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子孙后代的财富

  褚遂良见到李跃,微微一笑随后行礼道:“李少卿,有礼。”</p>

  “褚大人有礼,今日怎么是您过来的”</p>

  褚遂良微微一笑道:“再下本就久仰少卿大名,虽然见过不少,但从未交谈,今日奉先生之命,送字与李大人,这是在下主动讨来的差使。”</p>

  褚遂良啊!又是一位书法界的大拿!</p>

  褚遂良被称“初唐四大家”之一,名气不输欧阳询等人。</p>

  说起楷书,人们大多都会想起唐宋时期的“楷书四大家”,创立了四种楷书书体——欧阳询的“欧楷”、颜真卿的“颜楷”、柳公权的“柳体”、以及赵孟頫的“赵体”。</p>

  在“楷书四大家”之前,还有个“初唐四大家”,名气虽然没有“楷书四大家”大,但论书法综合实力水平,却不输任何人。</p>

  而褚遂良就是初唐四大家之一,其实褚遂良能够入朝为官,是靠着一手好字。</p>

  之前人们都知道李二喜爱王羲之书法,一时间献宝者无数,难辨真假,唯有褚遂良虞世南能够判断出处,指出错误假冒的字画。</p>

  从618年末褚遂良降唐,到贞观十二年即公元638年,褚遂良虽然在20年的时间里在官场上提升缓慢,倒是在习文和书法的领域有所突破,尤其在书法方面,褚遂良身上已经有了未来书法届扛把子的影子。</p>

  李跃第一个反应是高兴,第二个反应就是叫人赶紧笔墨纸砚伺候。</p>

  李跃笑道:“在下才是久仰褚大人的才学,不知是否有幸,能请大人赐字一副?”</p>

  褚遂良先是一愣,旋即笑了,“登善不才,若是少卿法眼,再下定然从命。”</p>

  李跃笑道:“能入,怎么能入!褚大人的字,虞大人也赞赏有嘉。”</p>

  这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可是被誉为书法界的“照妖镜”。</p>

  是学习楷书的一个重要范本,影响后世1300年,被誉为书法史上的“神品”。</p>

  褚遂良微微一笑,对李跃的习惯虽然有所耳闻,倒也不觉得讶异,异人子弟吗,总有那么些特别的爱好。</p>

  待珍珠拿来笔墨纸砚,李跃亲自在一旁陪同,等着褚遂良下笔。</p>

  这都是未来子孙后代的财富,李跃还是很看中这些东西的。</p>

  褚遂良沉吟一阵笑道:“少卿生性不羁,率性洒脱,在下就写一副草书赠与少卿吧。”</p>

  说罢,唰唰写了一副草书,李跃盯着从头看到尾,可惜他是书法中的外行,看了半天,除了能看出字很自由以外,就再也说不出名堂来,但场面话他还是会说的,夸赞两句还是很轻松的事情。</p>

  毕竟平常人都觉得草书不太好欣赏,主要是技术上的要求说的太抽象,都是一些虚实相生,气韵生动,跌宕起伏,气势磅礴这些词语,这是对李跃这个新手不太友好的。</p>

  到是还好,草书只有成功的作品,与不同的风格。毕竟褚遂良给他的东西能差到哪里去。</p>

  写完,李跃叫人把褚遂良的字,和虞世南送的两幅字,一起装裱了收藏起来。</p>

  “为了在下,还让褚大人跑一趟,实在罪过,是我之前有些孟浪了。”</p>

  褚遂良道:“非也,给少卿送字,本就是今日想来见见少卿,你我之间也好结识一下。”</p>

  李跃闻言点点头,交个朋友是没什么问题。</p>

  历史上的褚遂良是一个很复杂也很简单的人,说他复杂,是因为他兼具多种身份,以至行事动机很难揣测。</p>

  而说他简单,是他做事颇为雷厉风行,始终抱有坚定不移的信念。</p>

  提到小鸟依人,人们肯定想到的是娇小可爱的女子,或者这类女性依傍她们高大男友的样子,而这一成语的最初出处,却是来自唐太宗李二对重臣褚遂良的赞誉。</p>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銆?/p>

  李二在评点诸位重臣时说:“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p>

  虽然褚遂良终其一生,也没学到褚亮见风使舵的本事,但人家后面飞黄腾达也是肉眼可见的事情。</p>

  李跃叫人拿来家里的各种零食饮料,就像过年走亲戚一样大包小包,送予褚遂良,哄得人家笑呵呵的出门回家,这才得意的笑着,回到后院。</p>

  珍珠此时正在指挥裱字,李跃看他嘀嘀咕咕也不知道这死丫头在说什么。</p>

  珍珠见李跃一脸笑意的进来,先低声对过来帮忙的仆人吩咐了几句,“侯爷为什么这么开心?”</p>

  李跃赶紧把刚才的事情说给珍珠听,“刚才那位大人可是少有的书法大家,我虽然弄不来右大将军的字画,但眼前的大活人字画弄来也是极好的!”</p>

  珍珠闻言哭笑不得,“侯爷喜欢就好,就是珍珠没多文化,看不来这字迹的好坏。”</p>

  “无妨,我也看不出来,但这不影响未来子孙后代可以拿这些收藏,亦或者是活不下去换钱。”</p>

  李跃随意摆摆手,拉着珍珠去专门收藏字画的房间,高高的书架,两边墙壁,都挂满了装裱好的字画。</p>

  “这是陛下的,房相的,长孙的,孔先生的,孙神仙的,我爹的,虞大人的”</p>

  李跃一路数下来,让珍珠很是震惊了一把,几乎把初唐的名臣名将都一网打尽了。</p>

  不过他就是个丫头,震惊归震惊,反正这些东西未来也和他没多大的边。</p>

  珍珠学起了以前在潇湘馆里取悦客人的话,随意说了几句,便成功带走了李跃的说话方向。</p>

  大清早醒来,,床上翻工作日志,老钱急急忙忙来报讯,说是家里又酿出一批新酒,比以前的烈,让李跃去看看。</p>

  李跃估计是酒精出来了,他以前也弄过,后面给孙思邈说了工艺方法后估计老头嫌弃太浪费粮食就一直没有实践。</p>

  李跃看了一下清澈见底的酒缸,迎面而来的就是呛鼻的酒精儿,闻着就让人头晕,也刺激人的口水分泌。</p>

  咽了口口水,李跃用酒提打了半两左右的量,凑到鼻端闻闻,根据上辈子的经验,这玩意绝对在六十八度以上,妥妥的酒精无疑。</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