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出了人命

  惜哥儿一走,身后的丫鬟都跟着过去伺候了。</p>

  宁王和阿宝对视一眼,两人皆是一脸的笑意。</p>

  “惜哥儿和你一样,喜欢吃甜的东西,而且嘴馋得不得了,你小时候是不是也这个样子?”</p>

  宁王挑眉,不肯承认。</p>

  阿宝看宁王这个样子,也不拆穿他。</p>

  但宁王看阿宝不相信,倒拉着她执意要解释。</p>

  “我自小在宫中长大,一举一动都有严苛的规矩,哪里能由得了自己任性?”</p>

  阿宝想着也是,宫里的规矩大些,平时说话都要轻声细气,就怕惊扰了贵人。</p>

  宁王当初虽然是皇子,但正因为是皇子,一举一动备受关注,才更没机会放肆,况且,宁王的喜好,向来不会表露于人前。</p>

  “这倒也是,说来我们惜哥儿是一个有福的孩子呢!”</p>

  王府里不是没有规矩,只是阿宝想着惜哥儿年纪还这么小,让他好好轻松几年,不要剥夺了他的童年。</p>

  宁王原先不大乐意,后来还是被阿宝缠的没办法了才松口,虽然接受了阿宝的意见,同时也提了一个要求。</p>

  以后在惜哥儿的教育上面,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阿宝都不能插手。</p>

  阿宝是宠爱惜哥儿,但是却也不想养一个纨绔子弟出来。</p>

  她只是想惜哥儿在这几年过得开心一点,至于长大以后的教育问题,宁王都已经接过手了,阿宝又怎么可能会随意插手?</p>

  她再宠爱孩子,也知道在教孩子的时候不能出现两种声音。</p>

  否则的话,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而且时间久了会让大人在孩子面前没了威信。</p>

  小年这一天,李惠兰登门拜访。</p>

  阿宝听到李惠兰来了的消息时,正和三个孩子在暖阁里玩闹。</p>

  她先是愣了会神,然后才传话下去,让人将李惠兰直接请来暖阁里。</p>

  “大嫂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阿宝见面,直白的询问。</p>

  她不是不欢迎李惠兰登门,只是今天是小年,家里也会热闹一下,李惠兰如果没事的话,不会今天登门,而且选择在上午。</p>

  “就是来看看你们。”李惠兰言不由衷的回应。</p>

  说完,对着三个孩子说:“来大舅母这里,大舅母给你们带了桂花糕。”</p>

  她在街上买了些桂花糕带来,这会儿打开让三个孩子吃。</p>

  说是给三个孩子吃,其实也就惜哥儿一个人能吃。</p>

  小龙小凤这会儿还由奶娘抱着,哪里吃得了这些东西。</p>

  惜哥儿虽然还没有去前院跟着宁王开始上课学习,但是阿宝带着他也不至于连规矩都不教。</p>

  惜哥儿本质上是一个懂事礼貌的孩子,他先是朝着李惠兰道了谢,才将一双期盼的眼睛望着阿宝。</p>

  这如果是其他人拿来的东西,阿宝肯定就不会让惜哥儿吃,但拿桂花糕来的人是李惠兰,阿宝就没说什么。</p>

  出于对家人的信任,阿宝让下人带着惜哥儿去一边吃桂花糕。</p>

  小龙小凤也由奶娘抱了下去。</p>

  房间一下只剩她们姑嫂两人。</p>

  阿宝脸色有些凝重的问:“大嫂,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吗?”</p>

  李惠兰的脸色不大好,刚才看见阿宝以及三个孩子,也只是勉强的笑了笑。李惠兰因着出身的原因,在他们家里属于规矩比较足的那一种,鲜少会这样。</p>

  所以阿宝一见李惠兰便知道她这一次登门是有要事要说,否则的话,不会是这样,也不会挑这个时间上门。</p>

  李惠兰上门,本就是来和阿宝说事,让她拿主意的,这会儿旁边没有人了,她便赶紧将事情说了出来。</p>

  “我们还好,没什么事!你大哥当差也顺利,是老家那里出了些事,昨天我们收到家里的来信了。”</p>

  “出了什么事?”</p>

  一听是老家的事情,阿宝神情都淡了下来。</p>

  老家里她关心的人不少,但能够让她牵挂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是不省心的,所以她并不担心她牵挂的人出了什么事。</p>

  反倒有几个让她厌恶的人,容易招惹祸事。</p>

  李惠兰见阿宝的脸色一下变了,忙说:“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你大哥已经做了决定,只是这事他觉得要告诉你一声,便让我来说了。”</p>

  阿宝矜持的应了声,等着李惠兰的下文。</p>

  李惠兰有点愤恨的说:“三弟在家里借着你的威名横行乡里,平日一些小奸小恶都不说了,这一次竟然和别人抢女人,而害了人家的性命。”</p>

  阿宝倒吸了一口气。</p>

  她有些被惊到了。</p>

  “宋子文怎么敢?爷爷在家里管不住他吗?”</p>

  阿宝一直以为,家里有宋有保看着,应该出不了什么乱,但没有想到,他第一次听到老家传来的坏消息就牵扯出了人命。</p>

  “管,爷爷怎么不管!但是也要三弟肯听才行,这一次出事后,爷爷直接将宋子文逐出了家门。”</p>

  李惠兰说完,神色有点复杂的说:“爷爷把宋子文逐出了家门不说,还在族里除了名。”</p>

  族里除名是大事,就是一向不搭理三房这两兄弟的阿宝听到了,都免不得惊了一下。</p>

  “可是光除名了也没什么用,这会儿三弟还收押在衙门,他嚷嚷着是你兄弟,县令不敢动他,这事就一直拖着,他们写住来时,这事就已经有一个月了,再加上这次来信在路上所用的时间,怕都两个月前的事情了。”</p>

  “垃圾!谁给他的脸,竟然敢打着我的名讳招摇撞骗!”阿宝气坏了。</p>

  想到宋子文借着她的光在老家鱼肉乡里,她就恶心到不行。</p>

  她日子好了,不在乎让家里人沾些光,但是像宋子文这样的就不行。</p>

  想她辛辛苦苦在魏郡创下的好名声,就因为宋子文这个人渣全部都毁了,阿宝差点生生呕出一口气。</p>

  “你大哥昨天收到信的时候,也气坏了!他今天要上衙门来不了,让我来和你说一声,他的意思是由他回一封信,直接写给县令,严办此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事后由县令放出风声,就说这是你的意思,如此也能替你搏回大义灭亲的好名声。”</p>

  阿宝想也没想的同意了。</p>

  她才不会为了宋子文自毁名声。</p>

  李惠兰知道阿宝和宋子文宋子武兄弟两人没感情,所以见她回答得这么痛快,也没有任何的不适。</p>

  “你大哥说你现在的身份,名声好坏不光关系到你,还关系到宁王,左右我们家帮不上你什么,但也不能让家里给你拖了后腿,这一次的事情,是他下的决定,爷爷那里他会去信说明,以后三叔三婶有怨,他也会受着,和你没关系。”</p>

  阿宝抿了抿嘴。</p>

  宋有保能大义凛然的将宋子文逐出家族,就已经是他能够做到的全部了。</p>

  宋子文到底是他的亲孙子,他不可能直接推他入火坑。</p>

  这一次宋子谦写信回去,家中必然会掀起惊天巨浪。</p>

  且家里写信过来,肯定不会为了告诉他们这件事情,而是宋子文在牢里关了一个月了,因为她的原因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也不能够无止境的待在牢里,家里约莫还是想她露露口风,把宋子文捞出来。</p>

  至于信是谁写来的,阿宝不用想也知道是三房两口子。</p>

  只是宋有保两口子也没有拦着,说到底孙子的命还是命,他们再理智,在情感上还是希望能留下宋子文一条性命。</p>

  所以这件事情,他们没有阻拦,而是选择了漠视。</p>

  “不用如此,大哥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你让大哥不用一个人抗!以后家里人如果责怪的话,就让他们来找我,三伯和三娘如果有恨的话,也对着我来就好了,反正我也没在怕!”</p>

  李惠兰看阿宝这样子,也替宋子谦高兴。</p>

  这兄妹两人都不自私,都想保护对方,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p>

  “你大哥让你心里有数就好,家里的事情就不要掺和了,你毕竟是出嫁女,而且嫁的又是皇室,别到时候带累了名声,光脚不怕穿鞋的,三婶这人有些拎不清,到时候指不定闹出什么事。”</p>

  阿宝轻蔑的撇撇嘴,并不认同李惠兰的话。</p>

  “三娘怕死得很,况且,她除了宋子文这个儿子,还有宋子武那个儿子,她不敢豁出去闹,她要敢闹的话,我能搞死宋子文就能搞死宋子武!”</p>

  阿宝这话说得狠毒。</p>

  李惠兰听了也没觉得不好。</p>

  在她看来,她们才是一个方阵的。</p>

  三房尽会扯后腿。</p>

  虽说宋子文鱼肉乡亲是借着阿宝的名讳,但是这种事情怎么说得清。</p>

  以后宋子谦升官了,遇上政敌用这一点攻击他,他是百口莫辩。</p>

  想到宋子谦每日在官场上兢兢业业,回到家里也一刻都不能放松,而家里的人还在扯他的后腿,李惠兰就气得不行,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直接飞回宋家村,对着宋子文破口大骂才好。</p>

  所以李惠兰很认同宋子谦的决定。</p>

  都不是孩童了,就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p>

  宋子文的性命是命,难道被他害死的人就不是爹生娘养的人吗?</p>

  姑嫂两人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分歧,李惠兰便不用再赘言,又加上今天是小年,她没再多留,就匆忙回去了。</p>

  (=)</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