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想要去帝都

  江老四走了,回了生他养他的帝都,他从来不属于这座小城,甚至不属于淮南道。

  雨下的愈发大了,老道士撑着油纸伞立在雨中,一直看着小舟消失在地平线上,长久没有言语。

  “生在帝都精致鸟笼里的鸟儿,虽然一出生便被天下人所羡慕,但谁知道鸟儿愿不愿意在笼子里面过一生?”老道士长叹了一口气,攥紧了口袋里的那剩下的两枚铜钱,小声嘀咕道:“老江啊,我等你回来,你小子还得回来把铜钱还我呢。”

  “什么!江先生走了?回帝都去了?”秦姨卧在美人榻上,惊讶地坐了起来,自问道:“江先生怎么这个时候回去?先生向来喜好自由,怎么会做出这种自缚的事情来?怎么会……”

  那名婢女茫然的摇了摇头,也表示着不解。

  学堂内的赵先生正讲解着大秦史学,在众人的注目中忽然停了下来,像是有什么所感一般朝着门外的雨幕深深地鞠了一躬。

  “学生在这等着老师回来。”他低声道。

  ……

  不久便下了课,下午的雨下的很大,众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家属前来迎接,阿晓隐隐约约觉得发生了什么,呆呆坐在桌上,看着门外前来的家属与学生一一消失在雨幕里。

  “阿晓,怎么了?”苏颉见他有些出神,摸了摸他的额头,疑惑道:“这也没有感染风寒,你这怎么像是失了魂般?”

  “莫非是前几天被品香阁那几个姐姐勾走了魂?”他揶揄道。

  阿晓晃了晃有些难受的脑袋,小声说了一句:“我不知道,他把头钻到两侧的袖子中,瓮声瓮气道。”

  窗外的雨下的越发大了,阿晓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是失去了什么一样。忽然他想到了某个不靠谱的家伙,有时候它虽然不靠谱,不过也从来没有骗过自己。

  阿晓沉入心神,问道:“岁寒,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我心里好像空落落的,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直觉还挺敏锐,是江立行那家伙回帝都啦!我也拦不住他,之前劝了他许多次了,这家伙就像是个倔驴,根本不搭理你的。”岁寒见他这番失魂落魄的样子,也就把实情说了出来。

  “帝都?江叔叔去京城了?他回京城干嘛?”

  “他本就是帝都的人,出来十年了,比你爷爷来这都久。”岁寒唏嘘了一番,感慨说道:“他哪里像是个儒道大修士呢?分明就是个贩西瓜的倔驴。”

  ……

  小院子内。

  老道士正在做着晚饭,阿晓像往常一样跑到一旁帮忙上灶添柴,灶子里的火照耀着孩子的脸庞,令人感受到旭日初阳般的温暖,孩子看着灶里跳跃的火苗,一时不由得痴了。

  “阿晓!添柴啦!想什么呢你,火都快灭了!”

  “啊……”阿晓手忙脚乱地往里面添了许多柴,连有些湿的木柴都添了进去,湿柴火遇到高温,水分蒸发刹那间放出许多烟雾,呛得老道士直咳嗽。

  “阿晓,你干什么呢!”

  “啊……”阿晓有些手足无措。

  “唉,算了,还是我来添柴吧。”老道士无奈道。

  阿晓有些羞愧地站了起来,抓住老道士的衣袖,认真地问道:“爷爷,我们这里是不是很穷,很破烂,没有人愿意到我们这儿。”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老道士有些意外。

  “爷爷,我听说帝都的城墙高耸入云,两侧的城墙延展不到边际,里面的建筑都是很贵的木头建造的,而且里面的姐姐都生的极为漂亮,全天下最稀有珍奇的货物在那里都有卖,那里肯定很好,如果不好的话,江叔叔怎么会不愿意到我们这里,而是回帝都了?”

  老道士坐在那里好一会,连灶里的菜都烧焦了都没有注意到,最后摸着阿晓的头才说道:“你江叔叔只是回家了,帝都是他的家,也许他回家住够了就会回来,要是他不回来,你长大了自己去找他不也行吗?”

  “那好!爷爷,那我们到时候一起去!一起去江叔叔家里吃饭!”阿晓兴奋地说道。

  老道士开怀大笑,特意吓他道:“我记得帝都的人可都是极为厉害,路途也是很遥远,你这点修为说不定在去帝都的路上就被什么匪寇和精怪打死或者捉去炼药了。”

  “那我就要变成最厉害的修士,到时候像是柳先生故事里的那样,带着爷爷一路飞到帝都,看哪个人敢拦我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