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流量风暴

  舞台上,林清风和于谦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正在说着话。</p>

  台底下的观众也是在认认真真的听着,生怕错过了任何一句。</p>

  现场传来的一阵阵的笑声与掌声,舞台上的两个人并没有说的很久,但是整个的气氛却显得很活跃。</p>

  后场的所有演员已经没有在当初选人出来演出时的紧张。</p>

  和其他观众一样,在目不转睛的看着林清风两人。</p>

  甚至还饶有兴致的小声讨论着林清风唱得唱词。</p>

  林清风在这一场中,已经唱出来六段不同的唱腔。</p>

  每一段都引来一阵剧烈的掌声和欢呼声。</p>

  可能是现场的观众鬼更加的沉迷与这样的场景,对这样的讨论并不多。</p>

  但是在场外,林清风现在已经引出一阵流量风暴了!</p>

  不仅仅是因为林清风说的相声,又是一段从来没有在众人眼前出现过的失传传统相声。</p>

  更是因为林清风唱出来的曲目。</p>

  质量高的吓人!</p>

  每一句唱词,每一段唱腔都让人只有一种感觉。</p>

  那就是站在舞台上的人,不是什么相声演员。</p>

  是一个披着相声演员衣服的某位戏曲大师!</p>

  从林清风的嘴里说出来的那些个传统艺术的名字,除了开始的一个评剧算得上是还有一些知名度以外,其他的名字都知之甚少!</p>

  河北梆子的大名从林清风嘴里说出来的时候,连一部分河北人都感到震惊!</p>

  林清风除了知道那些个比较大的剧种以外,还知道我们这的东西呐!</p>

  要知道很多的当地人,也是在这近一个月内看到电视上推广的本地传统艺术,才知道还有梆子这样一门艺术的,。</p>

  毕竟,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哪有几个人还在乎曲艺有什么啊!</p>

  就在林清风唱完了那一段河北梆子以后,多少人震惊的话都说不利索了!</p>

  林清风怎么比我们本地的河北梆子剧院的那些演员唱的还好啊!</p>

  至于接下来,林清风又说了一个卖药糖的。</p>

  这一下子让几乎所有人都傻了!</p>

  卖药糖的??</p>

  那是个什么啊??</p>

  药糖这个东西,早就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在了大街小巷里。</p>

  毕竟不像是之前的时候,人们可以获取糖分的方法只有一两种。</p>

  现在不管是哪里,都有满大街的奶茶店和超市,补充糖分十分简单。</p>

  卖药糖的已经没有像是之前那样受欢迎了。</p>

  现在仅有的一家两家,也只是当成传统小吃,在玻璃柜里放上几块而已。</p>

  更何况是吆喝呢?</p>

  现在的吆喝早就消失在大街小巷了!</p>

  至于拉洋片和跑旱船的,前者的工具要就放在历史博物馆里了。</p>

  至于后者,更是已经与这个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p>

  在听见林清风把一个个完全陌生的唱调唱出来以后,震惊的范围已经完全超过了职业限制。</p>

  </p>

  不管是在戏曲行业,是在相声行业还是众多的观众。</p>

  都陷入了一片迷茫!</p>

  林清风这个人怕不是被什么千年老怪附身了吧!?</p>

  怎么林清风说的这些东西,这么多都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啊!</p>

  与此同时,曲协的那些相声大师们也是震惊的手心冒汗。</p>

  额头止不住的留下一丝丝汗珠。</p>

  其他的东西暂且不说,林清风这个学的功夫实在是无人能比!</p>

  参加相声比赛的演员们个大多跟在身后看着。</p>

  每个人都显得有些紧张。</p>

  这倒不是因为这些参赛演员看得出来林清风的艺术水平有多高。</p>

  只是感觉这段相声里唱的东西,自己学不了。</p>

  至于网上的评论?</p>

  网上的评论早已经爆发了!</p>

  “林清风这个九艺闹公堂,真是满满的都是惊喜啊!”</p>

  “这段相声其他的东西暂时不说,就单单是这一段段的唱,就已经足够让人感觉是值了票钱了!”</p>

  “我作为一个评剧的爱好者,听见林清风唱评剧的时候,整个人都惊住了!听了这么久的评剧,从来没听见有人能赶得上林清风这个嗓子的!”</p>

  “我要是说头会知道有个评剧,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笑我……”</p>

  “我也是头回知道,之前的时候就知道一个京剧。”</p>

  “河北梆子作为以河北开头的戏曲,我一个河北人居然是在上个月刚知道。看见电视上的人表演,我觉得这就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啊,林清风居然唱的比电视上的人唱的都好!”</p>

  “不只是您没想到, 我一个梆子演员都没想到!”</p>

  “作为一个业余的评剧演员吗,我可以很坦然的告诉各位,我师傅现在正想尽办法的找人去要林清风的电话,他说林清风不唱评剧可惜了!”</p>

  “真巧,作为一位京剧演员,我师傅也在找林清风的电话,林清风刚才唱的那段谭派京剧好像是一段什么失传曲目的变种。已经震惊以我们京剧圈了里的一大批人了。”</p>

  “谁知道林清风说的‘叫街勒砖’是什么啊?”</p>

  “听那个样子,好像是之前乞丐的一种乞讨的方式吧?”</p>

  “听着这个感觉是怪怪的,这也算得上是一钟‘艺’?”</p>

  “艺这个东西,原本就是代表的能耐,代表一种手艺,不是单指艺术。”</p>

  “现在的话说,林清风已经凑齐六个艺了。”</p>

  “看起来这个九艺不够啊?”</p>

  “我觉得不用担心,现在连县衙里的人都猜刚刚找齐,还没说要闹公堂呢!”</p>

  网友们你一言我一语,一边看着电视上的直播,一边在不停的讨论着。</p>

  电视上,林清风已经把相声的剧情推动到一个新的场景了。</p>

  “是一个风化案件。 原告是一个唱山东快书的, 两口子的日子过得非常好, 媳妇儿是唱铁片大鼓的。”</p>

  “媳妇儿叫于小千!”</p>

  于千说道:</p>

  “于小千?那说的是个女的吗!那不是跟我一个名了!?”</p>

  林清风嘿嘿一笑说道:</p>

  “这个就是重名了!”</p>

  “人家是叫于小千,又不是于千!”</p>

  “于小千不守妇道, 勾引了一个唱快板儿的叫王钢蛋的人。有一天她丈夫唱山东快书这个不在家, 王钢蛋上家里串门去, 人家突然回来了, 堵上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