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愿天下儒修,人人会两袖青龙

  孟川来到顶楼,盘腿坐下。</p>

  打算闭目养神。</p>

  对付五奇鬼,还是耗费了不少精力。</p>

  张舒窈刚从诚友书铺买来妖魔图录。</p>

  一路上看得都是津津有味。</p>

  来到慕白楼中。</p>

  她仍然是一边走路一边埋头看书。</p>

  有人感到困惑,问道:“张师姐,您在看什么书呢?”</p>

  师姐?</p>

  闻声。</p>

  张舒窈皱了皱眉头,“你喊谁师姐呢?你是一剑门的人?”</p>

  “抱...抱歉...在下并不是一剑门的人。”</p>

  那名修士连忙作揖赔罪。</p>

  “叫师妹!我有那么老吗?”</p>

  张舒窈白了对方一眼。</p>

  “这我可不敢。”</p>

  他连忙摆手。</p>

  张舒窈摇了摇头,道:“武魁写的杂文,你要不要看看?”</p>

  话音刚落。</p>

  一楼内的修士全部聚集而来。</p>

  各自感到惊奇。</p>

  “这书叫妖魔图录?好大的口气啊,不愧是武魁。”</p>

  “此前武魁说他是小说家,我就很好奇,他写过什么小说了。”</p>

  “...”</p>

  越来越多的议论声,涌入张舒窈的耳朵里。</p>

  “你们要是想看,可以自己去买。”</p>

  “哪里有卖?”</p>

  “雨顺坊那边有个诚友书铺,里面就卖。”</p>

  ...</p>

  如此,一楼、二楼、三楼、直至顶楼。</p>

  上至六派掌门,下至各州散修,皆对孟川的著作感兴趣。</p>

  其中还包括着一些并未登楼的修士。</p>

  约有上百人,成群结队的前往诚友书铺。</p>

  陶谦忙坏了。</p>

  一旁路过的百姓们都感到不解。</p>

  这是什么情况?</p>

  为何这家书铺的生意这般火爆?</p>

  莫非是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书籍?</p>

  刺史大人不是说不能卖了吗?</p>

  怀揣着这种好奇心思。</p>

  附近的百姓,也开始前往诚友书铺去买杂文了。</p>

  经过他们一打听,才知道,那些年轻人们,都是来买一部叫做‘妖魔图录’的书。</p>

  这书一定很精彩。</p>

  当天。</p>

  《妖魔图录》一书所有存货,被销售一空。</p>

  八楼中。</p>

  有个秀水宗的男弟子问向袁秀清,“师姐,我听说他们都去买孟川所写的杂文去了,我们要不要买来一部瞧瞧?据说还是志异杂文呢。”</p>

  “嗯?买那东西作甚?岂不是白白便宜了那个孟川?”后者瞪了他一眼。</p>

  “师姐,您这就不懂了吧,咱这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p>

  他跪在对方身旁,笑着说道。</p>

  袁秀清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那你就去买一本来看看吧。”</p>

  “好嘞。”</p>

  他豁然起身。</p>

  实际上,他是对孟川写的鬼怪之事感兴趣。</p>

  毕竟,在一剑门葛疯子去打杀厉鬼的时候,对方可是将那邪祟的具体情况都说出来了。</p>

  这太令人感到惊讶了。</p>

  顶楼。</p>

  张真人和葛疯子都差人买来一本妖魔图录,正看的入神。</p>

  孟川则有些不知所措。</p>

  一时间,慕白楼内外所有修士,都在看自己所写的杂文。</p>

  突然有种难以言表的感觉涌上心头。</p>

  张舒窈嬉笑道:“书生,你这得感谢我,要不是我,他们可不会去看你的杂文。”</p>

  孟川笑着回应道:“那可真是多谢你了。”</p>

  “好说好说,只是你这部书里的故事,有些实在太凄惨了,比如那个辛家的故事,还有那个画皮鬼的故事,实在太悲苦了。”</p>

  说着说着,张舒窈居然有些黯然伤神。</p>

  孟川想了想,询问道:“你家境如何?”</p>

  张舒窈如实道:“还可以吧,在边境那边算是有点势力。”</p>

  “官宦之家?”</p>

  “算是吧。”</p>

  闻声,孟川苦笑道:“你家境很好,家中有权有势,自幼衣食无忧,即使步入修行界,以你的天赋,也很快就是门派内重点培养的剑道天才。</p>

  如果有时间,你可深入市井里巷,去真正了解一下民生疾苦,到时你就会发现,我所写的故事,不但不悲苦,反而还有些美化这个世道。”</p>

  “真有你的说的这么夸张?”张舒窈有些不信。</p>

  孟川继续说道:“邪祟对你来说,不过是剑下亡魂,或者干脆直接在你的剑下烟消云散。但是...对于那些普通百姓呢?他们如何抵抗邪祟?普天之下,每年死于非命的百姓,可不计其数,这还只是这个世道一个小小的缩影而已。”</p>

  张舒窈好像是懂了。</p>

  她木讷的点了点头。</p>

  孟川又道:“认真的去看看这个世道吧,你一定会有所收获。”</p>

  “什么收获?”张舒窈好奇道。</p>

  “不可说啊。”</p>

  孟川摇头晃脑,故作神秘。</p>

  但是,他的一番话,已经在张舒窈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p>

  师父说,我剑道在最近几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我入世不深,难以悟道。</p>

  他今日对我说,让我去看看这个世道,没准会有收获。</p>

  这两者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p>

  但是他是如何懂这么多的?</p>

  他写的杂文,还是那般的让人流连忘返。</p>

  其中还写了很多有关克制邪祟的事情。</p>

  他还被神图认主...</p>

  成为李剑仙的嫡传弟子。</p>

  还有那神乎其神的剑招...</p>

  想到这里。</p>

  张舒窈突然瞪大了双眼,看向孟川,在心中喃喃道:“莫非...他其实早已证道?只是儒修境界与我们武夫境界不太相同,所以他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将境界提升上去?”</p>

  </p>

  要真是这样的话。</p>

  那一切就说得通了。</p>

  眼前的这个书生,不简单啊。</p>

  ...</p>

  翌日清晨。</p>

  张真人与孟川离开慕白楼,来到一处青山顶上。</p>

  大好河山,尽收眼底。</p>

  前者说道:“你可知,我为何不选择在慕白楼向你讲法?”</p>

  “是因为慕白楼有些吵闹?”孟川试探性询问道。</p>

  张真人点了点头,“没错,那是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想看看你施展两袖青龙,能到什么程度。”</p>

  闻声,孟川心中惊骇,“您已经知道,我得到李剑仙传承了?”</p>

  张真人抚须笑道:“这有何难猜?毕竟,我可是亲眼目睹过,李剑仙施展出这一招的浩瀚场景。而且,当初李剑仙飞升之时,还曾说社稷图认主一事,你既然成为他的弟子,那我就不信,以他护犊子的性格,不会传你个一招半式。”</p>

  他亲眼看到孟川用一袖青蛇对敌。</p>

  由此猜到。</p>

  那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两袖青龙了。</p>

  毕竟,剑意几乎一模一样。</p>

  除此之外,别无其它可能。</p>

  孟川作揖道:“晚辈确实是会,在神图认主之时所得。”</p>

  “这是属于你的造化,今日,我便助你快速领悟两袖青龙这一绝技。”张真人道。</p>

  “您也会两袖青龙?”</p>

  “老头子我可不会。”</p>

  “那您如何助我快速领悟此剑招真谛?”</p>

  孟川现在难就难到这里。</p>

  虽然自己已经会了两袖青龙。</p>

  但是还很难做到熟能生巧的地步。</p>

  只是能勉强使出而已。</p>

  若是有人能助自己快速领悟。</p>

  那么可谓事半功倍、如虎添翼。</p>

  张真人怅然道:“大道三千,天下术法,皆是殊途同归。虽然老头子我并不会两袖青龙,但是助你领悟其精髓,倒也不难。但是在此之前,老头子我要向你说件事情。”</p>

  “什么事?”</p>

  “一件有关李剑仙的事情。”</p>

  顿了顿。</p>

  张真人继续说道:“你可知,这两袖青龙,只有儒修才可修炼,是因为什么缘故?”</p>

  孟川摇头道:“这个晚辈还真不知。”</p>

  张真人缓缓说道:“那是因为,在李慕白之前,儒道无剑修,他为了让儒道出现越来越多的浩然剑修,于是便创下此法。其目的,就是想着有朝一日,天下儒修,人人皆可会使两袖青龙,使儒修多一条通天大道。”</p>

  孟川一阵恍惚。</p>

  原来如此。</p>

  想来这应该就是儒者佩剑之兴了。</p>

  李慕白之前。</p>

  儒修道路极少。</p>

  只有通过自己的道,去不停积攒浩然气。</p>

  比如。</p>

  书画、著书、诗词等。</p>

  但是李慕白飞升之后。</p>

  让天下儒修多了剑修这一条路可以走。</p>

  让诸多儒修逐渐不用藏气于身了。</p>

  也可以像武夫与炼气士那样,在前期也能纵横江湖了。</p>

  所谓让天下儒修人人皆会两袖青龙,并不是说李剑仙要教导大家此剑招。</p>

  而是他开创了一个全新剑道,被天地所承认,能让后来人发现这条道路,并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行。</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