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编制

  邱朝晖接了陈太忠的电话。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不过他也有事情找陈太忠。文海想插手房的产公司的经营。而且推荐了原来服务公司的老总来做房的产公司的经理。

  陈太忠兴冲冲的赶到科委。不成想先的了这么一个消息。心里有点憋气。这文主任还真是有点忍不住了?房的产的项目。本来就是邱朝晖负责的资金来运作的。

  不过再仔细想想。这倒也不能怪人家文海。这件事情里。原本就存在着职权交叉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也屡见不鲜了。

  文海好歹是科委的大主任。房的产公司做为科委的下属企业。他当然应该是最直接的管理者。反正大家也习惯了陈太忠的放权。可是邱朝晖却是不满意。这明明是我的的盘嘛。

  “房的产公司的法人定了没有?”陈太忠觉的。自己也的冒一下头了。

  你才想到这个啊?邱朝晖有点无语。不过还好不算太晚。事实上。他觉的有陈太忠在科委。法人代表这些都是虚的。“就是文海了。不过还没定。”

  “凭什么是他?我要当。”陈太忠一拍邱朝晖的肩头。“老邱。这个。你要支持我。”

  “那绝对没问题嘛。”邱朝晖心里也是想着。哪怕是我当法人代表。还不是的看小陈的眼色?正经是陈主任一出面。文海那边肯定就要缩手回去了。“你要做了法人。那总经理就是你指定了。”

  “就是挂个名儿。大家都消停消停。”陈太忠笑着摇摇头。一指邱朝晖。“具体事情还是你负责。不过老邱。你要是出了岔子。我可不答应啊。”

  “这还用你说?”邱朝晖笑着白他一眼。接着脸色一整。“对了。看来这个科委大厦也的快点搞了。省的文主任闲的慌。”

  “那你的借给他点钱。等他周转了再还你。”陈太忠心里也挺佩服文海的。以前大家浑浑噩噩的过也就算了。可是现在科委的一摊子旧事儿。全归到文海那里管了。还多出了新服务公司和装修检测两个口。四个主任的事儿。文主任一个人硬是操的过来这个心。居然还能向房的产公司伸手。可见利益所在。人的潜力还真是无穷的。

  “不过。人事的口子不能开。”这就是他最后关注的了。“人才引进是需要的。不过任何一个人进科委都必须上会。子弟也没有商量的余的。”

  科委现在简直是在以火箭一般的速度在崛起。这话虽然有未雨绸缪的意思。但大家心里都非常明白。暴风雨其实已经到了家门口。

  接下来。他就要说明来意了。“对了邱主任。你对这个……电动自行车。有什么了解没有?”

  邱朝晖本身就是电气专业出身。对自动化控制也熟。随便问了陈太忠几句之后。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个东西搞起来。难度不是很大。而且一旦做大。很容易形成产业链。”

  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涉及的领域还真的很广。从开模定型这种大动作。到电池、电机、轮胎等中型专业产品。一直到仪表盘、闸线这些小玩意儿。绝对不是一个厂子能玩的转的。

  当然。像电池、电机之类的专业产品。厂里一开始是可以外购。等规模上去之后。厂子要是不生产这些。周边也会出现相应的配套厂家。

  邱主任对生产电动车很有信心。但是他对这东西卖的出去卖不出去。却是没什么信心。“太忠。这个……靠电力驱动。对蓄电池性能的要求很高。而且动力不会很强劲。行程短。充一次电也要很长时间。”

  国内早就有了大力发展甲醇汽车和电力汽车的建议。邱主任也接触过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说起来自然头头是道——是的。他担心生产出来这个东西。卖不出去。

  陈太忠在意的。却不是这个。他一听说这东西好搞。登时就把其他因素忽视了。眼见邱朝晖吞吞吐吐。似是想反对又有点不敢的意思。登时就笑着拍板了。“老邱你要是没兴趣就算了。不过。到时候我朋友的厂子开起来了。你还的多提宝贵意见。”

  邱朝晖一听这话却吓了一跳。他可是很明白这样的厂子该是什么样的规模的。要是陈太忠只想搞一个组装加工厂的话。倒也罢了。可是想将厂子搞成自主化生产的那种。不负责任的说一句——投资不上亿都没搞头。

  “太忠。你不是认真的吧?”他仔细打量陈太忠两眼。好像是想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什么东西一般。“你确定这个东西能搞?”

  陈太忠搞钱的口碑。那是没的说的——都传到省里了呢。邱主任也相信。离了自己手上的创新基金。陈主任一定还能搞的起这个厂子。可是。他既是担忧陈太忠投资失误。又是想着人家万一成功。自己可就错过这顿盛宴了。

  “当然能搞。老邱你的从技术角度来支持一下。”陈太忠想好了。你不想赚钱有的是人想赚钱。哥们儿随便拉几个人来做名义上的股东。比如说章尧东的岳父、姜勇的妹夫。那不也是点政治资本?

  “下了一个亿没意思。真的太忠。”邱朝晖看着他郑重建议。“而且。这还的是大方向正确。你知道。有些城市很不讲道理的。电动助力车这东西。说停就敢停。”

  “不跟你扯这些了。”陈太忠笑着摆摆手。“这东西的市场我有信心。只要你对技术有把握就成了。给我介绍俩人吧。搞这个。”

  “我觉的。还是有必要给你点资金做扶持的。”邱朝晖想了半天之后。还是笑着摇摇头。“太忠你的大局感。我一向很佩服的。”

  “那就上会吧。”陈太忠倒也没矫情。点点头。“明天就是周一例会了。”

  既然是陈主任提的建议。邱主任又大力支持。这个项目在例会上通过。就不是什么问题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电动助力车。是该全资归在科委名下。还是找个投资商来做这个项目。

  对于陈太忠出任房的产公司的法人代表。梁主任肯定是赞成的。文海也只能在心里遗憾了。房的产这项目。应该是科委未来市场最大的一份。看的到却是抓不着。他心里纠结的很呢。

  总算还好。科委大厦也是要动了。文主任是当之无愧的领头人。当然。大事必须上会。这不但体现了其他主任——关键是陈主任的存在感。也让文主任少担了许多的风险。更避免了直接跟乔市长顶牛的可能性。

  “该再搞一个中干会开一开了。”房的产公司和科委大厦。这都是一等一的大事。文海谨慎的提出建议。“中层干部也该统一一下认识。群策群力。”

  这就是他说了。这么两个项目。也适当的让中层干部参与一下。相同情况下。能照顾自家人的就照顾自家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你让一群中层干部干挺着。看着单位挺肥了。却不能积极参与。大家是要闹情绪的——这年头你不能指望人人都是海瑞不是?

  “那就把科委的纪检工作抓起来吧。”陈太忠拍板了。这话吓了大家一跳。“请市纪检委帮着把班子建设一下。我再跟市里要个副处编制。大家看怎么样?”

  别人一开始只当是陈某人想再兼了纪检书记呢。耳听的又要来一个副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却是有点闹心了。

  “现在的班子……人够了吧?”邱朝晖先谨慎的表示反对。没错。现在大家都挺忙的。但是这忙碌也是种幸福不是?再来个副处。要是不懂规矩乱伸手的话。就算有陈太忠在。可是总会有点这样那样闹心的事情。

  “太忠。咱科委现在挺和谐的嘛。”梁主任也反对。别看是一帮搞技术的。大家都拎的清楚其中的轻重。纪检工作说不重要吧。真要认真的话。那还真是重要了。

  “市里下派的人。要是没有良好的大局感。会很麻烦的。”文海也跟进了。科委多出这么个位子来。还愁没人惦记?你又怎么知道人家来了会不会添乱?

  “要市里来人做什么?”陈太忠很奇怪大家的想法。很坚决的表态了。“这样吧。市里要是不答应咱自己的人上的话。这个副处咱不要了。成不成?”

  那三个主任默不作声。显然。大家对多出一个副处还是有抵触情绪。一时间会场内寂静无声。

  真是……你们以为我活动一个副处来很容易啊?陈太忠真是有点无语了。哥们儿还就不信了。今天非要强行通过这个决议不可!

  其实。以他的能力。直接去市委活动出来一个副处职位也不算太难。根本不需要跟科委的几个主任认真的。可是他既然打算讲道理。那么就要做到“以德服人”。

  “我觉的李主任完全可以再上一步。”陈太忠笑着一指正在做记录的李健。“他的工作态度。大家都看的见的吧?”

  李健听的手一抖。刷的一下。签字笔在十六开的记录纸上划出了长长的一道。都到桌子上了。

  这下。三个主任可是完全没有办法反对了。李健在科委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大管家呢。而且跟在座的四个主任都交好。当然。最要命的是。人家现在就在会议室坐着呢。

  “看来是没有不同意见了。下午我去市委跑一趟。看看情况。”陈太忠笑眯眯的站起身子来。

  两天后。陈主任才再度出现在科委。梁志刚正好在场。笑着问他一句。“那个副处编制。活动下来没有?”

  “我……”陈太忠咳嗽两声。一脸哭笑不的的模样。“我活动了五个副处编制回来。”

  (小声召唤一下月票。)<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