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鼓声

  还是马都联系直升飞机把他们从疗养院附近直接接回了东京。</p>

  天色将晚,马都安排了他们去了京东有名的酒店用晚膳。</p>

  吃完饭,四姨有点疲累了,张云雷陪着妈妈先回了酒店。</p>

  林清风却想让秦荟缓缓心情,所以又陪着她四处走走看看。</p>

  马都做司机,一路跟着,在与当地人语言交流上,有他在也方便许多。</p>

  他们随意逛着,或许是秦荟的心一直放不下,她把妈妈的大鼓提包一直背在身上。</p>

  似乎带着包,就好像母女俩一起逛着东京的街头,弥补此生的缺憾。</p>

  为了安全起见,马都也不敢离开他二人太远。只在后面不远不近跟着。</p>

  既给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在需要他的时候,也能招手即来。</p>

  这样的距离,让马都已经十分激动,毕竟是自己的爱豆啊!</p>

  别的粉丝求都求不来的!</p>

  就在马都跟着他们慢慢走,来到了一处世界著名的艺术中心广场。</p>

  这里有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艺人在展现各自的艺术技艺。</p>

  唱歌、跳舞是最常见的,还有器乐表演、魔术表演、人物绘画等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一而足。</p>

  突然,场中想起一阵激烈的鼓声,吸引了广场上所有人注意。</p>

  是日本和太鼓!</p>

  形状好似啤酒桶的日和太鼓被加在广场正中,周边是几个略小的鼓。演员们正在用榉木有节奏的击打手中的鼓,激烈的鼓声响彻整个艺术广场。</p>

  根据《日本书纪》记载,“太鼓”的文化起源于日本神话中“天照大神”与“天钿女命”的典故。和太鼓也常备用来作为迎神之用,哪怕现在很多日本祭司、坊间歌舞能剧中都能看到太鼓 。只是和太鼓多用于伴奏,鼓声虽响,就曲调就单一的多。</p>

  周边的人们听到鼓声纷纷围了上去,把鼓和击鼓的的演员围在了中央。</p>

  听着鼓声,人们开始有节奏的击掌合应,场面原来越热烈。</p>

  只是人群中还是有好几个人不曾击掌,面无表情看着。</p>

  比如林清风、秦荟、马都等。</p>

  马都耳朵尖,听到身边个日本年轻人在嘀咕:“如此激动人心的鼓声也不回应,肯定不是日本人。”</p>

  另外旁边有人附和:“看样子,不是朝鲜人就是支那人!”</p>

  支那人!</p>

  这句话一出,马都立马变了脸色。</p>

  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开始使用支那一词来称呼中国,支那人的意思就是中国人。但日本用支那人称呼中国人,实质上是在嘲笑中国为东亚病夫。日本人口中的支那人对于中国人来讲并不是什么好词!</p>

  “怎么了?”林清风注意到马都的脸色变得极差,是不是看着身边几个日本人。</p>

  马都见林清风问,就把这些话告诉了林清风和秦荟。</p>

  在他说的时候,因为使用中文,那几个说“支那人”的日本人听到了。</p>

  看着就是年轻人的日本人索性直接走上前来,大声用日语喊话:“对!支那人!就是我说的!有什么不服气吗?”</p>

  “看他们细胳膊细腿恐怕连鼓锤都拿不动!”</p>

  “支那有鼓吗?是不是鼓声一响,就是吃饭的号令,哈哈哈哈!”</p>

  ……</p>

  马都眼红得想冲上去揍人了。</p>

  这边的喧闹,引得和太鼓的演员们也都住了手,大家反而纷纷看向了他们。</p>

  这艺术中心广场上,可远远不止日本人。</p>

  艺术无国界,但艺术家有国籍。</p>

  中国人、韩国人、朝鲜人……不仅亚洲,还有欧洲、美洲来的艺术家,每天都会不约而同来到这个著名的艺术广场,自发地民间艺术交流。</p>

  所以当听到这几个人日本人居然敢如此污蔑、诋毁中国,在场的几名中国艺术家也想冲上去了。</p>

  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听了也纷纷抗议,表示要退出这个艺术中心广场。</p>

  林清风和秦荟听完了马都的翻译后,沉思下来。</p>

  之后秦荟在林清风耳边低语了几句,林清风点点头。</p>

  秦荟走到马都身边:“兄弟,请你翻译一下。问询一下,是否可以借他们和太鼓的地方,我也要来击鼓。”</p>

  “秦小姐,您要击鼓?”马都十分吃惊。</p>

  “是的。只是我们到底是客人,还是问一下主人家的意思。”</p>

  “好的。请稍等。”</p>

  马都上前做到太和鼓演员们面前,用日语与他们沟通了几句。</p>

  再回到秦荟身边:“他们说没问题。大家为艺术而聚,他们也非常不认同刚才说话的那几个日本人对中国的无礼评价。”</p>

  “好的,谢谢!”</p>

  秦荟对林清风相握了一下双手,一步步走向太和鼓表演场地。</p>

  “这个女人想干嘛?”</p>

  “难道她想碰我们大和民族的鼓?”</p>

  “喂!支那女人滚下去!”</p>

  那几个日本年轻人说话越来越过分。已经有路人拨打了报警电话。</p>

  驻守在广场四角的警卫也发现了这边的异动。</p>

  越来越多的聚集在太和鼓表演场地四周。</p>

  见到秦荟走了上来,击鼓表演者们与她问了好,就把场地让了出来。</p>

  他们也想看看, 这个中国女人难道真的会击鼓?</p>

  人们越聚越多,秦荟反而定下了心,不卑不亢从肩上放下了提包。从中取出了妈妈留给她的京韵大鼓、鼓健子和鼓板!</p>

  原来她自己也带着鼓!</p>

  周边人更加来了兴趣。其中有几名中国艺术家,本来在唱歌的,也把自己的立杆话筒取了过来,帮助秦荟放置好。</p>

  “加油!”同胞们的打气更加让秦荟充满了底气。</p>

  把京韵大鼓摆正,一手鼓健子、一手鼓板,还未开言,那身板、那神情、那气势已经与之前那个娇俏的姑娘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p>

  人们安静下来,就连那几个叫嚣的日本青年也抱着一副看好戏的模样,没有再喊话。</p>

  警卫们不见骚动声,也驻足观看。</p>

  还有人已经掏出了手机,打开了相机键,对准了场地中央的秦荟。</p>

  到底是王者还是青铜立马可见!</p>

  “咚!”</p>

  “咚咚!”</p>

  “咚咚咚!”</p>

  一阵清脆有力的鼓声响起,虽然没有日本太和鼓那样鼓噪,但中国京韵大鼓之声仿佛是击打在在场每个人心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