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细思极恐

  齐遇接着说:“其实这个很简单,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生活的时间越长,受那种环境的影响就会越强烈。很难跳出特定的环境去思考这个环境以外的事情,就像你一个作者的作品多了,有时候没有署名你也可以推断出作者是谁。因为他的思考已经成为他性格特定的一部分,而这部分性格的形成又拘束于他所处的环境。中国的龙图腾本身不存在,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也所谓天马星空了,但是也无法逃出劳动人民心中已经存在的认识,所以它的头像狼头、角似鹿角、身如蛇身、足恰鹰爪。你想想,我爷爷在战争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当时他的思维局限性,只能让他在战争的角度上思索这个事情。”

  “你的意思是怀疑,当时秦爷爷的死和那批失踪的八路军战士和日本兵没有遭遇?”老笑问道。

  “不,我没有认为他们没有遭遇,而是认为他们没有开枪战斗。”

  这样的结论倒是出乎老笑的意料,他接着问齐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论。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爷爷的前两个疑惑,正因为遭遇没有开枪,所以没有听到枪声。”

  “那烟头呢?”

  “对于当时的中日关系,双方见面不开枪的可能性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一方投降。”齐遇道,“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方没有带枪。”

  这个倒是出乎老笑的预料,但是这样的解释完全没有回答烟头的问题。

  “投降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投降了,就不会发生后来诡异的事情。”齐遇道“所以,依我看,一方没有带枪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可以确定我方是带了枪的,那么日本人应该没有武器。”

  “没有武器的日本兵?听上去很神奇”老笑不太相信。

  齐遇盯着篝火道,“是啊,听上去是挺神奇,所以我觉得”他停顿了一下,缓缓道“他们就不是日本兵!”

  老笑汗毛都炸起来了,齐遇这样大胆的推断,真是颠覆了自己以往的认识。如果真相真的像齐遇推断的那样,烟头的问题也就可以解释了,不是军人就一般不会经过军事素养训练,犯了随地丢弃烟头的错误也属正常。不过,他思考了一下,又觉得不对,摇摇头道“不对,老爷子也说过,他战友牺牲的原因是因为受了枪伤,没有经过战斗怎么可能受枪伤?”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齐遇道,他从地上拾起来一根树枝,从中间折断,然后将断口对接上,再模拟折断的动作。

  老笑顿时便明白了齐遇的意思,一下从地上蹦了起来,差一点喊了出来,“旧伤复发?!”

  齐遇点头,招呼老笑坐下。道,“那时候部队的医疗条件很差,战士受枪伤又很普遍,子弹取不出来的情况很常见。只要不伤到致命处,也不足以致命。我想,秦爷爷应该是受到了什么外来的袭击,导致伤口处裂开,枪伤的疮口和其他的物理伤害痕迹有明显的区别,在加上老爷子和他分开了数年时间,对他的身体情况也不甚了解,最终才误认为枪伤是他的致命伤。”

  老笑终于被齐遇说通,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就是齐尚英带领整团兵力搜山检海也没有发现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其余人的影子。这个确实不好解释。

  二人陷入了一片沉默。

  “是不是老爷子记错了?”齐遇无可奈何道,然后被老笑的沉默推翻。

  “其实,我觉得”老笑道,“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

  “什么问题”齐遇道。

  “就是,为什么秦老爷子受伤后,没有开枪示警,也没有选择下山的路,反而选择的是上山”

  听老笑这么一说,齐遇一愣,本来也没把他的话太当回事儿,但是细思极恐,是啊,按照道理来讲,秦柱无论是因为什么受的伤,按照道理,第一反应该是鸣枪示警,通知齐尚英,接着应该往山下跑,这样最节省体力,在身体受伤的情况下无疑应该这样做,但为何一不示警,二要选择艰难的上山路呢。可以肯定的是,齐尚英应该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当时已经被愤怒蒙蔽心智了,一心想给战友报仇,没有想到这些细节,后来再也没有往这个方向思索。

  “一定是因为他碰到了什么特殊的情况,不能开枪”,老笑道,“一种可能是他包括底下的战士瞬间被敌人剥夺了武器,但这种情况可能性不大”顿了顿又道:“第二种可能是他遇到的情况极其危险,知道开枪示警会引来你爷爷,反而会导致他的生命受到威胁。而受伤后向山上跑,想来是为了迷惑敌人,因为敌人以为一个受伤的人一定会往山下跑,他这种反常理的行动是他戎马一生拼尽性命最后的机智,也给老爷子最后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齐遇问道。

  老笑搓了搓手,声音有些颤抖道,“找到他,找到他尸体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