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进京

  当晚吕小二的父亲回来后,他娘便把这件事与他父亲还有哥哥说了一遍,对于从没有出过读书人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大的事情。他爹喃喃的说,祖坟上冒青烟了。第二天一大早,他爹极心痛的拿出了家里不多的积蓄,去镇上买了些酒肉,让吕小二请表少爷来家里吃饭答谢,读书人想了想,去街上买了些笔墨纸砚还有两本启蒙的书给了吕小二作为回礼,他知道这顿饭可能需要一家人一年的节省,但不去担心会让吕小二家人不放心,便只好这样。并表明这是只此一次。之后便去与远方的舅舅打了招呼,张老爷所谓是有求必应,家里的儿子不争气吃喝嫖赌是指望不上了。只有这个侄子将来能依靠一下,只要能考上举人,做了县令,那便是靠山。表少爷让吕小二每天去他住处认字念书。虽然是十一岁的少年,但对于从没有接触过书本的少年来说,是有些难,只有骨子里的天生能吃苦,也只能吃苦的信念支撑他,一定不能让老师失望。让爹娘失望。

  之后的时间,有些安静,每天在表少爷的小院子里读书认字。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这一个月里,吕小二总算是把一些字都认了下来,并能简单的看一些书籍。这一天,表少爷把吕小二叫到房间。温和的说道“明天便是会试的日子,这几天你自己好好念书,我考完了会检查你的作业。不要让我失望。”吕小二恭敬回应。都说严师出高徒,这个道理他不懂,他经常能看到私塾的老师打骂一些学生,但表少爷从来不会打骂他,他自己也肯下功夫。他有些担心老师的会试,如果没中怎么办,想着看着老师便有些紧张,显得局促不安。表少爷摇头笑了笑,认真的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回家跟你爹娘好好聚聚,等放榜了,咱们便进京。”吕小二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为什么表少爷说放榜便进京。但过了几天之后,他知道了。整个张家寨都知道了。

  早上的太阳永远朝气蓬勃,吕小二依旧喝着野菜汤,,早上依旧吃不到中午才能有的窝头,但他很知足,手里拿着老师给的书,想着待会去老师那里等老师考一下这几天的成果。他收好的饭碗,洗净了手,准备出门的时候,听到张老爷家锣鼓喧天的声音和响彻十里八乡的鞭炮声,他有点愣,今天莫非有喜事?之前怎么没听说。“中啦,中啦,表少爷高中解元!中啦,中啦,表少爷高中解元!”吕小二抬眼望去,只见门口道路的转角,他爹兴奋的边跑边喊。状若疯癫。吕小二不知道解元是什么意思,老师没有和他说过,爹娘也没有告诉过他。吕小二的父亲跑过来紧紧的抓着他的肩旁,“表少爷中榜啦,高中解元,会试第一名!”吕小二这才明白老师说的话,原来这就是放榜了便进京。他傻笑着,眼睛很亮,很高兴。

  吕小二来到张老爷府上时,大门口早就停满啦马上,府上的管家衣着鲜艳的正在门口唱礼“镇北李员外到,送白银百两祝陆羽夺得会试解元!”旁边候着的早有家丁引着李员外进府。“侯县令到,送百年老参一支祝陆羽夺得会试解元!”“陆羽,原来老师叫陆羽。”吕小二深深的记住了这个名字。不过等等,一百两。吕小二砸了砸舌,一百两银子啊,一个铜板可以买两个馒头,一两银子就是一百个铜板,可以买两百个馒头,一百两银子,可以买两万个馒头。我一顿吃两个,一天吃六个,可以吃十年。。。吕小二掰着手指算,啧啧。。。了不起。我送老师点什么好呢,摸了一圈,只有一。还是老师给买的启蒙书,只好垂头丧气的从后门进了张府。进了府,来到表少爷的院子,只见表少爷正在石桌边坐着喝茶,“小二,东西收拾好了吗?”陆羽问道。“老师,今天就走吗?”吕小二有些惊讶。今天不是老师的庆功宴吗?“嗯,你去收拾一下,和你爹娘说一下,我们今天就进京。罢了,我与你同去。”说着进屋背了书篓,留了封书信给远方舅舅,算是说明去意。便与吕小二同去了他家。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你有兄长在家,我便能安心一下,去吧,我在门口等你。”陆羽温和的望着吕小二。吕小二应了一声,便跑进了院子。

  “爹,娘,儿子不孝,不能在你们身边孝敬,我要跟着老师进京。马上就出发,大哥,你在家多孝敬爹娘,等我读好了书,就回来孝敬爹娘”说完磕了三个响头,收拾了行囊,含泪走出了院子。“小二,你等等。这里有几个窝头,你带着。这二两银子你带着,爹娘只有这么多,你拿着以防万一。”小二他爹拉着他不舍的说道。娘在旁边不停的擦着眼泪。“爹,我不要。我跟老师去,总有的吃,这些你留在家里。”吕小二看着爹娘苍老的面孔,直到要离别了才有时间好好的看看爹娘。“小二跟着我不会饿到的,你们放心好了。”陆羽这时候说道。毕竟小二太小,总得让家人放心些。小二他爹还是坚持把银子和窝头放在了背囊里,“表少爷是有大本事的人,跟着表少爷好好学。听话,学不好你就别回来了,滚吧!”小二的父亲含泪骂走了儿子。站在路口,久久凝视儿子瘦小的身影越行越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