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上台演出

  但林清风追求的安宁很快就被打破了。</p>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两轮比赛都坐在一起的缘故。</p>

  这一回,明明之前还被围在中间被人嘘寒问暖的杨旗志。</p>

  一转眼就带着搭档走到了林清风的旁边坐下。</p>

  好在他俩都已经把手机收起来闭目养神了。</p>

  只是他们要闭目养神,杨旗志却似乎不愿意给这个机会。</p>

  才一坐下,杨旗志就清了清嗓子:</p>

  “咳咳,李晶啊。”</p>

  原来他那个新搭档叫李晶。</p>

  这也是个很有眼力见的小伙子,迅速接话:</p>

  “诶,杨老师您说。”</p>

  “我没什么要说的。”杨旗志淡淡地,“好好表现,别像任钧一样。”</p>

  杨旗志一边说,一边分神注意林清风和于谦:</p>

  “烂泥巴扶不上墙的玩意儿,给他这个机会都抓不住。”</p>

  那个李晶也捧着杨旗志说话:</p>

  “可不是,老话儿都说三分逗七分捧。”</p>

  “您给他捧哏,又带着他来参加节目,这人可真是不识好歹,走了活该。”</p>

  </p>

  “您老只管放心,我啊,一定会努力。”</p>

  两个人颠来倒去地踩了一通任钧,然后就开始商业互吹。</p>

  最后开始展望比赛的胜利以后两个人的光辉人生。</p>

  杨旗志跟他这么聊下来,也把自己聊的热血沸腾。</p>

  只觉得仿佛真的就能看见自己的光辉明天:</p>

  拿下比赛的冠军,扬眉吐气,让任钧跪在自己的身前摇尾乞怜。</p>

  并且借着冠军身份,从被流放到长沙的身份转而重新进入曲协,甚至是曲协高层。</p>

  杨旗志想着想着,就觉得开心至极。</p>

  然而他被主持人说话的声音从美梦之中惊醒。</p>

  才发现自己依然只是在比赛的现场。</p>

  他还需要披荆斩棘。</p>

  左边坐着他夺冠之路的最大阻碍。</p>

  杨旗志把视线移向林清风。</p>

  却发现他刚才跟李晶好一番唱作俱佳的表演。</p>

  这俩人压根当没听见,甚至已经起身准备去演出了。</p>

  杨旗志:好气但开始录制了我不能骂人。</p>

  这一轮林清风跟于谦抽到了一号签。</p>

  所以主持人刚一上台,两个人就必须出发去等待上台。</p>

  前面也说过,其实第一个上台的序号,是非常不吃香也不讨喜的。</p>

  但这放在林清风身上,全然不成问题。</p>

  两个人在主持人介绍完开场和报幕以后,非常洒脱地走上了台。</p>

  照旧是上台鞠躬和自我介绍。</p>

  观众们猝不及防地刚打开电视就看到了林清风和于谦,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在社交平台讨论:</p>

  “我的妈呀,我看到了什么?!”</p>

  “幸好我准时打开电视机了!”</p>

  “听说开场特别难,前面两轮第一对上台的都表现很差诶!”</p>

  “前面的你醒醒,林老板可不是那些人能比的!”</p>

  后台,有两对演员正悄悄关注社交媒体,看到这一条,不由得都铁青了脸。</p>

  很明显,他们就是前面两轮比赛表现很糟糕的开场演员。</p>

  完毕以后,林清风就开始入活:</p>

  “?‘人讲礼义为先,树将枝叶为源’嘛!”</p>

  “为什么一个演员上台,说也好吧,唱也好吧,干吗先鞠个躬、敬个礼呢?”</p>

  “又不是得罪谁了赔个不是,就是未曾学艺先学礼。”</p>

  于谦点头:“说的是。”</p>

  林清风便继续:</p>

  “这一方面,我是不如谦儿哥的。”</p>

  “大伙儿都知道,我是个说相声的,没什么文化。谦儿哥不一样。”</p>

  “就谦儿哥这样的,说相声,那叫浪费了。”</p>

  基本上每一次说相声,最开始林清风都会拿于谦逗乐。</p>

  观众们也都习惯了。一个个都等着林清风接下来又能说出什么来。</p>

  林清风:</p>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尘世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p>

  “于谦老师如果不说相声,那会更加地了不起。”</p>

  于谦疑惑道:“那我干什么去呀?我不说相声的话?”</p>

  林清风回头看着于谦:</p>

  “你们家,书香门第。”</p>

  “一代一代传下来,传到你父亲那一辈,那是更了不起了。”</p>

  “专门有个书房,顶天立地大书柜,全都是书,线装本的,文言文。”</p>

  于谦点头:“是,我们老爷子就爱看书。”</p>

  林清风接着道:</p>

  “我那时候小,俩家关系好。”</p>

  “没事儿就爱往他们家去。”</p>

  “我也好看书。”</p>

  “这都是文言文,我就得问老爷子这什么意思啊。”</p>

  紧接着,林清风便展开了扇子,一手拿扇子,另一只手的手指在扇面上指着,像指着书上面的字似的。</p>

  他声音也变了,一听就是在模仿于谦的父亲:</p>

  “老头戴一大眼镜给我讲,你看这个么,这是西门大官人。知道么。这是金莲。”</p>

  于谦还真听了一会儿。</p>

  才仿佛意识到不对一样赶紧打断:</p>

  “哎?!行行行,行了,行了!”</p>

  林清风犹自感叹:“真挚的爱情。”</p>

  于谦道:“什么呀,什么就真挚的爱情,这给你看的什么书啊?”</p>

  林清风理直气壮:“《金瓶梅》。”</p>

  给于谦气得一个倒仰:“你才多大,就给你看《金瓶梅》?”</p>

  林清风乐:</p>

  “长知识嘛。”</p>

  “叫我好好看,长大了当科学家。”</p>

  于谦无语:</p>

  “看《金瓶梅》长大当科学家,没听说过。”</p>

  林清风话锋一转:</p>

  “大伙儿不了解啊,老于家有仨儿子。”</p>

  “他行二,这是于二爷。”</p>

  “上头一个哥哥,底下一兄弟,哥仨踩着肩膀下来的。”</p>

  这是一个北京方言。</p>

  是说一家人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兄弟姊妹的时候,每一个人跟自己相邻排行的人,所差的岁数是差不离的</p>

  这就叫踩着肩膀下来的。</p>

  于谦点头同意了林清风的说话。</p>

  林清风接着便道:</p>

  “岁数差不多,大爷三十二,他行二,三十。”</p>

  于谦点头:“是。”</p>

  林清风:</p>

  “踩肩膀么。”</p>

  “老三,十四岁。”</p>

  于谦一副没撑住桌子的模样:“这踩胯骨轴了,还踩肩膀呢?”</p>

  林清风也作势一拍脑门:“差的是太大了点儿。”</p>

  “那老三,二十……?”</p>

  语气拖长,带着疑问,扭头看向于谦。</p>

  于谦一锤定音:“八!”</p>

  “老三二十八岁!”</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