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下洞 一

  陌生的环境,最好不要做没有把握的尝试,但这荒郊野外的发现,尤其是看样子有多年没有人类涉足的岩洞,对老笑和齐遇有着莫名的吸引力,慕容也爱好户外的探险运动,所以三人一拍即合。齐遇说先去探一下环境,他扒着地面,双腿扣在洞壁上,接着凹凸不平的洞面将身体立直,这洞壁应该是方便创造者的进出,设计的颇为巧妙,像是放大的毛面玻璃,可以增加人脚和面儿的摩擦力,使人相对容易的固定好身体。然后齐遇双脚一收,身体一缩,顺利的到达洞底。发出沉闷的噗噗声,是脚下厚重的尘土被踏之后发出的声音。

  齐遇伸手摸了摸身体周边的岩壁,从手感上和从上面看到的洞口的部分差不多,在靠近山本体的方向,是个半人高的洞口,齐遇蹲在地上往里看,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鼻子在洞口闻不到异样的味道,齐遇精神为之一振,脸贴在洞口,似乎可以感到有风吹出来,这证明这洞的另一头应该是连着外面。虽说不清楚这里究竟是干什么的,但是洞延伸的发现和自己的目的相同,可以避开豹子和蛉子走上一段路程,多少有些欣慰。

  想到这里,齐遇站起身来,示意老笑将矿灯递给他。

  老笑趴在上面的洞口,手里拿着矿灯尽量将臂展伸到最长,还差很长一截够不到齐遇垫起脚伸出的手,于是索性自由让它自由落体,齐遇慌忙抓住,他知道光源对于这个杂牌队伍的重要性,弄坏一个,都会给后续的行程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齐遇首先对洞口的岩石结构观察了一番,发现这里的岩石质地致密,现在很多的隧道工程,大都会选择这样的地段施工,然后在隧道顶支起钢筋水泥,以达到承重作用。看来,这山洞不是随意挖就,在挖之前肯定做过相当成熟的地质勘探,因为这一带没有大的地球板块活动,所以也不用辅助材料抗震。洞口的岩壁面不平整,没有任何修饰,全部是凿子一类的凿山工具的痕迹,看来它的建造有着很强的目的性,不像现在很多的豆腐渣工程,表面光鲜屁用没有。

  齐遇把矿灯对准洞内,发现这不到一人高的洞口内部里部反而有一段更窄,看情况人都要爬着进去,由于看不到头,所以无法估计具体距离。

  老笑见齐遇许久没有动作,好奇心难以控制,忙问底下什么情况。

  齐遇将看到的情景告诉他,老笑不禁皱眉,道:“不会又是什么动物的巢穴吧。”

  齐遇摇到道“不像,里面洞壁下面有一层薄灰,看样子很久没有活着的东西出入了,即使是动物的巢穴,现在估计也早已成白骨了。不过这里面有风,估计可以通到外面。”

  老笑一听他如此一说,顿时来了兴趣,他对昨晚的不快记忆仍心有余悸,听到齐遇说可以通到外面,这样就可能可以避开豹子和白蛉子,便开始跃跃欲试。

  在齐遇下洞之后,慕容就开始观察被扒开的木板,发现这木头的材质,实际上是一种被称作行军木的轻质柏树,这种柏树原产于欧洲,后由德国传到日本,是特种兵行军经常携带的装备,由于它不同于普通柏树的笨重,但却拥有相同的韧度和防虫蚁的功效,很多德国和日本执行特殊任务的兵种都会携带此物作为休憩时的垫板,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人身安全。

  慕容将自己的发现讲给齐遇和老笑,老笑感慨国外行军打仗还这么他娘的享受,想想红军当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活该他们最后最赶出中国,真他娘的欺负人,如果不是氛围不允许,他真想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到日本帝国主义。”

  齐遇和老笑关注的重点不同,他想了想道:“慕容老师,你的意思是,这个洞可能和日本人有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