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寒山夜钟

  沈府的铁梨花表演吸引了附近很多人的注意,几个胆大的小朋友走到了铁梨花跟前近距离的观赏起来,可他们没注意的是铁梨花还在冒着火花,正准备再次喷放。

  说来也巧,在燃放前沈万三害怕沈荣受到伤害就把他喊到一旁,将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事项详细的给沈荣讲述了一遍,包括如何辨别烟花是否燃放完全,没有响的爆竹不能去捡等等。沈荣看到别的小朋友前来欣赏铁梨花,内心别提有多骄傲了,他高兴的走了过去,正想炫耀铁梨花的时候,忽然他看到铁梨花往外呼呼的冒起白烟,想起父亲教给自己的辨别方法他判断铁梨花还没有放完,他大喝一声“小心!”纵身将一名趴在铁梨花跟前的小朋友扑倒在地,就在这一瞬间,一道火苗拔地而起,铁梨花喷出了最后一束烟花。

  “荣儿!”“少爷!你没事吧!”看到此时此景所有人都吓坏了,所有人赶忙跑了过去将沈荣扶了起来,沈荣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呵呵一笑,“我没有事!刚才那个小朋友呢,他有没有事?”沈荣赶忙问道。

  这时两位下人将沈荣扑倒的小朋友扶了起来,只见他全身发抖,显然是被刚才的经历吓得不轻,“孩子没什么事吧?”沈夫人轻声抚慰道。

  小孩子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有什么事,沈荣走到他的身边,“这铁梨花很危险的,以后不能凑这么近。”沈荣说道。

  小孩子点点头,“谢谢你救了我。”

  “不客气,作为男子汉,这是应该做的。”沈荣笑道。

  听到沈荣的话众人哄然一笑,这时下人来报饭菜已经准备妥当,放烟花的环节就此结束了,进入到了年夜饭的阶段。

  不用说每家每户的年夜饭都是最丰盛的一顿,沈府也不例外,各种美味佳肴都出现在了沈府的餐桌上,众人吃的是不亦乐乎。而且年夜饭讲究的是团圆,管家沈文一家每年都会参与进沈府的年夜饭中来。

  “爹,娘,茂儿敬您们二老一杯,您俩为咱们沈府忙碌了一辈子,现在我和二弟都长大了,您们也该好好享福了。”沈茂举起酒杯敬道。

  沈万三哈哈一笑,“好,你们弟兄俩我很满意,这两年也不用出海通商了,你们俩也好好休息休息。”沈夫人也笑道:“什么时候给娘添个大胖孙子娘真的就可以享福了。”

  “娘!”莫妍两位儿媳听到这话有点不好意思瞬间害羞起来。

  “既然大哥给爹娘敬过酒了,我就敬文叔和文婶一杯酒吧。”沈旺举杯敬道,“文叔跟着我爹拼忙了一辈子,没有文叔咱们沈府也不会有现在这般景象,真的辛苦您了。”

  “旺少爷哪里话,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不是遇到老爷,我可能早就饿死了,即使没饿死,也不会有今天这般好日子可以享受。”沈文感叹道。

  “旺儿说得对,咱们沈府多亏了老文的付出。”沈万三说道,“我这人有点懒,这些琐碎的事我不愿参与,要不是老文将这些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咱们沈府早就乱套了。”

  “老爷哪里话!”沈文赶忙推谢道。

  “既然大哥、二哥都敬了,那我也敬一杯。”沈荣手拿酒杯站起身来,“我就敬小南吧,前几调皮,害的小南给我一起受罚挨打,我敬你一杯给你陪个不是。”

  “哈哈哈,好,都举杯吧,明天就是新元,所有事情都翻篇了。”沈万三笑道,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沈府的年宴结束了。

  “荣儿,醒醒,怎么睡着了?”沈夫人推了推身边的沈荣,沈荣睁开睡眼,“困死了!”沈荣抱怨道。

  “荣儿小心哦,你睡着了,年兽过来把你叼走了。”莫妍打趣道。

  “我不怕,我有爆竹!”沈荣得意道,说着在上衣口袋里掏出刚才藏好的爆竹,“我还盼着它来呢,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模样。”

  “荣儿这时娘亲手为你做的新衣服,怎么把爆竹装在衣服里。”沈夫人嗔怪道,“年兽早就被你放的爆竹吓跑了,不可能再来了。”

  “娘,我困,早上老早就被喊醒贴桃符去了都没睡好,现在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沈荣说道。

  “荣儿现在还不能睡,得等到子时寒山寺敲响新年第一钟的时候才能睡觉。”沈夫人说道。

  “娘,我困!”沈荣迷糊的说道。

  “娘讲个故事给你提提神好不好?”沈夫人说道。

  “好啊,好啊。”沈荣说道,沈南也将凳子搬到了沈荣旁边津津有味的听起了故事。

  “娘今天还是要给你讲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故事。之前娘给你讲过两位高僧因一位女孩出家来到了一座寺庙,今天我们的故事就是讲他俩在寺庙之后的发生的趣事。

  古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寺庙里也是这个情况,一般寺庙只有一个主持和尚当家,而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同在一所寺庙就衍生除了很多问题,两位高僧十分客气,而且很尊重对方,小和尚来问寒山:“师傅,今天念那本经啊?”寒山说:“先问拾得师傅?”小和尚又去问拾得师傅,拾得说:“还是得寒山师兄做主。”两人互相尊重可苦了下面的小和尚,凡事都要问两个师傅而且常常都得不到答案,小和尚对此有了意见,难免会嘀嘀咕咕的。小和尚的嘀咕传到了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耳里,两人就又商量起来,推来推去还是没有结果。

  正当两人为此事犯愁时,一位农妇出现在了他俩面前,“两位高僧不要犯愁了,我给你们出一妙计吧。你俩比比本事,谁的本事大说就当主持。”

  寒山、拾得一听果然是好主意,可是比较什么内容呢,两人又犯起了愁,这时老农妇指着庙前的大河又说道:“这条河上没有桥,两岸的村民只能靠坐船渡河,不方便还危险,你们两位各施法术,在河上变座桥出来,谁变得出来谁就本事大。”

  两人觉得农妇说的在理,而且做的也是善事,就比较起法术来,只见拾得将身上的袈裟脱了下来,往河上一抛,袈裟里面变成一座桥面,横亘在河的两岸,可是没有桥架的支撑,桥面摇摇欲坠,眼看就要倒塌了,寒山将手里的禅杖往河边一插,禅杖变成了一棵树,就桥面支撑起来,这座桥才稳当当的卧在了河面上。

  老农妇笑了笑,“看来还是寒山师傅本事大啊,就请寒山师傅做当家主持吧。”说完老农妇将手里的手帕往脚下一扔,变成了莲花,老农妇脚踩莲花飞到了空中,寒山、拾得抬头一看,原来是观世音菩萨,两人这才知道这时菩萨在点化他们。

  就这样寒山做了当家主持,这座寺庙也就改为寒山寺,而寒山高僧的禅杖使用枫树削成的,因此那座桥也就被称为枫桥。”

  “这就是我们姑苏寒山寺的传说由来。”沈夫人说道,“每年今天的子时,寒山寺都要敲响佛钟108下,以示旧年已过,新年到来,只有等到钟声响过,守岁才叫结束,我们才能睡觉。”沈夫人说道。

  “娘为什么要敲108下呢?敲一下多省事。”沈荣好奇的问道。

  “傻孩子这里面是有讲究的。”沈夫人笑道,“敲108下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一年有12个月,24节气,78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钟1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另一种含义是佛书中记载凡人一共有108种烦恼,敲钟108下,人们的烦恼就都消除了。”

  正在沈夫人讲着,远处隐约传来了钟的响声,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大。

  “铛!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