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建造凤尾城 上

  整个昌平府一府六县,共计一千八百万人口,皆为平安县侯治下子民。其中平安县六百万人口更是基础和核心。因而现在的昌平府实际上有两个中心,一个是府城,一个是平安县城。

  昌平府全部的军事力量有:城卫军六万人,平均战力乙等下;凤尾商会护卫团一万五千人,平均战力乙等上;凤尾商会特战队一千人,平均战力甲等中,特战队运输队二千人,平均战力乙等上。合计军事力量共七万八千人,占总人口的千分之四左右。

  另外,在昌平府城旁,宁平县境内,驻扎有镇东军十万人,领军中郎将魏显武。临江县县境内长期驻扎楚国镇东军一部五万人,领军中郎将雄镇江。这两支军队主要的军事任务为防范对江的赵国,不受平安县侯节制。

  整个昌平府军事力量严重不足,达不成制衡镇北军的目标,扩军是必然的选择。整个军事力量需要扩充至三十六万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以凤尾商会的实力和整个昌平府的经济水平,目前足以支撑。并且这三十六万人的编制,军部已经认可,每年会有基础的军费发放。

  城卫军系统需要扩充至十万人,各县城城卫军,除平原县外保持五千人的编制不变。为了避免出现各自为战的状况,将各县城卫军需进行了整合,统一接受府城城卫军的统率和命令,各县县尉不再兼任县城卫军统领,由府城城卫军派遣统领。

  府城城卫军扩充至七万五千人。并且战力需要提高到乙等上。

  凤尾护卫团变更为平安护卫军,作为机动性更强的作战部队,将会扩军至二十万人,并且战力需要提高至甲等。

  凤尾商会特战队变更为平安特战团,主战部队扩军到四千人,运输后勤大队扩军至六千人。

  还有五万人的名额,陈子陵计划开始组建平安青年近卫军,从平安县学毕业学子和凤尾商会员工子弟中挑选兵源,从少年时开始培养,逐步打造成为一只战力甲等上的强军。

  兵员的招募和统兵将领的选拔是比较大的难题。如何解决?陈子陵和父亲陈少华考虑了很久,做出了决策。

  平安特战团现有人员架构不变,升任万大江为特战团统领,江一郎为副统领,下辖四个主战大队,每个大队辖十个百人小队,运输后勤大队升为运输后勤营,升任耿守澄为特战团副统领兼任运输后勤营统领,下辖三个运输后勤大队。

  特战团需要招募主战军士三千人,皆为武师修为,年龄要求在四十岁以下。后勤运输营需要招募军士四千人,修为在高级武士以上,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

  为了保证招募兵源目标的顺利达成,陈子陵给出了优厚条件:俸禄为军方一倍半,以及提供一套两层楼带院子的屋舍安置家属。同时,整个平安特战团成员皆给予正式军方身份,统领职衔为军方中郎将。将由平安县侯向军部申报,并由军部下达正式文书。

  整个招募由凤尾商会在各地的分会进行宣传和运作。所有招募的特战队员由总教官魏文军进行培训、考核和评定,合格者留下,不合格者调往平安护卫军或昌平府城卫军。

  平安护卫军同样具备军方正式身份,护卫军统领职衔为于军方中郎将。整个护卫军将设二十校,每校一万人,由校尉统领。校下设三曲,每曲三千人,由军侯统领。曲下设三营,每营一千人,由营尉统领,整个编制和职衔与镇北军等同。

  方平、陈勇、陈威直接升任校尉,统军一万人。原箭术营营尉齐骁、平字校甲子营营尉铁文山、勇字校甲子营营尉侯守正等九名营尉升任为比校尉,暂时署理校尉职权。箭术营升级为箭术校,作为整个护卫军的远程支援部队。

  还有八名校尉的空缺,陈少华和陈子陵商量后,给了魏家四个名额,楚家四个名额。魏家的名额由魏行武回家族挑选,魏家为军武世家,挑选四名校尉应该很轻松。

  升任魏行武为平安护卫军副统领,职衔为中郎将,军部下文正式确认。掌控二十万军队是魏行武目前能力所不具备的,他还需要磨练和沉淀。

  至于平安护卫军正统领的空缺,陈少华给了楚家。让楚家真正感受到了陈少华父子的诚意。楚中元这一系在平安侯整个权力系统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两个位置:昌平知府和护卫军统领。楚中元当天携楚怀文拜见了陈少华,表达了忠心,并当场盟誓:从今往后,楚中元这一系将以整个平安侯的利益为首要利益,家族利益放到第二位。

  楚家推荐了楚怀文的亲弟楚怀武,原屠虎军城中郎将,出任平安护卫军统领。陈少华认可,并向军部申报,下达正式任命文书。

  平安县城城卫军五千人并入平安护卫军。平安护卫军需要招募军士和中下层将领共计十八万人。楚家大力配合凤尾商会的宣传和运营,兵员的招募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在招募军士的同时,陈子陵和陈少华考虑到二十名新任校尉的能力和素质,决定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提升。于是向文王救援,文王派遣了一名退隐的老将过来,专门负责此事。这位老将名为昭武通,乃是皇室中人,虽年近七旬,但仍然老当益壮,是皇室中央军团荣休隐退的将军。

  扩军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虽然镇北军团表达了不满,并设置了重重障碍,但是这二十万人的平安护卫军,相对于镇北军团二百五十万人的规模来说,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故镇北军团不满的程度并不剧烈,设置的障碍并非难以逾越。

  平安县侯陈少华在文王和楚家的大力支持之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扩军进展得十分迅速。

  对于整个军事力量的战力提升,将会通过演练和实战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的实战计划将由陈子陵配合昭老将军制定。

  令人高度戒备的兽潮没有如期来临,原本三年前就应该来临的兽潮,又过了三年,还是没有到来。就像一大片悬浮在天空中的乌云,成为笼罩在众人心头的巨大阴影,心中时常惶恐,却不知道何时将会降临。

  陈子陵心中同样十分忧虑,他加大了对十万大山中妖兽的探查,然而一直也没有发现妖兽有大规模集结的迹象。为此他还特地跑了一趟白羊和玉兔两族的领地,面见了玉兔老祖和白羊老祖。

  得到的信息反馈是,负责发动兽潮的七大妖王:飞天白虎、神猿天王、九尾天狐、啸月天狼、厚土狮皇、紫金玉雕、青衣龙蛟,据说仍在闭关之中,已经数年未曾现身,耽搁了。

  但是,估计快则两年,慢则七年,兽潮肯定会被七大妖王发动。妖兽数量已经极为膨胀了,再不清理,会影响十万大山的自然环境和修炼资源的良性循环。进攻人族是最好的清理低妖兽的方式。

  在妖兽集结之时,白羊一族和玉兔一族定会提前传递消息。

  陈子陵顿然升起“时光如梭,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扩军可以按照计划,逐步开始进行,但是凤尾城的建造必须要马上开始了。这是整个昌平府防御兽潮的基础保障。

  其实,凤尾城的建造,基础条件早已具备。牛金已经完成了整个建城的堪探工作和规划工作,建城的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也储备得极为充足。只是因为陈少华一直没有取得开府建牙的资格,凤尾城的建造不便大张旗鼓地进行。

  如今所有的条件都已具备,于是陈子陵启动了建造凤尾城的方案。

  在整个建城规划中,将沿十万大山二环的绝壁向南延伸,五十里而至凤尾村,再向平安县城方向延伸百里,将会建造一座长一百五十里,宽十里的巨大城池。

  整个工程极为浩大,重点工程有三处,第一处为长达一百五十里、高有十丈的坚固城墙;其二为从凤尾村到平安县城长达百里、宽为二十丈的平安大道;其三为沿渡月湖而建,连通平安县、平湖县和临江县的湖滨大道,这条湖滨大道长约千里,宽达二丈,想要建成需要花费的资源巨大无比,时间上更是极为漫长。

  第一处重点工程城墙的建造,计划以青石为建造材料,在青石上涂满琼脂树汁,然后铭刻一阶土属性符文“固形”,从而可以有效抵挡和防御部分中阶和所有低阶的妖兽。

  青石材料从十万大山的一环中获取,已经累计开采和储存了一百万块长宽高皆为五尺的青石。整个城墙计划使用青石一百五十万块。不足的部分将在建造过程中继续开采。

  至于琼脂树汁,对于已经成长为方圆几十里,十余万棵琼脂树的琼脂树林来说,供应完全没有问题。

  现在面临的唯一难题是这十丈高的城墙,青石如何堆积而成,如何把长宽高皆为五尺的青石运送到十丈高处,凭借人力,可能性不大。

  于是陈子陵召集高级工匠进行商讨,并研制出了“铭文脚手架”。铭文脚手架可以移动和固定,在脚手架的第一层设置了两条运输臂,可以自行抓取青石,并运送到所需的高度,运输臂可以前后左右按照需要被控制移动。

  铭文脚手架使用铜木树干为材料,铭刻二阶土属性“重形”和变种木属性符文“扶风”。陈子陵召集工匠和铭文学徒十万人半个月内制作了一万具“铭文脚手架”。

  城墙建造顺利开始。整个建造动用工匠和铭文学徒二十万人,铭文师五百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