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殖民地

  对于李悦的做法,高思继等人不是十分理解,但是对于获取大量的财富,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毕竟这些人不是汉人、更不是胡人,管他们的死活呢。

  “侯爷,你没有别的要求了吧。如果就这些的话,我向陛下和百官们通禀一声,大家也好商量商量啊。”

  李悦腾地站了起来,同时大声喝道。

  “谁告诉你就这些了,我还没说完呢。再说了,现在就是通知你们,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商量、商量个屁。”

  菅原道真忍受着喝骂和侮辱,把李悦的意思向醍醐等人转述过去,现场顿时沸腾起来。

  “李悦这是打算要逼死咱们啊,但凡有骨气的倭人,咱们现在就和他们拼了。”

  嘴里虽然如此叫嚣,可是任谁都知道,别说是手边没有武器,即便是有、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也不是对面那些铁甲军的对手啊。

  醍醐知道,贵族们是彻底完了、倭国也完了,看李悦的架势、这笔赔偿是少不了的,而且对方根本没打算给倭国翻身的机会。

  “菅原先生,同意李候的条件,银子的事咱们慢慢凑,能赔多少算多少吧,再怎么说也算是保住一条性命啊。”

  所有倭人都明白,以双方的实力来说,倭国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眼下只能是先稳住对方,然后再从长计议了。

  看着醍醐痛苦的点了点头,李悦心中大定,有这些皇室、贵族,可以更好的稳定倭人百姓,虽说免不了被对方仇视,不过潜移默化中,让倭人的地位慢慢变得平等,或许可以改变百姓们对扶余府的看法。

  “既然你们没有意见,那我就继续说了。”

  李悦嚣张的表情,让所有倭人恨之入骨,不过却也无可奈何,如今倭国就是案板上的肉,随意人你们陛下亲自署名盖印画押,我还得吩咐石匠赶快雕刻呢。”

  汉城外的小山上,当初李悦的题字已然初成,任谁从那里经过,都会看到小山的字迹,即便是子孙败祸了江山,史书上也会流下记载。

  再者说了,如今半岛上已经推行汉字、汉话,等以后会向半岛输入人口,将其彻底的汉化,看以后谁还敢说,某某事物是半岛起源的。

  悲凉的情绪弥漫在倭人之中,事情已经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而且倭国也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有了之前品尝金汁的经历,倭人的底限已经是落到的低点,对于这样的侮辱似乎也有些麻木了,只是忧愁自己以后的日子,想要继续醉生梦死是不可能了,或许真的是需要金汁才能度日了。

  不仅如此,由醍醐亲自手书的诏书,足足写了几十份,并且盖上了象征身份的大印,被扶余府的兵士们,从水陆、陆路向各地分发。

  这样做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倭人都知道,这些可是由他们的陛下和贵族们亲口同意、亲自承认的,将矛盾尽量转化到倭国的内部。

  对李悦来说,今年是忙碌的一年,相对来说汉州比较平稳,百姓们丰衣足食,虽说利用耕地种植了棉花,不过因为有从倭国运来的粮食支持,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怨言。

  只是零星的还有一些新罗的贵族,不满意目前的状态,时不时会跳出来捣下乱而已。

  不过随着这些势力被一一打击,同时斩首示众,半岛正在慢慢趋于彻底稳定。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只要是能吃饱、穿暖,孩子有书读,其他的根本不太重要了。

  经历了几个月的扶余府统治,百姓们大多都很知足,甚至知道那些顽固贵族的藏身之地,还会主动的向官府报告。

  棉花的长势看样子也不错,随着今年获得更多的种子,明年的种植范围会更加的扩大,用不了几年的工夫,至少是扶余府的百姓会有真正的棉衣穿。

  大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回扶余,辽河平原上如火如荼的建设着,早在开春的时候,大量的农田已经被开垦出来。

  经过半年的劳作和甄别,之前新罗的俘虏、大多已经变成了扶余府的百姓,至于那些心怀叵测之辈,早已经化成了一堆枯骨。

  只要从中原迁来大量的百姓,经历几代的繁衍,加上长期的汉化教育,多少年之后,有几人又能知道,自己真正的祖先是新罗人、还是汉人了。

  倭国是彻底的完了,对于扶余府的支援,让他们简直倒退了上百年,直接回到了过去的奴隶时代。

  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整个倭国都是奴隶,至于以后会变成什么身份,就看他们对扶余府、对唐国的态度了。

  错,随着今年获得更多的种子,明年的种植范围会更加的扩大,用不了几年的工夫,至少是扶余府的百姓会有真正的棉衣穿。

  大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回扶余,辽河平原上如火如荼的建设着,早在开春的时候,大量的农田已经被开垦出来。

  经过半年的劳作和甄别,之前新罗的俘虏、大多已经变成了扶余府的百姓,至于那些心怀叵测之辈,早已经化成了一堆枯骨。

  只要从中原迁来大量的百姓,经历几代的繁衍,加上长期的汉化教育,多少年之后,有几人又能知道,自己真正的祖先是新罗人、还是汉人了。

  倭国是彻底的完了,对于扶余府的支援,让他们简直倒退了上百年,直接回到了过去的奴隶时代。

  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整个倭国都是奴隶,至于以后会变成什么身份,就看他们对扶余府、对唐国的态度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