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神话结束

  “儒家派出一人,长期担任奉常,主管礼仪。”</p>

  嬴政说的很简单。</p>

  “只负责礼仪?”</p>

  儒家代表难以接受。</p>

  礼仪是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可不是最重要的。</p>

  儒家要的是教育,是国家大计,无所不包。</p>

  嬴政没有再理睬他,继续道:“医家,担任新设立的医部少卿。同样筹划建立学府,培养人才。”</p>

  医家的代表走出来谢恩。</p>

  然后,嬴政把少府分管的手工业,交给了墨家和公输家共管。</p>

  又设立了农部,让农家负责。</p>

  原本的大秦九卿,变成了快二十个卿。</p>

  现场的文武大臣很不满。</p>

  这一个个寸功未建,就因为学说,一下子成了朝廷高官。</p>

  而且,这么多思想混合在一起,会不会把大秦搞乱。</p>

  “大秦,只有一个思想,取财富土地于诸国,供养大秦,三十年之内,不再让一个百姓挨饿,五十年之内,人人有肉吃,人人有衣穿,有病可以看病,老了可以养老,孤儿有人照顾”</p>

  嬴政威严的声音回荡在大帐之中。</p>

  众人听到了前半句,以为陛下还是那个彻头彻尾的法家。</p>

  后面越听越熟悉,最后反应过来,这不是孟子那一套吗。</p>

  用掠夺的手段,达到孟子崇高的目的,大家都有一种荒诞的感觉。</p>

  “陛下,此举荒诞!”感觉被侮辱了的儒家代表忍不住说道。</p>

  “荒诞的只怕是孟子”一直旁观的秦源开口。</p>

  儒家代表怒目而视。</p>

  他忍这个方士很久了。</p>

  “天地万物有限,想要我们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得损害别处的,两个嘴皮子一碰,就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荒诞是什么?”秦源平静的说道。</p>

  后世证明了,一个国家想要上老百姓过得好,只有两个途径,对内压榨,对外掠夺。</p>

  “从别人那里夺取,就得打仗,好战必亡”儒家代表气急败坏道。</p>

  下一刻,他撸起袖子道:“某要跟你决斗”</p>

  闻言,不少人不厚道笑了。</p>

  跟秦源决斗,莫不是疯了。</p>

  嬴政讶然道:“你到此地多久了?”</p>

  “在下是陛下让大家进来的时候,抵达的”儒家代表莫名其妙的回答道。</p>

  嬴政见很多人憋笑,笑道:“想笑就笑吧”</p>

  “哈哈哈哈哈……”</p>

  大笑声响起,大帐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p>

  儒家代表也不是傻子。</p>

  想到来的路上听到的传闻,明白了过来。</p>

  原本迈出去的步子,又收了回去。</p>

  等大家的笑声停下来。</p>

  嬴政威严的声音继续回荡在大帐之中:“诸子百家可以争鸣,但目的必须是为了百姓,大秦长远计,有谁敢拆台,朕必降下雷霆之怒。”</p>

  </p>

  秦源很欣慰,没白让嬴政看一遍未来,嬴政已经把自己当成华夏的家长了。</p>

  “陛下,各家只出一人,太少了,可否多给一些名额,特别是人数多的流派。”</p>

  儒家代表忍不住低声道。</p>

  作为第一大流派,儒家的人数,是其他流派的几十几百倍。</p>

  和其他流派一样,太吃亏了。</p>

  “这正是朕接下来要说的”嬴政环顾一圈,平静道:“以后的大秦,人尽其才,考试录取官吏,想做什就去学什,只要考试过关,就可以得到小吏职位,然后一点点历练,升迁,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p>

  这个制度,是嬴政反复衡量未来两千年用人制度作出的选择。</p>

  嬴政的安排,在秦源的意料之中。</p>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用人制度,官吏考试制度,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确实是最实际的用人制度。</p>

  不过会触动到在场文武官员,尤其是贵族的利益。</p>

  秦源微微抬起眼眸,果然,脸色都有些不好。</p>

  文武大臣,贵族的心情何止是不好。</p>

  这个考试制度,不是帝王一时的选用底层人,而是用一个新的群体取代他们,这是刨他们的根子。</p>

  要不是上面站着的是嬴政,大家掀桌子换一个皇帝的想法都有了。</p>

  “官吏考试制度,千古未有之创举。”</p>

  李斯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神情崇敬。</p>

  秦源心说不愧是你。</p>

  扫了一眼众人微表情,肯定都正在心里骂李斯。</p>

  实际上包括秦源在内,都有点冤枉李斯了。</p>

  李斯从底层小吏,一步步走到今天,深知底层往上爬的不容易。他现在位极人臣,没什么可追求的了,除了保住富贵,便是想做一些泽被后世的事。</p>

  嬴政用赞赏的目光看了一眼李斯,对众人说:“此事就这么定了。”</p>

  “儿,儿臣”</p>

  扶苏站了出来。</p>

  又是这个逆子,嬴政心中不悦,正要开口训斥,只听扶苏道:“也赞同官吏考试制度”</p>

  扶苏虽然迂腐,可不傻,这种制度明显有利于大秦的长治久安。</p>

  而且,考试制度,首先要识字,天底下识字最多的莫过于他背后的儒者群体。</p>

  嬴政微微颔首,这个儿子也不是无药可救。</p>

  忽然,嬴政反应过来。扶苏的目的不纯粹,肯定夹杂了让儒家上来的打算。</p>

  目光转向李斯:“此事依旧交给丞相”</p>

  “臣领旨”</p>

  李斯躬身道。</p>

  扶苏心中失望,父皇一点机会也不给他。</p>

  “除道长,李斯外,都下去”</p>

  嬴政摆了摆手。</p>

  众人告退而去。</p>

  转眼,大帐之内,只剩下,嬴政,李斯,秦源三个人。</p>

  “道长,可否帮朕弄一份详细的世界地图?”</p>

  嬴政说道。</p>

  “可以”</p>

  秦源点头。</p>

  片刻后,三人面前多了一大块布。</p>

  秦源伸出手指,催动指化,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世界地图。</p>

  “此法不能持久,需要一人描绘下来。”</p>

  秦源说道。</p>

  “仆来”</p>

  李斯拿起一旁的笔墨,在一块新的布上,描绘了起来。</p>

  整个过程,耗时半日。</p>

  下午,一个巨大的世界地图,横在大帐之内。</p>

  拎着一个黑色小旗子的嬴政站在世界地图前,好像站在世界中间一样,看了一阵后,插在了北方的草原上。</p>

  秦源一点也不奇怪。</p>

  别看匈奴现在还不算太强,用不了多久,一代雄杰冒顿成为单于后,就会一泻千里,向东吞并东胡,向西打败大月氏,拓地万里,麾下骑兵四十多万。</p>

  嬴政不提前拿下匈奴,根本没法专心改革,向海上扩张。</p>

  “陛下要打草原”</p>

  李斯愕然。</p>

  陛下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现在不应该专注改革吗。</p>

  难道还是因为方士卢生那句‘亡秦者胡’。</p>

  “贫道该离开了......”</p>

  秦源,身体上忽然萦绕着金光,面颊上有些无奈,凭空出现轻风吹拂着身躯仿若要乘风而去。</p>

  嬴政和李斯错愕的看着秦源。</p>

  还未曾细想,便瞧见那璀璨的金光带着秦源漂浮了起来,仿若神仙一般。</p>

  “陛下告辞”</p>

  “嬴政送先生”</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