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扑朔迷离 4 闲聊

  22

  小显龙班内新来了一位名叫庞皓的同学。庞皓原名何新当,原籍何家寨。母亲名叫张英。

  他的生父在山西省开工,估计有了小老婆的缘故,他母亲便带着他和他弟弟下嫁到了庞家寨来。他弟弟名叫庞熹,以前名叫何新祥。现在他们的后爸叫庞邦。

  庞熹比庞皓小两岁,与钱定峰的妹妹钱巧艳是同届学生。庞熹年龄还小,家庭的变故令他莫名其妙,但他与哥哥情同手足,对母亲也唯命是从。

  来到庞家寨后,他们母子三人受到了不少流言蜚语的攻击。

  庞皓理了一个大平头,他的头发短而密集,尖尖的鼻子上有块月牙形的暗疤,据他说是小时候玩耍不小心磕碰到墙角上给造成。

  他上身穿着一件土黄色的蛇皮衬衫,下身穿着一条深蓝色的粗布裤子,脚上穿着一双母亲为他新纳的小布鞋。同学们见了他都对他充满了无比的友爱。

  他调皮捣蛋,因为继父庞邦是一名电工,所以他便对电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大雪过后,庞皓拿着白瓷茶缸装了满满一缸子雪,又在雪上面插了两根铁钉,上面拴上铁丝。

  他用手钳夹住铁丝往通有220v的插座里面插,刚插进去一点儿,只听见“啪”的一声响,茶缸内的雪融成了一杯水,他吓得失魂落魄,赶紧把手中的手钳扔掉了。

  从此以后,庞皓再也不敢做那可怕的实验了,并对电这位魔鬼也敬而远之,心生惧怕。

  庞皓的家住在庞家寨的石胡同里,胡同如一条布袋,地面上铺的全是些青石板。庞皓家的房子是早年间建成的。

  全是用大方红土块垒砌而成的。屋子内一切家具都是陈旧的,他对现在的家中光景好坏并不在乎,只想每天能快快乐乐地学习与玩耍。

  23

  庞显龙、庞皓及庞显凯三人的交情最为深厚。庞显凯家住在寨子的最西头,出门便是寨中的主干道,寨西面便是庞家寨最大的打麦场,在秋收以后,打麦场里的果蔬也都逐渐被人们收获进了各家的菜窖内。

  三个小鬼经常上山玩耍,他们最喜欢的项目便是放山火。在一块干草坪两头各燃起一大堆火,两火相遇便自动熄灭了,那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

  他们幻想能在山上的松林中挖一条通往地球另一端的通道,还运用水火相击的办法来挖坑,显凯甚至从家中拿来“炮打满天星”用以炸那坚硬的岩石,但孩子们的一切努力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了。

  还是做点儿实际有意义的事情吧。三个小家伙后来一同商议计划“自备粮草”去松林中进行一次丰富的野餐活动。

  庞显龙负责从家中带大米,庞皓负责从家中带食用油以及一颗小南瓜,而庞显凯则负责从家中带炊具以及自来水。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三人便在阜华山的柏树林内做了一顿丰盛的大米饭,并炒了一碟小南瓜菜。饭熟之后,大家对他们的厨艺非常满意。

  24

  庞显龙喜欢剪报纸搜集资料。庞皓家里有好多废弃的报纸,也不知是哪年哪月的。显龙有三四天在庞皓家中裁剪报纸,剪切的内容全是国际新闻。

  刚开始庞皓还对显龙的剪报工作感兴趣,后来却慢慢地厌恶了。小显龙看到庞皓脸上不悦的表情之后,心中很不是滋味,不久便也放弃了这项工作。

  庞显龙的东邻是他的二爷的家。他的二爷庞炳飞在县城工作。二爷家的大门楼是早年间建造的,紫红色的两扇松木门镶嵌在古典的大门楼内,煞是气派。

  25

  院墙是用灰白色的石头垒砌而成的。走进院内,一棵茂盛的苹果树在庭院中间疯了似地生长着。院落里一股果香味儿,小鸟们在树枝上快活地卖弄着喉咙。

  院子南边墙下有一棵葡萄树,树的枝干像蛇一般地爬向葡萄架上,藤条们在藤架上缠绕着。一串串如玛瑙般的葡萄们在藤架上低垂着脑瓜子。靠近院子西边墙的地方,有两株夹竹桃在太阳底下鲜艳地盛开着。

  二爷庞炳飞先生是一位林业局的干部,他平时都住在单位,偶尔回到家来住。先生的头发向脑后生长着,眉毛长长的,短短的胡子黑中带白,他经常穿着一身中山服,脚踏一双锃亮的皮鞋。

  他的视力相当好,就是有点儿耳背。先生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到过年的时候,他便要施展一下自己的书法,为家中书写几幅字迹飘逸的对联,显龙的爷爷庞炳福先生也过来与兄弟一块儿切磋书法。

  庞炳飞也喜欢喝酒。每到逢年过节,他必定邀亲朋好友来家中喝酒。

  他最喜欢喝二锅头。临近过年,在堂屋一张紫红檀木的八仙桌上,二奶做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酱色的烧鸡摆在酒席的正中央,葱花炒鸡蛋的葱香味扑鼻而来,香味十足,人闻后口水直流。

  26

  吃几粒刚炸好的糖醋花生米,再喝上点儿白干,二爷的脸如胡萝卜皮那么鲜艳。亲友们碰杯敬酒的声音交织在老人的耳朵里,烘托出了节日里浓郁的欢快气氛。几杯酒下肚,庞先生的身子暖和了好多。

  二锅头的酒劲儿十足,酒汁顺着小瓷杯进入大家的肚子里,会喝酒的人是慢慢地品味,而不善饮酒的人则一口气吞干杯中之物。扑鼻的酒味充满了整个堂屋,使整个屋子仿佛进入了酒的王国一样。

  酒咽到喉咙内,发烧发涩,美味甘醇。节日里亲友的互相祝福的话语在酒席上此起彼伏,大家伙在一年之中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在一起互相猜拳喝酒。

  每个人都对过节充满了快乐的活力,整个堂屋内一派生机。庞炳飞先生为东家,大家给他敬的酒自然最多,但他为了面子,挨个儿地把酒全给回敬了过去。

  27

  庞炳飞的女儿们都生得天生丽质,她们都在县城工作,三个女儿已经聘出去了两位。

  大女儿名字叫庞荷玲。

  庞荷玲女士嫁给了县城一位药材商。她今年35岁了,生得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眉毛如春天的柳叶一般,鼻子小巧玲珑,两片薄薄的嘴唇红艳艳的。

  她那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自上而下地披散在身后,约有半米多长,像一条墨色的瀑布般自脑后垂泄至腰间。

  她上身穿着一件紫红色的金利来羽绒服,你若从她身旁走过,有一股令人陶醉的香水味儿会刺入你的鼻孔内。

  她有一双如嫩葱般纤细的玉手,一看就不是那受苦的命。那纤纤玉手上还戴着一枚金光闪闪的戴梦得钻戒。钻戒在阳光下显得光彩夺目。

  她到了乡下,会故意把玉手伸出来拨动秀发,好向那些穿着粗布衣服与黑色布棉鞋的村妇们炫耀自己这颗宝贝钻戒。

  她下身穿着一条天蓝色的爱丽丝牛仔裤,裤子是名牌产品,做工非常精细。在她的心中,只有名牌才合自己的口味。

  28

  她的脚上穿着一双一尘不染的柯美运动鞋,鞋子白得比她的肌肤还要白。她的全身都透漏着高贵的气息,犹如公主那么尊贵。

  庞荷玲女士从县城来到乡间,见到了侄儿庞显龙,她扯着尖细的嗓子对堂兄庞荣说:“哥唉!看!龙龙的头发咋那么黄呢?哎!简直跟枯草一样。”

  显龙听后心中很不是滋味,他心想:我的头发黄与您有何干系?在乡间,孩子们洗头发根本用不上洗发水,而是用洗衣粉胡乱配上地下水来浆洗头发的。

  显龙对姑姑说的话好像耳旁风,没听到似的。他正用双手扯住苹果树枝在打秋千,树枝被他那敏捷的身躯给压得快喘不过气来了。

  庞荷玲女士才不管小显龙那幼小的心灵有多大的反感呢。

  她又笑咪咪地对堂兄说:“大哥,在乡下,可要把孩子给照应好呦!这不比解放前了,现在咱们光景都好过多了,要让孩子们吃好、喝好,营养给补上去,看看小龙龙,面黄肌瘦的,太不像样了!”

  “你放心吧,妹子,小龙儿不会受什么饥荒的,在咱们乡下,条件是苦点儿,可是人过得充实,孩子过得也挺快乐的,我可不喜欢孩子每天像块木头似地毫无生机,他活泼,他快乐,我内心就舒坦多了!”庞荣先生用左手拍了拍裤腿上的尘土对堂妹说。

  庞荷玲女士笑着说:“嗯,大哥,的确不应该亏欠了孩子们,好了,我过东院呀,待会儿你们也一块过来吧。”

  “行,没问题,妹子,你先过去吧,俺爷俩随后就到。”庞荣打了个哈欠说。

  “呦!哥哎!您昨晚个儿没睡好吧,现在都日上三竿了,您还打哈欠!乡下农活儿苦重,您可得悠着点干呀!小心身子骨累着,千万得保重好身子骨!一个好身体是最好的健康保证!”庞荷玲女士从阳台上一边慢慢地往台阶下走一边极其关心地对庞荣说。

  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