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来客 《 前世今生话缘份》

  前言

  缘份是大多数人都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也是大家既想接受又有很多疑惑的一个话题。我们知道佛家是讲缘份的,在佛经中有很多关于缘份的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经多次说到过他自己和其他的佛、菩萨在往世修行中的一些缘份故事。不只是佛家,道家也是讲究缘份的。

  其实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相信缘份,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关于缘份的一些语句,比如“不解之缘”、“广结良缘”、“无缘无故”、“香火因缘”、“金玉良缘”、“命薄缘悭”、“一面之缘”、“千里姻缘一线牵”、“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等等,说法很多。

  那么这个所谓的缘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又是怎样来的呢?

  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专家点评:这是一篇状态非常好的修行人所写,文章很长,读完令人感悟极深,心有所向,小编在这里希望各位有缘人都能明真相,从沉睡中幡然醒悟!勇猛精进!)

  一、什么是缘份

  在讲缘份之前,我们首先说一说缘份的定义。那么什么是缘份呢?所谓缘份,就是指能够促成我们在人类社会中所遇到的某人或某事的根本原因。如果再进一步解释,我们知道,根据因果关系,一切结果都有原因,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存在,那么在当初促成现在这种结果的那个原因、那个缘故,我们就可以把它说成是缘份。

  说起缘份,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大都是夫妻之缘。无论在文艺作品还是在现实之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男女一见钟情然后喜结良缘的故事,也有许多历经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表面看来那都是因为彼此喜欢,于是很自然的就走到了一起,好像再也没有其他更多的、更深层的原因了。其实所有的夫妻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这样的好缘份不是在今生今世的一瞬间或者短短几年间就能够促成的,有句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说明了男女能够结为夫妻,是需要曾经一生甚至更长时间的铺垫来做基础才可以的。

  比如我们和父母亲的缘份,兄弟姐妹之间的缘份,还有跟亲戚、邻居、同学、同事、朋友、知己的缘份都是这样。从更大范围来说,人和动、植物之间,人和自己的宠物、玩具、生活和学习用品之间,甚至是动、植物之间也都存在缘份的,有句话说“万事皆有因缘”就是这样的意思。

  二、关于生命的轮回

  说到缘份,我们不可避免的就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的元神不死和轮回转世的问题。为什么要谈到这个问题呢?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那些很大的缘份都不是一生一世的来源,大都是在这一生之前的某一生就结下了。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有今生,是因为我们的生命一直就是在延续着的,有前世才会有今生,同样,有今生才会有来世。一个生命,他不会无中生有、无缘无故的就在人世间产生了,就存在了,就来到了哪个家庭中,他的真我本来是先天就存在的。

  我在《“五行山”下话五行》一文中也谈到过这个问题。在道家的太极原理看来,在我们人类社会所处的这个物质空间中,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的理在制约着这个境界之中所有的万物众生,如果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只有相生,那么人的生命就会长生,就会永恒不死,因为没有让他死的因素存在。可是阴阳五行之间还有相克的关系存在,所以一切都不会永恒不变,这样就造成了人在这个空间中的生老病死。

  可是由于人的真我是先天就存在的,他元始的所有构成因素都不是五行,而是比五行更高级更微观的物质存在,所以人的生老病死,只是指我们这个肉身的生老病死,对于人真正的自我来说,他还要继续进入轮回,按照过去世所形成的各种因缘,从新开始下一次人生。

  当然,在佛教中讲六道轮回,人死之后有的会转生为人,有的会转生为畜生,或者有的入鬼道,有的入魔道,行大善修大德者会升入天道当天人,而伤天害理、无恶不作者则要被打入地狱,这要看他上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确定他未来的方向。

  也就是说,生命的轮回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因为人的每一次轮回,首先都要经过一个被洗脑的过程,把他过去的记忆全部抹掉之后,才开始进入新的轮回的,所以人在出生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记得。当然也有例外的,也有一些人还保留一部分前世的记忆,还能够说出一些前世的情况来。

  当然更久远的过去往往很少有人记得,除非他是一个天生就具备特异功能的人,或者是在大道中修炼出了神通的人,或者是有人一直就有师父在管着、然后通过一些方式告诉他某些天机的人,能够知道更多的情况。还有就是很多人在被催眠的状态下也能够知道一些自己前世的事情等等。

  关于有人知道自己前世的事情,自古至今一直就有这样的情况,古书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报道,不同的民族都有。比如说我们都知道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他就知道自己的前世曾经是个出家人。苏东坡在出生之前,他的母亲也曾经梦到一个出家人在往她家里走来。

  而他自己在《南华寺》一诗中也道出了这个谜底:“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这样的事情国外也有,比如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有一个女孩名字叫做萨娜提?迪芙意(shanti-devi),清楚地记得自己前世的所有事情。比如她记得自己的前世是拉吉?白(gdi-bai),她还记得自己的家庭住址、爱人和父母的姓名以及她丈夫的相貌特征、喜欢的食物、兴趣爱好,她甚至还记得不少她前世好友的名字等,她甚至记得自己是怎么死的。

  后来,欧美的病理学家、心理学家等众多科学家亲自去印度考察这个女孩子,并按照她的描述,真的找到了她的前世丈夫,并且还将其前夫带到了女孩面前。这个事件,在当时甚至惊动了圣雄甘地,甘地还亲自任命了一个15人的委员会来对萨娜提进行研究,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有国会议员、国家领导和媒体成员。这个女孩的轮回事件后来被美国人拍摄成一个纪录片而轰动一时。

  再比如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被称为全能大儒的王阳明,他是通过另一种方式知道了自己的前世。五十岁那年,他在镇江时,去金山寺游玩。一路走来,只觉似曾相识,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后来,他看到一间关房(和尚闭关修炼的地方)屋门紧锁,破旧不堪,门上还贴有封条,就要求打开门进去看看。

  知事和尚解释说:这是五十年前圆寂老僧的肉身舍利(不腐金身)所在,五十年未曾打开,不能看的。王阳明坚决要求开门,以他当时的声望权威,知事和尚也只好开门。开门一看,圆寂老僧依然端坐在蒲团上,五十年过去依旧栩栩如生,宝相庄严。

  墙上写有一首偈语: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这样的事情不是个别现象,在前几年山东电视台就播出了这样一个节目:夭折男孩“转世投胎”到邻村!当地8个村,就有100多人记起前世!另据怀化新闻网报道,湖南省怀化坪阳乡有100多个“再生人”(原标题:记者探秘:寻访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神秘“再生人”)。

  还有网络文章“14位白领前世今生的外貌惊人相似!(附图对比)”……所有的这些例子都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人的轮回转世是真实不虚的,既然这样,人在每一世的生命过程中是不是都有自己的父母家人、亲朋好友啊等等各种关系的人啊?而且大多数人还会有他做过好事帮过人家或者做过坏事欠过人家的情况存在,如果在当时、当世这些恩恩怨怨没有一个了断的话,那么在转生之后,就会再续前缘,就会有人来找他报恩或者要债,那么这些人,我们可以说都是他的缘份中人。

  三、最初的缘份

  也许有的读者会有这样的疑问,因为人类的文明历史并不是亘古就有的,而是有一个的,比如我们这一期人类的历史,就拿我们中国人来说也就是上下五千年。那么在人类文明之初,第一批出现在地球上的人他们的各种关系、各种缘份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这个问题说来就话长了。

  让我们先从汉字缘份的“缘”字来说起此事。我们知道汉字是属于神传文化,汉字的音、形、意都是有原因、有目地、有内涵的。“缘”字跟元、原、源、远、圆、愿等汉字同音,那么缘字的意思就有先天元始的、原来的、本源的、久远的历史原因,而且还是为了圆满自己当初的愿望而形成的。

  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最初的缘份不是在人类社会形成的,而是在先天的境界中,在生命进入轮回之前就结下了、约定好的,在人间无论要扮演什么角色,那都是当初自己心甘情愿的。也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好比是一出长篇大戏,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且在当初不只是确定了一生一世的角色,生生世世的角色都是自己当初的选择。

  所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什么会有许多预言能够准确的预知未来,就是因为历史的发展就像是早就拍好的一部电影一样,现在正在放着,那些预言家只是提前透露了部分故事情节而已。

  但是因为在三界之内,尤其是人间有情,生命来到了这里就会被情所困,为情着迷,所以人在轮回转生中就要不可避免的做坏事、犯错误,而且造下罪业还要遭到恶报的。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今天所有来到地球上的人都是了不起的,因为大家当初都是冒着天大的危险下来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重德行善,以待出头之日。

  生命自从来到了三界之内,他就开始了漫长的轮回过程,人生命的轮回转生大都是群体的转生,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然后下一世再根据曾经结下的缘份互换着角色。从某个角度上说,他所扮演的角色跟他本人的愿望是分不开的。

  比如说我们在前面说到过苏东坡的前世曾经是一个出家修行的和尚,法号五戒,因为犯了色戒,被同门师兄弟明悟和尚用神通看破后羞愧坐化而走,转生为苏轼。明悟和尚恐其转生后会诽谤佛法因而犯下滔天之罪,于是也紧跟其坐化之后转生为启悟他一生的好友佛印和尚。

  当然绝大多数的世人都是无法自己把握在轮回中的角色的,因为人在迷中,看不透生命的真相,更没有能力把握自己未来的去向。甚至有很多人还以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那么这样的人往往都是那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很强烈的人,不重道德,更不懂得敬重天地神灵,很容易为了个人利益去做坏事,这样他如果再转生就很容易堕入恶道。

  一个人败坏了他会遭到恶报,如果地球上绝大多数的人都败坏了,那么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劫难,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曾经有过觉者圣人来到世间为人讲道说法,他们的出现都是这样的原因。

  四、父母之缘

  整体上来说,在世间我们最大的缘份首先就是和父母的缘份,因为父母是我们这一世生命的来源,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所有的一切。而且作为父母,无论他自己的能力大小,总是力所能及的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总是盼望自己的孩子有最好的未来。

  在《易传》中有句话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父母生养了我们就是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所以说我们欠父母的,是用一生的孝敬都报答不了的。因此中国古人有句话说:百善孝为先。把孝道看成是做人第一重要的。

  当然不只是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我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公婆、岳父母、姑、姨、舅、叔等所有和我们有缘的长辈都应当对其孝敬。再扩大范围来说,所有比我们年长的人,无论亲疏贵贱,我们都应该以礼相待,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孟子有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应该这样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在网络媒体上看到过的一些报道,有些年轻人因为怨恨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就不孝敬父母,也有因为父母批评了几句就寻死觅活的,还有很多人自己住着宽敞舒适的大房子,却把自己年迈的父母安置到小破屋中,或者把自己父母关进猪圈马棚里甚至干脆赶出家门再也不管了的……这都是天理不容、人神共愤的恶行。

  在中国古代这样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即使有那也是极个别的现象,但是在今天,这样的事情还很多,这也是因为整体上人类道德崩溃的结果。这样的人,按照因果轮回,他们的晚年甚至来生也不会幸福,因为他们的行为就是在教导自己的孩子将来如何对待他们。

  我们知道五帝之一的舜帝,他的生母早死,父亲再娶,他的后母还带来了一个弟弟象。按照《史记》中的记载,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设计要害死他,舜都机智的逃脱了,然而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的事业或许不需要我们去做,但是他们的德行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大家还知道“天仙配”的故事,七仙女之所以下凡到人间嫁给董永,并不是因为董永是个富贵子弟或者大帅哥,而是因为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她。因为上天衡量一个人如何,首先就是看他是否孝敬父母。如果一个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了,那么这个人未来各方面的福份也会随之被减少。

  因为父母是一个人在世间首要的、最大的缘分,所以在轮回过程中往往来世还要彼此在一个很近的范围中转生,按照上一世的因果从新扮演或者是互换着角色。

  在我所了解的因缘关系中,是各种情况都有的,往世的父母,今生有依然是父母的,也有成为夫妻关系的,也有是姑、姨、舅、叔的关系,也有是兄、嫂、姐、妹的关系,也有是师生关系的,还有的是当晚辈的。这要看在那一世彼此之间的感情深浅以及他们之间具体的因果,但是一般说来,当孩子的都是跟母亲的缘份更大一些,和母亲的距离更亲近,因为多数情况下当母亲的比当父亲的更疼爱自己的孩子,感情也更细腻更深厚。

  在《周易》中讲到,乾卦为阳为天为父亲,坤卦为阴为地为母亲,人很难上天,但是谁都离不开大地。因为阳主外而阴主内,所以当父亲的大都是在外奔波,当母亲的大都是在家操劳。父亲远远的象天一样的照看着这个家,而母亲的心思更是时刻都在孩子身上,每天具体的负责着孩子的方方面面,所以有句俗话说: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当然也有例外的,但是大多数的情况还是在轮回转生中如果再见面时,要跟前世的母亲关系更亲近。

  还有一点就是父母之缘不仅仅是指我们往世的父母,在历史上我们的每一世也大都当过父母,我们的子女和我们的缘份跟我们和父母的缘份也是一样大的,在轮回转生中所安排的关系也都是很近的。

  比如说我唯一的亲姑今年七十岁左右的年纪了,自幼就待我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我内心她一直给我母亲一样的感觉,后来我知道她就是我在历史上某一世的母亲。

  我堂弟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小侄,刚一出生堂弟就要我给他起名字,后来我知道,这个孩子跟我的缘份非常大,他是我在四千年前的夏朝之初时的儿子,今生是我的小侄子。

  刚才说了,往世的父母之缘除了在今生是自己的家人、亲戚、邻居以外,也有的是其他的关系,而且这样的情况还不少。比如说师徒关系、同学、同事、朋友关系等等也会有,只要有缘,上天总会安排一个很合适的时间在今生再相见。

  比如我大学时期的系主任也是我们的专业课老师赵老师,我入学第一天看到他时就觉得很亲切、很温暖,也许因为他所教的学科我的考试成绩一直是最好的缘故,在当时他对我的各方面都是很照顾很关心,给我父亲一样的感觉,后来我知道在我的过去某一世中,他真的曾经给我当过父亲,这一世我们是师生关系。

  我有一位同学加同事小,我们多年来相处的非常好,他的心事我都懂,我的心事他也都明白,可以说是无所不谈,亲密无间。我们相识相处了将近三十年,在风风雨雨中互相鼓励和帮助,方方面面的互相关照。这一切也都是有原因的,我今生的前世,和他是父子关系,他是父亲的角色,而这一生,他比我还小一岁。

  我的同事小z,是我在三国时期的大儿子,也是那个时期的蜀汉大臣,当过蜀国的将军,后来在西晋大将邓艾攻打蜀国时和他的儿子一起战死在绵竹。

  在那一世,我是中年之后得子,五十几岁去世,所以跟当时的孙子并没有见面。他的儿子在这一世是个女的,是我的同事小l。我跟小z同事多年,彼此也都非常了解,他是一个勤奋好学、认真负责而且从不说人短处的人。小l同事也是很信任我,有时候遇到烦恼也跟我说,虽然那一世没有见面,但是当时她也知道我。而且很巧的是,这一世的小z和小l的家还是对门。

  我曾经有一位高中同学小李,我们的关系很好,彼此都给予过对方帮助,在当时他一直对于我的一些事情都很关注,方方面面的维护我,后来我知道,他是我在元朝时期的父亲,但是我们在今生就是同学的关系。

  我还有一位大学同学小王,是个漂亮又单纯的女孩,一双善良的大眼睛让人一看就觉得不忍心伤害她。她对我非常信任,当时我们几个很要好的同学在一起共同学习、娱乐,彼此诉说各自的心事。她有时很孩子气,也喜欢在与我独处的时候向我撒娇,但是那时并不是在谈恋爱。

  后来我知道,在元朝那一世,她就是我唯一的、很让我疼爱的女儿,而这一生我们也是同学的关系。在这一世她的丈夫和我提到过的高中同学小李是大学同学,所以他们彼此也都认识,在元朝时期小李和小王是祖孙的关系。

  我最近的前世,也是有一个女儿。她的这一世,是我最近刚刚教过的一个学生小李,是一个聪慧勤奋、热心善良又惹人怜爱的女孩儿。

  在2012年夏天某日,我曾经在她们班里上课,她有问题要问我,当时她跟我一说话,因为我的思维是一直处于半开放的状态,所以马上就感觉到和她非常亲近,接着很快我就知道她是我最近的前世时期的女儿,她的上一世是在1910年出生的。

  除了以上说到的情况外,也有的父母转生为自己的晚辈的,而且这样的情况还不少见。比如有的祖父转生为自己孙子的,也就是说给他的儿子当儿子的;也有外祖父转生成外孙的,也就是说给他的女儿当儿子的等等,古书中有这方面的记载,网络上这样的文章也不少。

  父母之缘是这样的情况,都会安排得非常近,而祖父母和孙辈的缘份也是很大的,有的祖孙如果曾经感情深厚,在以后转生时还会以不同的关系彼此相见。

  比如我有一个同事小h,年龄比我小几岁,是个性情温和、心地善良的人,平时话语不多,对我比较信任,每逢遇到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他总是来找我商量办法,我知道在历史上的某一世他曾经是我的孙子。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小李,他给我当过课代表,阳光帅气,是一个很踏实勤奋的小伙子,对我也是很尊重、很信任。在当时他的家里遇到了一些麻烦,我就尽量的给予他鼓励和帮助,后来我知道在历史上某个时期我给他当过祖父,他是我那一世的小孙子。

  还有我在二十年前的一个学生小郭,跟我的缘份也是很大,在某一世我是她的祖父,她是我的孙女。当时我们祖孙之间的感情非常好,那一世她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有时从外面玩耍回来,看到在炕上坐着的我,抱着我的脚趾头都要啃的。

  这一世也是一个善良正直、热心慷慨的人,对我也是很信任,有烦恼就跟我说,我也是尽量的帮她出主意。还有一件事就是她这一世的母亲,在清代乾隆年间也是我那一世的母亲,而在那一世之前的某一世,我们则是夫妻的缘份。

  五、夫妻之缘

  在前面说的是父母之缘,下面我们再说一下夫妻之缘。

  在人世间所有的缘份中,夫妻之缘是最好的缘份了,我们知道在数千年来的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故事中最受老百姓喜爱的,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就是那些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比如梁山伯和祝英台、罗密欧和朱丽叶。

  按照太极原理,一个完整的宇宙就是有阴有阳,阴阳互补,阴阳结合而产生万物。对于人来说,就是有男有女,男女结合来组成一个家庭。因为人间有情,世人就是为了情而活着,人的一丝一念、一举一动都是人情的表现,所以男女之间的爱情就是最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的。而且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延续,就是靠这种夫妻之缘而形成的家庭在维持着和存在着,所以说夫妻之缘是所有的缘份中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缘份。

  在前面我们说到过人世间最初的缘份都是来自于先天的境界中,夫妻之缘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先天的约定,就不会有后天的因缘际会,就不会形成在人间的姻缘。所以说姻缘天定,夫妻双方都应该恪守承诺,风雨同舟。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一见钟情,他们的缘份在小说中是这样描述的:林黛玉的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而贾宝玉是神瑛侍者,用露水灌溉绛珠草,所以绛珠草就誓愿以后要用一生的眼泪来还他。

  在小说中男女主角的爱情因缘是这样的,和小说内容不同的是,我们先天的约定,是在明明白白的状态下,为了当初最好的目地和愿望而结下的,彼此之间也都是心甘情愿的。但是因为一入世间,就是来到了迷中,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不知道,所以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姻缘都要有一个铺垫,都要由各种各样的原因来促成,他们才会走到一起。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要留下一个印记才可以。又因为人中有情,那么其中最主要的铺垫方式就是围绕着这个情。

  关于人的姻缘,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过今天的大多数人都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虽然各自的说法也都有道理,但是都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那么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我们站在缘份的角度上看,之所以今生今世的有情男女能够彼此喜欢或者在各种原因下结合成为一家人,是因为在他们生命的历史上,在某一次或者很多次的前世中,他们本来就曾经是一家人。因为有那么大的缘份需要了结,所以在现实中无论相隔多远,无论贫富贵贱甚至年龄差距,到头来总会有“千里姻缘一线牵”和“有缘千里来相会”的故事发生,今生今世再成为一家人。

  但是这样的缘份大多数并不是把往世的因缘关系再重复一遍,如果是这样的话,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毫无新意了,因为历朝历代的发展过程也都是有目地的,都是为了给今天的人留下某一种文化,奠定认识更高层次的思想基础。

  所以人间的故事,就好比是一出大戏,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某一场戏中,有扮演父母的,有扮演子女的,有扮演亲戚朋友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到了另一场戏中,大多都会互换着角色。也好比我们看过的电视剧,在第一部戏中,有扮演皇上的,有扮演阿哥的,有扮演小姐的,还有扮演官员大臣和丫头婆婆的,但是到了下一部戏中,也许会发现那些角色的面孔都换了。

  在现实中的夫妻之缘也是这样的情况。比如说,今生的夫妻,也许曾经往世就是夫妻,也许还是往世的母子、父女、祖孙、兄弟姐妹以及亲朋好友,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促成,是各种情况都有的。

  前几天从网络上看到了这么一则故事,原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江苏有位文人在其著作《觚剩》中记载的一桩曾惊动皇上的轮回事件,下面我把这段故事摘录过来跟大家分享。

  北京城东部有一户寻常人家生了个女儿,这女婴刚出世,便能说话了。女婴说:“我是工部郎中郑濂的妇人,怎么在这里呢?我想回家了。”女婴的父母听了她的话,便让人寻找郑濂的住所,原来郑家离女婴家只相距二里多路。女婴父亲虽然知道郑家在哪,但却觉的此事太过怪异,因此严守秘密,不告诉女婴郑家在哪。

  不料女婴刚长到能行走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要出门去郑家,有时竟跑出巷外。她的父母因此常抱着她、看管她,严防她私自出去。女孩越来越大,可她坚决要去郑家的愿望丝毫未变,一天天看管也不是办法。最后不得已,女孩的父亲只好来到郑家,向郑家说明情况,郑家就派车轿来迎接她。此时,当年的女婴已经是八岁的女孩了。

  女孩来到郑家,毫不生疏,虽然郑家面积很大,房屋众多,可她竟轻车熟路,直入内室,坐到床上,面朝南对众人说:“我的儿子和媳妇在哪里?还不快出来见我。”众人见她那样子,都偷偷掩着口笑,不敢正眼看她。正好郑濂从外面进来,女孩站起身来说:“我与你分别已经很久了,难道你不认识我了?”于是,她又指点自己前生的衣服放在哪,鞋放在哪,与郑濂夫人生前的情况丝毫不差。郑濂觉的这事太怪异,当天又把她送回去了。但是听到看到的人到处传说此事,很快京城内无人不知了,就连皇宫内居住的人都知道了。

  皇上因此特地召来郑濂询问,郑濂不敢隐瞒,如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详细禀报给皇上。皇帝听后,竟命令他续再世之婚。郑濂急忙推辞说:“我们俩年龄相差太多,并且我的儿子都已经有了孙子,这样老夫少妻住在一块称呼恐怕有点太别扭。”皇上说:天命难违,等她长大后,你们再完婚,谁说不合适!女孩到了十多岁时,郑濂就奉旨与她结了婚,俩人伉俪如初。

  我还曾经看过这么一则故事,这是一个修行人所看到的自己和现在丈夫的因缘关系。女主角是一个家庭条件不错的上班族,嫁给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如自己的先生,而且在结婚后先生的表现让她越来越不满意,当她在心灰意冷以至于准备离婚的时候,她看到了自己和先生在历史上的因缘关系:

  曾经某一世,女主角是一个小郡主,丈夫在那一世也是个女的,五十来岁,是小郡主贴身伺候的奶娘。在小郡主十岁左右时,她的家族遭到对手的攻击。一支敌军要来抓她,她知道如果落入敌军手中会生不如死,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她还在睡觉,就在懵懵懂懂之中被奶娘拖了起来逃命。奶娘很忠心,一直没有丢弃她,最后终于逃了出来。就在她们逃了出来之后,敌军也到了。

  当时奶娘是在很危险的时刻救了她。所以这一世,她嫁给她的丈夫就是来报恩了,让他住她的房子,让她不由自主地下嫁给他做妻子,让他来驱使她,来报答他那世对她的救命之恩。

  在前几年我还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两个人在历史上从战国时期的武将和美女、到东汉末年的吕布和貂蝉、又到了唐朝、宋朝的缘份,再到明末清初的吴三桂和陈圆圆,然后是清末民初的蔡锷和小凤仙,一直到期间曾经有过八次未如愿的姻缘,这一生也就是他们的第九次相逢终于如愿以偿,喜结良缘的故事。

  他们在以往的轮回转世中,一直都是彼此爱慕但又从未真正的成为夫妻,最后这一世终于修成正果。

  还曾经看到过古书中的一个记载,说的是某家人的小男孩,在三两岁的时候得病死了,他的奶奶悲痛欲绝,不长时间之后也因为伤心过度而死,在他们的下一世,就是因为这样的缘份而结为夫妻。

  我也知道自己的几世姻缘,比如说我今世的妻子,在历史上曾经跟我有过三世的缘份,分别在夏朝之初和唐朝初年都曾经是我的家人,但那时并不是夫妻的关系。

  又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她是一个终身未嫁的念佛人,人家都称呼她马玉奶奶。在她六十岁左右的年龄时,她带着她的侄子来见我一面,那一世见面时,我是二十岁左右,抱着孩子刚刚从外面回家。也许那时候她也知道了将在今生和我的缘份,所以看到她当时很欣喜的样子。

  在元朝的时候,我的妻子是一个面容秀丽、皮肤白皙、性情温柔的女孩,而在那一世夫妻之前的某一世,她曾经是我的姐姐。在今生她是我某一届的学生小张,依然是那一世楚楚动人的样子。

  她跟我的缘份非常大,不仅仅是在人间,在先天的境界中,她跟我有共同的生命来源。在那一世我们有一个女儿,就是在前面提到过的我的大学同学小王。

  那一世她跟我见面时,给我们做媒的、陪她来见我的是她的一个女伴。她那个女伴今生是我的一位小学男同学小李,我们是一个村子的,从小在一起玩耍。在我的感觉中,他的相貌气质都很有些女性化,而且在我的潜在意识中一直都觉得他很好,莫名其妙的对他心存感激,也是因为曾经有那样的缘份在。

  因为夫妻之缘是人世间最好的缘份,所以在人的生命深处都会留下最强烈的印记和回忆,而且在以后的轮回转生中,曾经有过夫妻之缘的人往往还会再见面,尽管已经是各自有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关系,但是上天的安排总会很巧妙的让这些有缘人再次相遇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老话:见面即是缘,确实是这样的。

  再说一下我的另一个缘份。我有一个表妹,小我十好几岁,在她小时候,每次我到她家去,都是跟我很亲切的样子,哥哥长哥哥短的围着我。前几年,曾经有对她很关键的一件事情我去跟她说明时,她却不接受也不相信,而她不相信的原因我也明白:

  在夏朝之初,她是我那一世的妻子,在那一世因为我常年在外奔波,很少顾家,让她独守空房许多年,所以有负于她,以至于她对我心生怨恨,而且内心深处的记忆一直保留到今天。

  所以在第二年再次见面时,我就把历史上的那些因缘跟她说了一些,她也终于明白了。但是当时我只跟她说过在四千年前我们曾是一家人,那一世她还是一个大美女,而且在史书中都有记载的,具体的缘份我没有说出来,因为这一世她是我的表妹,说出来在当时也觉得不大合适。

  还有一个学生小刘,是一个聪明好学、勤奋踏实、处事成熟的女孩儿,初次看到她的名字时,我就觉得非常亲切,后来又看到她的照片,更是觉得似曾相识。再往后她有事来找我,跟我见面几次,我知道了在历史上她就是我在清代乾隆年间的妻子。

  那一世我们的初次相见,是在一个傍晚和大家一起看戏曲演出的时候,当时她在我的前几排坐着,在中场落幕时,她站起来向身后张望,恰好我们四目相对,从此结下了一世情缘。

  在那一世,她的名字是叫钟梅,她的相貌跟现在也略有不同,那一世是瓜子脸,这一世脸型略圆,但是都很漂亮。而且她跟我的缘份还不只是一世,在那一世之前的某一世,她曾经跟我是母子关系。这一段母子缘份,是我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刚知道的。

  我最近的这一次前世,是在15年出生的,那一世我的职业是江南某地一所女子中学的教师。我的妻子小我三岁,她是我舅舅家的表妹,后来我们结为夫妻。

  这一世她是我某一届的学生小王,是个善解人意、勤奋好学、为人热心又从善如流的人。她本来是外地人,但是因为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她就很顺利的来到了我们这里读书,其实也是因为有缘份需要了结才会在命运中有这样的安排,因为对所有的人来说,这个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非常关键的时代。

  上一世我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出生于1910年,就是我在前面提到过的小李姑娘;小女儿是一个聪明睿智、大方善良的阳光女孩,她的这一世比大女儿小一岁,而且她俩还是一个家族的,在今生她俩是姑侄的关系。但是因为上一世的姐妹俩感情深厚,所以在今生依然是亲如姐妹。和小女儿的缘份,是我最近才知道的。

  六、师徒和兄弟姐妹之缘

  在我们的生命里,除了父母之缘和夫妻之缘外,还有几种缘份也是非常的重要,比如说师徒之缘、兄弟姐妹之缘、同学之缘和朋友知己之缘等等,这也都是我们在生死轮回中几乎都有过的缘份。这些缘份中人,也会根据在那一世彼此交往的程度,上天安排一个机会在今生再见面。

  说到师徒之缘,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天地君亲师”是古人最为看重的,这五个字成为古人在历朝历代祭拜的对象,它所体现的是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感恩、对君主和老师的尊重以及对长辈的怀念之情。

  古人还有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在很多的情况下,老师也被称为师父。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父母给了我们一个肉身,负责我们的衣食住行,但是我们的生存技能、知识学问和道德修养等等却是大多数的父母没法完整的教给我们的,这些方面都是要依靠老师的传授才可以学习掌握的,而且还有不少人是从小就被师父带大的,所以他的师父也同时兼有父母的职责,对于弟子来说,这样的缘份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缘份。那么在来世的轮回中,他们就很有可能转生为父子、母女或者依然是师徒的关系。

  兄弟姐妹之缘也有这样的,我们知道,关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也有句古训:有父从父,无父从兄。所以我们看到在历史上有很多人从小父母双亡之后,他的兄长或者姐姐就会自动担负起养活弟弟妹妹的责任,如果既有兄长又有姐姐,那么这个责任就由兄长来负担,所以古人也说过:长兄如父,长嫂如母。

  如果一个人,他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那么他就欠了他的兄嫂或者姐姐的,在来世的轮回转生中,他们还会转生为一家人,以了结前缘。

  这样的缘份,据我所知,也是各种情况都有的,比如说有的是他往世的兄嫂、大姐转生为今世的父母的,也有的是他往世的父母转生为今世的兄嫂或者大姐的,也有依然是往世那样的缘份的,具体情况也是要看他们在那一世的善恶因缘。

  关于师徒之缘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下面就举两例来说明问题。

  大家知道,清朝的顺治皇帝,他的结局在历史上有好几种说法,有说他是英年早逝的,也有说他是出家皈依佛门修炼去了。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跟顺治皇帝有关系的,原来记载于《清稗类钞》中,后来有人整理出来,下面我就把这段故事摘录过来跟大家分享。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劫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唯独静静的在蒲团上打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他,不时下山买米做饭。就这样老僧打坐了十多年。

  一天,老僧忽然睁开眼睛,对徒弟说:“你好好呆在这儿,我明天就走了。”徒弟不忍师父离去,牵着老僧的衣服大哭。老僧说:“你不要这样。”从袖中取出一幅画轴,上面画着老僧的形像,肖像上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都有,就是没有眉毛。老僧要徒弟珍藏师父的肖像,说:“我走后,经过十二年,你就下山找我,看见人就拿出画给他看。如果有人帮你为肖像画上眉毛,那人就是我。”老僧于是飘然而去。

  后来老僧的徒弟按照他的嘱托下山,走遍天下寻找师父,辗转云游十多年,却一直没有找到。后来徒弟走到北京讨饭,恰逢顺治帝到郊外狩猎。徒弟不知这是皇家队伍,想起师父的嘱咐,竟上前冒犯御驾,请求顺治帝看画。

  侍卫想逮捕老僧徒弟,顺治帝却制止了,要老僧徒弟不妨打开画轴让顺治帝过目。顺治帝一看,诧异的说:“这肖像怎么没画眉毛呢?”命令左右取画笔来,顺治帝亲手为肖像添上眉毛。老僧徒弟痛哭流涕,拜伏在地上喊师父,原原本本诉说老僧的嘱咐。顺治帝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前身就是峨嵋山老僧啊!

  相传顺治帝不久就抛弃帝位出走,与徒弟遁迹于普陀山深岩之中。康熙帝六下江南,目地之一就是探访顺治帝踪迹。

  下面再说一件我自己的经历。我在上初中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同学小孙,他小我一岁,后来我们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和知己,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豪侠义气之人。

  在高中我们也是同班同学,在那时我们都喜欢音乐,爱好唱歌,也经常在一起海阔天空,无话不谈。因为他家就住在学校附近,所以也经常约我到他家去玩。而且在当时我遇到的所有困难,他都会义无反顾、积极热情的帮助我解决,我们几乎每天都是形影不离,亲如兄弟。

  我们在工作之后的十几年间,也是经常见面,但是在2002年夏天他来见我一面之后就突然不辞而别,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大约在五、六年之后有同学跟我说,他因为各种原因,辞职又离婚之后去了河南郑州,我好不容易联系到他。后来在电话中他告诉我在四川成都又娶了妻、安了家,我一直对他的经历感到奇怪。

  在2012年夏天他从成都回老家,我们又重逢了,畅谈了大半天,了解了他的现状。他走了之后,我也知道了他和我的缘份:在三国时期,他曾经是我的部下和弟子,那一世我把自己终生的所学都毫无保留的传授与他,并对他委以重任,所以在今生他成为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和知己。

  那一世他的具体身份是谁呢?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下:在当时他就是xxxxx。这一世他又去了成都生活,也许就是为了去了结他那一世未曾了结的缘份吧。

  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