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我……我不也是挨了一巴掌么……”这么丢脸的事还非要拿出来说。

  满庄子上上下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不说,香凝也早就知道了!

  姐弟二人旁若无人的讨论接吻的原由,李聿勋实在是看不下去,拍拍香成的肩膀安慰道:“好啦好啦,被心爱的女人打一巴掌也不算不得什么大事,你姐也没少打我,我这不是活的好好的!既然真心喜欢人家,成亲以后对人家好一点,别婚前一套婚后一套的,少不得又要挨揍!”

  香凝听到照他脚踝轻轻踢了一下道:“谁打你了?谁打你了?居然说我家庭暴力?有本事你跟婆婆告状去啊!”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李聿勋表示惹不起,瞪着眼睛说瞎话道:“没有没有,娘子听错了,我这不是教他对卿儿好点么?”转头又对香成道:“学着点,这才是标准的24孝老公,不对,现在应该叫24孝郎君!”

  文香成一脸鄙视的连连摇头,满腹牢骚道:“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家卿儿就是你们带坏的!哼!”说完一扭头走了,不走也不成,谁愿意留下来看别人秀恩爱?

  香凝去后院陪伊氏和张氏挑选纳征要用的彩礼,李聿勋则按娘子的吩咐负责陪小舅子去猎大雁,这个季节大雁应该好打吧?若是冬天还真是有点玄!

  成亲要用的大雁,可不是一只两只,够他们忙呼几天。

  香成和卿儿的亲事进行的非常顺利,请期以后便把日子定在九月初十。

  今时不同往日!

  香成成亲已经不需要象香凝当初那样遮遮掩掩,该请的人都会请到。不光京城合作的那些东家和掌柜,连外庄、分店的管事都会亲自进京送上贺礼。

  香凝的婚事办的异常低调,他们就是想送、想孝敬当初都没捞着机会,所以香成成亲还算有点意外之喜,就是小小的发了一笔!当然,这些财物都被卿儿点算清楚,收的干干净净。至于香成么!最多也就算是个过路的财神……

  香凝成亲晚,不光耽误了香成的婚事,连金家几个孩子的亲事都给耽搁下来。香成成亲以后,大力、二力的亲事也提上了日程。只有金玉兰任那媒婆踏破门槛,官府年年催缴罚金也不肯撒口应下任何一门亲事,把金大老爷愁的啊,连白头发都生出几根!

  九月十二,香成收拾东西陪卿儿三朝回门。

  他们夫妻二人走了以后,金大老爷趁没人的时候悄悄叫了香凝出去说话。

  看他神神秘秘的,李聿勋正好找借口去看孙三石,听说那家伙最近好象看上了谁家的一个姑娘?哈哈哈……谁说男人不八卦?

  金有福顶着几缕白发,一脸忧愁的坐在香凝对面,犹豫半天才开口道:“玉兰不肯相看,你可知道原因?”

  家里的丫头小斯因为家规限制就没有几个成亲早的,香凝又少有在家的时候,对玉兰的心思她的确不知道,不过看金有福的脸色,恐怕有点不妙!

  “有福叔若是知道原因不防直说,大家也好一起想想办法。”

  “哎若不是她跟你婶子哭,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金有福深深一声叹息。

  “难道玉兰妹妹心有所属?”香凝大胆猜测。

  “是…是…是香成……”难为金有福一个大老爷们,为了宝贝女儿也顾不得什么脸面啦。

  香凝万万没想到,青梅竹马的可不止一个青梅?这事真是不好办,毕竟金家的家规在那摆着,连家里的下人掌柜都没有一个纳妾的,起码表面上是这样。

  说心理话,她不愿意成全玉兰的心意,难道让玉兰嫁给弟弟做妾?

  这对玉兰不公平,对卿儿也不公平,而且她也不知道香成是否喜欢玉兰?如果不喜欢,那玉兰这一辈子……

  感情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香凝当然也不敢答应金有福什么,只能是问问香成再做打算!

  史记:公元652年永徽三年十二月,濮王李泰薨。

  这是高宗最后一个同胞兄弟,哥哥的逝世令他十分伤心,特别以唐朝最高的丧葬规格“诏葬”来为李泰举哀。不仅将其追赠为太尉、雍州牧,还超规格进行陪葬,过于奢华的陪葬品没让李泰得到身后片刻的安宁,反招来盗墓贼的无数次光顾!

  濮王李泰的逝世,仿佛证明一个时代的彻底结束,高宗李治的君主集权逐渐趋与稳定,连武昭仪在宫中的地位也进一步稳固。

  牝鸡司晨的传闻日渐流传,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班元老重臣开始站出来公开反对武昭仪后宫干政,更联手施压希望将葱山道行军总管的职位交给门阀大臣。出身世族却受到排挤的郭瑜此时站出来反对,武昭仪便以强硬的政治手腕,确定支援西州的葱山道行军总管为程知节(程咬金),以此换取程知节手中内宫的兵权。

  这一场政治博弈,武昭仪轻松胜出,她的声望和地位俨然超越身处深宫的王皇后,更非萧淑妃之流可比,已经引起朝野上下的震动!

  在香凝看来,这只是命运的齿轮,历史的足迹。

  她能做的,只是默默的把名下所有孤儿院都改成了净光天女堂,还把相关的资料整理清楚,一次性的送给武媚娘。无须香凝提醒,她也清楚的知道该如何运用这些资源和人脉!

  至于自己,依然是腰肢柔软纤细没有任何变化,李聿勋心胸宽广思想开放,从来没在这件事上给她什么压力,否则这日子香凝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过?

  玉兰的事,香成没有任何回应。在他心里,也跟香凝有一样的想法,一个男子就该娶一个老婆,至于妾室他更是连想都没想过!

  对于他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行为,香凝颇为不赞同,不喜欢就该直接说出来,好彻底断了金玉兰的念想才对,否则她一直不肯嫁人岂不是耽误一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金家早已不是从前的普通农户,大力二力两兄弟也觉得名字太过村气,老大改名金慕醇,与临近郑秀才的女儿祥娘定下婚约,老二改名金慕凌,总想跟着西域的商队去遥远的波斯和大食看看。外面的世界远比娶亲的吸引力大的多!

  而玉兰却终日郁郁寡欢,不仅不愿意相看亲事,还跟着姜师傅练起了拳脚功夫,连家里的下人见到她都会饶着走,这大小姐的脾气真是越来越大!

  香成什么都没说,带着卿儿回郭府看过娘亲以后,干脆带着行李搬到老丈人府上去!周十四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当然乐的是眉开眼笑,恨不能举双手双脚赞成。

  永徽四年二月间,老大金慕醇与家人商量以后,以纳捐助军的名义捐了一个从九品的县尉,就职于绛州府的正平县,这一年他二十三岁。同年六月初六,与郑氏祥娘完婚。

  祥娘的父亲虽然是个读书人,却一辈子不曾为官,看女婿花钱捐官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儿。看在女儿的面子上,他倒是痛快的陪着女儿女婿去正平县上任,时间长了,老人家倒成了金慕醇幕后最大的幕僚。

  金家老大自幼沉着稳重,又在香凝的影响下多年,他虽然花钱捐官,却对为官不感兴趣。反正家里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他只是想切切实实的为百姓做点事,至于升徙?更是连想都没有想过!

  话说老大金慕醇虽然每五年换一处任所,却真的当了足足20年的县尉,期间从未获得任何升迁!

  一个对仕途不感兴趣的人,一不逢迎拍马,二不请客送礼,三不与豪门贵族结交,还经常自己倒贴钱署理县务,他能在这个位置上干满20年而没被罢官免职就已经是个异数!

  香凝带出来的孩子,说实话个个都有点一根筋,能把官做到这个程度,我也是服了!

  香凝跟李聿勋特意研究过陈硕真这个人,李聿勋说武则天那么出名,却从来没听说过陈硕真!一个籍籍无名的人,能成得了什么气候?香凝便再没把她放在心上。

  公元653年永徽四年十月,浙东陈硕真与章叔胤举兵反唐,自称文佳皇帝。激战数日后溃逃,几千人被杀,降众数以万计。十一月初二,义军兵败如山倒,陈硕真被杀。

  这个所谓的文佳皇帝,虽然结局凄惨了点,香凝倒是很佩服她的勇气,身为女子,居然有做皇帝的野心?还真是够胆气!

  扔下朝廷邸报和李聿勋,香凝拍拍屁股换上夜行衣,打算溜进皇宫去看望媚娘。这古代的女人真能生啊!弘儿还不到两岁,武媚娘又有了七个月的身孕……

  对于香凝半夜三更总是往外跑的行为,李聿勋就算是有意见也只能吞回肚子里去,大不了进空间呆着,也算陪着娘子不是么?

  李聿勋与香凝成亲四载,香凝却始终没有任何怀孕的迹象。

  若是按一般唐人的想法,恐怕会把责任通通安在妇人的头上,然后名正言顺的抬几个小妾进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