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燕风议事

  相国府,小阁中。</p>

  森寒的杀气漫卷开来。</p>

  勃然大怒的董卓三尺寒锋,直指燕风,只要燕风一有异动,董卓自信随时便可要了燕风的性命。</p>

  而怒发冲冠的燕风,距离董卓只有咫尺之遥,凭借他的武功自己是绝对有信心,躲开董卓的一击,然后将他制服,要挟为人质。只要出了洛阳,不,是渡过了黄河,那么燕风便不用再用顾忌董卓。</p>

  剑拔弩张,关键似乎只在一刻之间。</p>

  …</p>

  倏忽间,燕风身子动了。</p>

  只见,他绷紧的身子刹那间,松弛下来。全身积起的气势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似乎是放弃了,似乎是妥协了。</p>

  “好,很好,哈哈…”董卓大笑着将长剑归入鞘中。神情得意之极。</p>

  ……</p>

  潼关,</p>

  “什么?你是张辽的人?”徐晃看着跪在地上的被绑的结实的探子惊讶的说道。</p>

  “是的,小的确实是张将军的人。是被张辽将军派往函谷关见燕将军的”探子肯定道。</p>

  徐晃有些怀疑的看着眼前的探子道,“你有何凭证?”</p>

  “凭证?将军小的确实是张辽将军的探子啊,小的是在南阳的时候参加的张将军的军队。”探子以为徐晃要杀他,惶恐道。</p>

  南阳?徐晃沉思道,张辽确实应该到过南阳。“那你有什么消息要告诉燕将军?”</p>

  “小的,小的,小…”</p>

  “说!”徐晃怒喝道。</p>

  探子身子一震,道,“是张辽将军要小的告诉燕将军,长安已经拿下了。”</p>

  “什么?”徐晃猛然站起,大惊道,“长安被你们拿下了?”</p>

  “是的,小的没有说谎,长安真的已经被张辽将军和法正军师攻下了。”探子肯定的说道。</p>

  “你知道法正先生?”徐晃震惊之余,又问道。</p>

  “当然,这次能够拿下长安全是因为法正军师的计谋。”探子道。</p>

  “你们还又其他探子吗?”徐晃问道。</p>

  “有,有,我们一共三拨人,出了长安后便分开行事。”</p>

  “那你知道他们现在在那吗?长的什么样子?”徐晃急声问道,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消息,必须迅速加以确定,然后迅速禀报燕将军知晓,否则,会延误大事。</p>

  “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小的只知道,他们是河东人。”探子道。</p>

  “河东人?”徐晃一惊,心中有了计较,大喝道,“来人,立刻在关内打出河东军的旗号。另外想长安来的客商大厅长安的情况,要快。”</p>

  “诺!”</p>

  ……</p>

  洛阳,燕府</p>

  回到府中的燕风脸色阴沉可怕,但是已经不再怒不可抑了。</p>

  难道,他真的要把自己的女人送给董卓吗?虽然在这个社会女人的地位卑贱,犹如一件衣服(刘备大哥说的),送个小妾也不是什么大事。</p>

  但是燕风是现代人,有着现代人的思想的强烈的占有欲。他真的会如此做么?即使是迫不得已。</p>

  不,当然是不会的。</p>

  当时在燕风想要动手挟持董卓的那一刹那,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妻妾现在并不在洛阳,而是在安邑。一个近百里之外的自己的地盘。来回需要数日。</p>

  所以…当时…</p>

  …</p>

  “什么,你说她们现在都在河东?”董卓松弛下来的面部再次紧绷,怒道。</p>

  “是的,相国大人,小妹现在确实在河东安邑,可能吉日要退后一些日子。”燕风道,既然假装同意将貂蝉送给董卓,那么就索性不提,好表现出自己的毫不在意。</p>

  “怎么回事?”董卓冷声道。官员的家属是不允许离开洛阳的,这是乱世君主治下的规矩,尤其是带兵在外的将领,好控制制约。</p>

  “洛阳被迫贱内和家妹险些被叛军掳走,幸得末将即使赶到,所以才没有发生惨剧”燕风道,“不过贱内受了些惊吓,死活不愿意在呆在洛阳,末将无法,只能暂且将她们送往安邑,等待战事结束在接回洛阳。”</p>

  “哼”董卓闻言冷哼道,“立刻派人接回来”</p>

  这便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了。</p>

  只不过,董卓看向燕风走出小阁的背影,眼中多了浓重的杀机。</p>

  …</p>

  依然是燕府。书房中</p>

  燕风制止了暴跳如雷的庞德道,“令明,此事得需要你去办。”</p>

  “请将军吩咐。”庞德道。</p>

  “你亲自带人假意领着董卓的人前往河东,等到渡过黄河的时候,寻机全部诛杀,务必一个不留。”燕风冷然吩咐道。语气阴森。</p>

  “将军放心,末将定让他们有去无回。”庞德一脸杀机的应道。</p>

  “此事,定要秘密进行。如果把握不大,就将他们先带到安邑城之后,在动手。”燕风嘱咐道。燕风需要时间,需要离开洛阳的机会。</p>

  “诺”</p>

  …</p>

  当夜</p>

  董卓突然召集众人议事。</p>

  议事堂中,除了李傕,郭汜,已死的牛辅之外,几乎全部的董卓阵营的文物都已经来齐。就连燕风许久没有见到的贾诩也坐在了董卓的右手第二的座位。而燕风自己由于现在武官职最大,所以坐在了武将的首位,也就是董卓的左手第一位。</p>

  究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燕风从一进议事堂就在心中猜测。但百思不得其解。</p>

  </p>

  难道是虎牢关发生了大事?这是唯一的一个解释了。不过,那里不是正在对峙吗?而且盟军似乎没有猛攻的欲望。那该是什么呢?</p>

  不好,难道,难道是长安的事情?燕风心中一惊,斜眼瞥了董卓一眼,没见到有任何怒气,或是焦急之色,心中不由更加疑惑。</p>

  “诸位,经过在下和主公的初步商议,决定迁都长安”李儒捋着胡须不紧不慢的说道,神色自然,仿佛这是一件平常的事情。</p>

  “什么?迁都?”</p>

  “迁都长安?”</p>

  “为什么?”</p>

  一时间众人惊诧莫名,纷纷惊叫出声。显然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重大消息。就连素来平静的贾诩也露出了惊讶之色。</p>

  “诸位,”李儒不理会众文武的表情继续说道,“今日街市有一首童谣,不知诸位可听说过?”</p>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李儒轻吟,道,“这‘西头一个汉’,是应了高祖皇帝建都兴旺于长安城,相传了十一位皇帝,随后有了王莽之乱;而‘东头一个汉’则是应了光武皇帝建都兴旺于洛阳城,至今也是相传了十一为皇帝。天运合回,这难道不是说明上苍指引相国大人迁都长安,昌盛大汉吗?”说着,李儒脸上布满了兴奋之色。</p>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众人纷纷品味。逐渐露出了恍然之色。</p>

  “是啊,正是迁都长安的天兆啊”</p>

  “就是,迁都长安,定能够兴盛大汉。”</p>

  “对,就应该迁都长安。”</p>

  众人纷纷大加赞同。反正洛阳、长安都一样。都可以使他们升官发财,封侯赐爵。何必反对?也许到了长安自己的仕途会更加的顺畅。而其中的西凉阵营的人自是最愿意,不为其他,就是因为长安离凉州很近。</p>

  迁都长安?昌盛大汉?燕风不屑的嗤笑,恐怕是为了躲避盟军的锋芒吧。可惜,要是董卓你知道了长安城现在危在旦夕,不知道会如何表情?震惊?愤怒?还是恐惧?哼哼…</p>

  “燕风将军有何异议?”一旁注意到燕风表情的徐荣阴声道,“难道不同意相国大人的决定?”</p>

  燕风闻言一惊,暗骂徐荣可恶至极,见众人幸灾乐祸看向自己,于是起身对着董卓一拜道,“末将对相国大人的决定绝无异议。只是不知道,洛阳应当如何,有谁来驻守。”</p>

  燕风确实想知道,盟军的强势确实给了董卓巨大的压力,但是还没有达到让他惧怕的地步,所以燕风认为董卓不会在焚烧洛阳了。这样一来,留守洛阳的守将很可能就是自己。虽然董卓是想算计削弱自己,可是,对于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如此等董卓前军刚走,自己就可以带着军马即可北进,进入并州。</p>

  想算计我燕风?哼哼…</p>

  不过,让燕风失望了。</p>

  “洛阳不必驻守”李儒道,“我大军正缺少钱粮,而洛阳富户豪族极多,可以没收他们的财物充做军用。至于洛阳,应当全部焚烧。绝不给叛军留下完好的洛阳城。”</p>

  燕风,闻言脸色一变,没想到这段历史仍旧没有改变。虽然燕风现在并没有太在意如此作的恶恶劣影响。不过,有人却在意了,而且还是极力反对。那人便是贾诩。</p>

  贾诩闻得李儒要焚烧洛阳,急声阻止道,“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啊,相国大人。洛阳乃大汉帝都,如果焚毁,那么将会天下震怒,此后相国大人将在难以逐鹿中原了。”</p>

  “这,”李儒脸色一变,显然没有料到如此严重的后果,于是问道“那该如何做?”</p>

  “只需迁都便是,万万不可焚烧洛阳”贾诩说道。他善于把握人的心机,所以绝不触犯董卓的底线。焚不焚烧洛阳其实对于董卓来说并不太重要,关键是搜刮钱物。</p>

  “这,”董卓对贾诩还是很重视,并没有因为他反对自己的决定而恼怒,而是犹豫不决,是否答应他的要求。</p>

  一旁的李儒也沉默不语,不知是否是在为他的考虑不周而自责。</p>

  “其实,也并非一定要迁都长安。”这时,燕风的声音突兀的想起。</p>

  “燕风,你说什么?”董卓怒道,似乎是因为某事的迁怒。</p>

  燕风怡然不惧,上前说道,“相国大人,之所以想要迁都无非是担忧虎牢关外的叛军,末将有一策可在数日内让叛军不战自溃。”</p>

  “是何计策?”李儒奇声道。虽然董卓的想法不全是,但是李儒的想法却正如燕风所说。担心虎牢关一旦有失,洛阳将难保。</p>

  “虎牢关外的叛军,现在之所以没有行动,是因为他们在等一个消息,荆州军刘表的消息,可是,荆州军已然败退,皇帝陛下也被救回。而他们却不知,只能干等,所以,末将以为,我们可以派遣一支奇军,兵出河内,直接进攻邺城,焚烧粮草。叛军没了足够的粮草,定然自溃。”</p>

  “如此简单?”徐荣讥笑道,“你难道不知叛军有两个粮食储蓄地吗?”</p>

  “当然知道,不过,盟军的粮草大都直接从陈留运送,而邺城的粮草则运往陈留。所以,陈留的粮草定然不会太多。”燕风反驳道。单膝跪地请命道,“末将愿率领河东三万将士,突袭邺城。如若不成相国大人在行迁都之事也不迟。”</p>

  “恩,此计虽然风险极大,但是可行”李儒点头。</p>

  ……(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