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修炼

  中月看完《迦叶一笑》最后的一句话,沉默许久,呆呆的盯着这卷秘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晓晓在一旁道:”真是没想到,你昨天还是一个状元郞,转眼间竟涉身武林,将要成为江湖中的一号人物啦。也许这就是你的命。“

  中月看看晓晓,道:”陆姑娘的意思是要我练此秘笈了?“

  晓晓道:”当然,而且你还是光明正大的练这秘笈,第一,这石盒中明确写着只渡有缘之人,那部《飞檐走壁》我二人都可以练成,飞出崖底,而至于这《迦叶一笑》却是与我无缘,第一只传男不传女,明确写着;第二我也不会易筋经;这两点,便是与我无缘。而这两二点却恰恰是给你准备的。“

  中月听着晓晓的话,觉得真的是这样,就像冥冥之中,就是为他安排的,每一条都说的那么具体,只有他最符合,而且他习成这《迦叶一笑》出去第一件事便是要救少林之难。

  中月把《飞檐走壁》递给晓晓,道:”你练这一卷,我练这一卷,等你练好这卷,你再教我。“

  晓晓接过《飞檐走壁》,向出走了几步,坐在一个高的石头之上,一步一步的看了起来,中月拿着这卷《迦叶一笑》来到刚刚那尊木佛前,将《迦叶一笑》放在佛像的手里,然后恭恭敬敬的三拜九叩,再将它拿下来,走到另一边,找一处高石头坐下,翻看起来。

  中月翻开《迦叶一笑》,他在读书时,就有涉略过佛家文化,他知道迦叶一笑的典故:相传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迦叶这一笑,是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中月想一想,而此秘笈起名为《迦叶一笑》定是大彻大悟之作,肯定是至高无上的功夫,而心境必是要在修炼易筋经之上,可以看参透一切方可化无物为无形,无形无我,方可成仁。

  中月一行一行的看着,每个人的姿势,似动非动,似静非静,他睁大双眼,定睛细看,仍然是又动又不动,一会儿他的眼睛就看花了。

  休息一会儿,中月又翻起来继续看,他先从头文字看起,先避开图,因为图比较醒目,刚打开时,一眼就会被图所吸引。这一次他克制自己不去看图。开头便是:习武者,习心。习心及静心,静心需定神,定神需定形,定形及定座。形于外,心于内,心静则万物可参,心乱则万物无序。

  看到这里,中月慢慢参悟,反复不断的吟咏,领会也是一遍深似一遍,过得一会,又继续看下一段,以此不断重复,每一句都滥熟于心,不断演练。前边文字乃是内功修炼,看完文字,中月静心默念一遍。又气沉丹田,感受自然,倾听滴水之声。过一会儿他缓缓睁开双眼,慢慢的翻开,看上面的图形,上面的人物是静的,每一个姿势都一动不动,一个一个的看,都看了一遍了,中月想着应该比划着看,效果更好一些。可他一动,图立刻跟着动起来。

  直至此时,中月才悟得,心动而物动,心静则物静。他静坐记下招数,然后再练习,待静的招数练完,再练动的招数。如此一来二去,他慢慢参悟,每一招一式都烂熟于心,然后又连接起来,一气呵成,内功心法也倒背如流。

  晓晓看得飞檐走壁时,很多的步法非常精妙,有的确实和自己原来的背道而驰,有的根本就不可能,她看了许久,从第一步开始,由于她身形矫健轻盈,很快就施展的如鱼得水,等她理解不了的地方,她只按照卷上所写一一做出来,效果却和她所想大不一样,这她才明白,大凡高深武功,表面上看是不可能,或者只有傻子才会这样做,其实这才是上乘之作。

  不过多时,她已经可以冲到崖边,还差一点,怎么也突破不了,不过可以抓住崖边的老树根,借力一纵身就上的去了。

  待中月回头找晓晓时,不见人影,他静心一听,只觉头上一股风自上而下直奔自己,中月瞬间移到一侧,他是用心感受,右手轻轻推,晓晓待还没有落地,只觉一股风从侧面而来,她将身体放轻,借掌式,将自己送出,在被掌推出之中,慢慢化解。两人一来二去,过了二十回合,招招之中,晓晓都感觉到了中月强劲的内力,和出其不意的招数,晓晓每一招,都被中月后发先至。

  晓晓自知中月手下留情,否则一招两式早已败了。晓晓收式,站住道:“练的不错,我现在可远远不是你的敌手了。”

  中月不好意思的一拱手,道:“陆姑娘见笑了。”

  中月定了定神,道:“陆姑娘这《飞檐走壁》也练的不错嘛。”

  晓晓有些惭愧,道:“不知怎么的,还只是差那么一点,才能飞出去,还好上边有一个老树根,我借着老树根才上得去。”

  中月道:“那也很好啊,我们只要能上得去就好。”

  晓晓道:“我天生愚顿,而且内功也没有你高,你学了之后,肯定可以把它发挥的很好。”

  中月谦虚道:“那可不一定。陆姑娘,你直接教给我吧,免得我浪费时间再重新参悟一番。”

  晓晓由于终于找到出去的方法,心中高兴,不禁开起玩笑道:“这能随便教吗?”

  中月从来没见晓晓开过玩笑,晓晓虽不严肃,但中月也不敢有何失礼。这一开玩笑,中月哪里反应得的过来,怔了一下,道:“哦,那我自己看吧,只不过劳烦姑娘多等我一会儿了。”

  晓晓心里笑说读书就是傻,认真和开玩笑都分不清,开口道:“跟你开玩笑呢,我来教你吧。”

  中月心里顿时高兴起来,但又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他强忍着不让脸上露出得意,开口道:“那劳烦陆姑娘。”

  晓晓婉嘴一笑,道:“我教你,你是不是要管我教一声师傅啊?”

  中月随即道:“哦,那我应该叫你什么师傅呢?”

  晓晓想了想道:“嗯,就叫我晓师傅吧。”

  中月道:“好,徒弟给晓师傅请安。”

  两人开了一阵玩笑,晓晓开始一句一句的说出来,说出一式,演式一式,但教一式,中月练的都要比她更自如一些,每一式的威力都远远大于晓晓展示的威力。果然,中月易筋经心法,可以助他练就任何一门时事半功倍,远超于同样习得武功的人。

  最后一式,大鹏展翅,这一式可以一飞冲天,凭练功者的内力,悟性而定,也正是这一招,晓晓用的不够,冲不出崖底的。可到中月练习的时候,不用这一招都可以冲出崖数丈之高,待施展这一招时,一直冲到崖顶上的山顶上。

  中月又冲下崖底,看着晓晓道:“我们走吧。”

  晓晓看着中月,道:“华公子真是天生练武的奇才,在这短短半天时间,竟练成了这旷世的武功。”

  说着,晓晓在前纵了几纵,再施展大鹏展翅,中月在后面,几纵之后,在晓晓还差一点就到崖顶的时候,他拉住晓晓胳膊一带,两人都到了地面上。

  两人看了看四周,这崖的北面是一座山,山峰陡峭,高不可攀。西面是下坡,原来这没洞在崖底看是洞中天,其实是山峰,只不过中间是空的,而这山峰旁边又是一座更高的山峰。两人站在边上看了看山上,刚好寺院一收眼底,林林落落,房间瓦舍,看不太清,只是因为有千年古树林立穿插在中间。两个人一前一后,一纵接着一纵,几个跳跃翻身到了寺院里,进得寺院,飞身上房,听屋内并无动静,进得屋内,房梁上也没有人埋伏。刚出屋门,只听后院一个道:“正心,你只要把它交出来,我就放了你,如若你不给我,可别怪我不顾同门之情了。”

  另一人道:“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两个都听得出来,这正是正心大师。

  中月心中窃喜,大师还活着,一切还来得及。

  两个人飞身上房,在房顶上暗暗观察,只见百十来个和尚歪歪斜斜的坐在院子里。说话的人正是正德。

  正德道:“正心大师,我每数三声,你如果不把易筋经交出来,我就杀你一个和尚。”

  正心大师双手合十,看起来全然无力,显然是软骨散的毒还没有解。只说了一句“阿弥陀佛”。

  正德道:“好,师兄,这是你逼我的。”

  正德吩咐左右,左右抓一个小和尚,按在地上,刀架在那小和尚脖子上,小和尚吓的哆哆嗦嗦,正德右手举着三个手指,道:“三。”

  三个手指变作两个,接着道:“二。”

  正德道:“师兄,我劝你,还是把东西交给我,这样免得见血,我们这寺院之中,最好不见血的好,这是罪过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