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落幕

  “不,不要。”锦瑟抬起了梨花带雨的俏脸,死死的抱住了墨歌。

  却已经晚了。

  墨歌的大动脉已经被划破。

  锦瑟用自己的脸贴在墨歌的脸上,哭着说:“我喜欢你啊,我喜欢你啊,说好的活下来,说好的一起回去。”

  锦瑟的衣服上沾满了墨歌的鲜血。

  炎帝向着皇帝叹了口气,拉开了已经接近痴呆的锦瑟。

  黄帝取出匕首,将墨歌的胸腔破开了一个洞,取出了心脏。

  那心脏是金黄的,威严而不可侵犯,离开了本主的身体,却依然还强有力的跳动着。

  所有人都含泪转身下楼去,他们很想去和炎黄两帝打一架,抢回墨歌,却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不能,这可是关乎所有人类身家性命的大事,牺牲一人,拯救全人类,无论是谁,都会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唯一留下的,只有锦瑟,抱着墨歌的尸体发呆。

  黄帝看了一眼远方的鬼族之门,“神农,我们俩必然要有一人留下,去辅佐接下来出现的墨家后人,保护着华夏大地。”黄帝冲着炎帝微微一笑,抱着金黄的心脏,向着鬼族之门疾驰而去。

  炎帝向着黄帝望去,伸出手来,却又放了下去,“天底下终归没有不散的宴席,轩辕,几千年了啊,所有太子留下的夙愿,就让我一人来完成吧。”

  黄帝的面前突兀的出现了一个身披黑袍的老者,他的身边缭绕着令人恐惧的死亡气息。

  “还想再次将我封印吗?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黑袍老者桀桀怪笑着。

  “嗔!”黄帝咆哮着。

  一群人不知从哪出现,口中爆射出红光。

  他们昨日被安排去杀鬼的后方和墨歌的军队来个里应外合,可刚到后方就发现墨歌的军队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杀鬼也是如此,看着被不知名气体包围的战场,不得已退了出去,找个地方隐藏了起来。

  现在,他们才发现自己不经意的举动是多么的明智。

  “我当然自问没有本事,可拖出你,不费吹灰之力!”黄帝话音未落,就绕过阎王,向着鬼族之门。

  “想走?”阎王森然一笑。

  而嗔之人却在阎王的周围自爆开来。

  阎王看着逐渐远去的黄帝,心里一横,他可不想再回到那暗无光日的阴间去。

  拼着受伤的代价,向着黄帝追去。

  这时,远方突兀的出现破空的声音,随之响起了一男一女的声音,”干将莫邪,带领剑冢数万剑灵抵达战场,误了时辰,万望海涵!“

  无数的剑朝着阎王飞射而去,这些剑无一不是凡品。

  ”阎王,我的主人就是被你杀死,如,我们要好好让你尝尝万剑穿心的滋味。“

  ”啊!受死吧!。“干将莫邪认出了阎王,目呲欲裂,大有同归于尽的架势。

  ”该死,不就是吞了你们主人的精魄吗?要怪,也只怪他自己的心底滋生了黑暗,我现在可没功夫陪你们玩。“阎王的黑色风衣中荡起一股强风,十朵暗黑莲花冒了出来,向着万千把剑飞去,而阎王转身欲走。

  ”呀,去死吧,阎王,兄弟们,‘万剑归宗’。“干将莫邪以自身为代价,变成了一个横竖在天上的法阵,穿过法阵的剑无一列外都被镀上了一层金光,威势大增。

  ”当真以为我阎王怕了你们吗?”阎王看了一眼远去的黄帝,转过头暴喝。

  ”神级法术,巨人之握!“阎王说完,便低声吟唱起来。

  一个庞大的巨人拔地而起,巨手迎着疾驰而来的剑群强力一挥。阎王则又双手合十,嘴里又低声吟唱起来。

  ”梦魇。“阎王的身形一闪,来到了黄帝的后面,一只枯柴般的手伸出,刺向了黄帝的心脏位置。

  ”快到了,快到了。“黄帝的眼中透露出狂热,却发现自己不能动了,低下头去看,却只见一只手拿着一颗心脏穿过了自己的胸膛,黄帝万神俱灭,死不瞑目的缓缓从天上坠落到地上,手中的金黄心脏随着黄帝一起坠落。

  阎王长舒了一口气,对天狂笑,“玉帝老儿,等着吧,下一次,就是你们天庭!哈哈哈。”阎王突感一股巨大的吸力传来,不可思议的抬起头看向了鬼族之门。

  “怎么会,怎么会,这不可能!不!不!”

  只见墨歌拿着自己的心脏,狠狠的朝着大门按去,顷刻间碎成了齑粉,却又被什么东西所吸引,附着在鬼族之门上。

  “我可是九天玄女的后代啊!怎么着也算个半神把,神仙只要心脏不被外力所影响,我的寿命可是与天齐啊!”说着,墨歌轻轻闭上双眸,肉身自爆开来。

  阎王被巨大的吸力牵引,身子已被鬼族之门吞进了大半。

  “不!等着,你们给我等着,若干年后,等你的道行困不住我的时候,我阎王,将重临人间,到时,我要你们付出千倍,百倍的代价。“

  当阎王被吸进去的一刹那,鬼族之门缓缓闭上,那破碎的心脏粉末与墨歌的尸体组成了一道符纸,粘了上去。

  炎帝站在城楼上,眼神透露着欣慰。

  ”这小子,当真没有辜负我渡给他的六百年道行,如此算来,可以使人间迎来六百五十年的和平了。“

  炎帝蹲下来,摸了摸锦瑟那柔顺的头发,”妮子,墨歌永远都活着,在你的,还有吴国梁,左岩,武伊,李子柔,林殇,沐轻罗,整个军队,乃至全天下的心中活着,我这个老头子也要找处清净的地方,迎接下一代墨家人的到来了。“

  说着,炎帝却已然消散不见。

  然而,这一事件却从未在明朝史和野史上提到过,那次大战存活下来的人,普通的士卒和锦衣卫都做了朱元璋的陪葬品,而锦瑟等人,在那次大战后,便分道扬镳,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在若干年后,一个小生命的在昆仑山悄然出现,他的手臂上,有着一个无比醒目的”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