那种看待其他事物时的漫不经心,俱都抱着朝圣地心态,向着回中山之巅的西王母宫走去。</p>

  他们顺着山间的小路,踏着青石阶拾级而上,只见山路两旁树木葱翠,景色幽幽,到处透露出一种深邃神秘的气息。</p>

  自从他们踏上这条小路开始,在山中便再也没有见到过闲杂人等,这使得他们颇感奇怪,每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如此充满美丽宜人的景色,为什么会没有其他人来此观赏游玩呢?</p>

  当他们走到了半山腰的一处地势较为平整的地方时候,赫然的看到了一个小石牌坊横跨在山路上。</p>

  三个人走得近了,这才看清牌坊两边的柱子上分别雕刻着几个字,虽然字迹斑驳,显得年代久远,不过仍然可以辨认。</p>

  伽罗仔细看后,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会没有人在山上游历观赏。</p>

  原来牌坊左面的柱子上刻着“昆仑逶迤兮尾荡八荒”,而右边的柱子上则刻着“天人止步兮威震四方”。</p>

  一共是十八个字,却是字字威严,容不得有人生出丝毫轻慢之心。</p>

  就在石牌坊旁边还立着另外一块小石碑,上面另刻着几行汉字,伽罗念罢之后,竟是心中涌起一股奇怪的感觉。</p>

  她从来也没有想到,原来师傅黄君竟是有这么大的影响力。</p>

  但是经过今天这一路上的见闻,伽罗不得不对她的师傅有了另外一番估价。</p>

  石牌坊上的字迹虽是写得极为威凌幽远,却也及不上石牌坊旁边那个小石碑写的几个字有威势。</p>

  </p>

  倒不是那几个字有什么威吓之处,而是那几个字下面的题款实在太吓人了。(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