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到嘴鸭子又飞了

  香凝跟在马车旁边:“不能因为年纪小就拘在家里,多出去走动见识,才能开阔眼界增加阅历……”

  金有福接话:“原以为你是让成哥儿去县上溜达溜达,原来是出去闯荡江湖啊!哈哈哈……”

  苏展也接话道:“我等见识浅薄,文娘子说的对,莫说成哥儿,就是我们都跟着长见识……”

  香凝又道:“以后大力二力也都跟着出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出去见识见识好处多着呢,将来把生意开到府城、京城,大家都出去看看……”

  众人齐齐点头,感觉还是香凝有魄力,这才刚刚在县里开了铺子,就打算把铺子开到府城、京城去,一个小小女子能有此等见识真是了不起啊!佩服!

  一品轩开业以后,营业额一天比一天高,现代超市的经营模式当真好用,看什么好就拿什么,不知不觉一大堆,结帐的时候才发现,好多铜板啊!

  胭脂村山里跑的、水里捞的、田里种的等等各色农副产品川流不息的运去历阳县,可牛车毕竟是牛车,速度慢不说,一天来回两趟牛也累的不行,香凝干脆买了两辆马车,一辆拉货、一辆拉人,实在忙不开就都去拉货……

  可惜自己的空间,啥也不产啥也不出,否则种点人参还开什么超市啊?……

  金家的莲花悄悄绽放,粉的、紫的、白的……五颜六色异常漂亮,睡莲的香气淡雅悠远,笼罩着整个金家大院……

  清晨的香凝,散发着慵懒的气息,抱着自己新设计的柔软睡枕,懒洋洋的翻个身一只手搭在床边,就是不想起来……

  叮当支起肉呼呼的身子,两只爪子够着床沿,有一下没一下的扒拉着香凝的胳膊:“主人,起床了,我要上厕所……”

  香凝把脸往枕头上噌了噌闷声说:“别吵我,让我再睡会……”

  叮当可怜巴巴的拿脑袋又拱了拱被子,香凝早就警告过它,不许随便咬被子,新被子可是绣着花的蚕丝绸缎,又是香凝最喜欢的玉兰花,这要是一口下去,香凝还不心疼死……

  被叮当扒拉烦了,带着鼻音说:“上厕所出去找卿儿,再吵我睡觉,晚上就把后院那只老母鸡杀了吃肉!”不管怎么说叮当都睡过人家的鸡窝,总不好让老邻居没了命吧……

  为了那可怜的邻居,叮当可怜巴巴的放下爪子,一步一回头的出去了:‘哎!无良的主人,天天威胁我,还是找卿儿比较靠谱……’

  叮当挠开门挤出门缝儿,卿儿在院子里正要端水洗脸,见叮当出来,连忙放下水盆,哄着叮当去后院便便……

  文娘姐姐说了,不准叮当随地大小便,管的可严着呢,到是肥了后院的菜地……

  农人起的早,也就是现代的早上5点左右,金家大院的人已经开始新的一天……

  金有福简单吃一口必先到地里看看,然后去药田里帮忙。

  伊氏和张氏做了早点,吃过饭也去了养殖场。

  孩子们吃了饭都会帮忙洗洗涮涮。

  卯时中(六点左右)香凝才打着哈嚏伸着懒腰爬出房门,晚上经常画图,起的晚了便没人敢打搅她……

  香凝吃饭的时候,沈子谦才磨磨蹭蹭的踏出房门,城里的少爷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

  俩人一起吃饭,香凝道:“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行医?”

  沈子谦放下筷子,慢条斯理擦了擦嘴才道:“还是下午吧,等孩子们下了课,便有空闲时间……”

  “也好,胭脂村还不到100户,不会忙不过来的。”

  “不知写个告示贴在门外可行?”

  香凝咬了一口葱油饼翻翻白眼道:“满村除了你和我,谁认识?写个医字贴出去算了,回头让阿婆出去串串门,不到三天全村都会知道……”

  沈子谦傻兮兮的盯着香凝道:“啊?这样也行?”

  “胭脂村才多大点地方,七大姑八大姨七嘴八舌的一人一句,想不知道都难!”说罢起身收起碗去了厨房……

  沈子谦微微摇头苦笑,丢下碗转身走了……

  回房取了一张白纸,规规矩矩的写了一个医字,打算拿出去贴在门上……

  沈子谦拿着纸从堂屋门口走过,香凝眼尖看到忙从厨房探头喊住他道:“子谦,你不会想把白纸就这样贴出去吧?一下雨不就烂了吗?捎后朱木匠过来,你让他帮你找快结实的木版,照着刻一个出来挂到门上去……”

  沈子谦拿着纸转身又回了房间,一边走还一边懊恼,自己真是读书读得呆掉了,这么简单的事都办不好……

  香凝收拾停当,听到隔壁养殖场传来香成、大力、二力帮张氏打扫添水的声音,隔着栅栏告诉张氏,自己要去荷塘看看,又交代卿儿照顾好玉兰,带着叮当朝荷塘方向走去……

  七月天,荷塘里的荷花竟相开放,把荷塘挤的满满当当,风儿夹杂着花香阵阵飘过,巴掌大的鱼儿在水里穿梭,时不时的跃出水面……

  刘鸣山兄弟俩早早赶了鸭子和鹅下水,正在给鱼儿添食……

  见香凝来了老远就问好:“文娘子早啊。”

  香凝微笑答到:“两位早,我是来看看鱼儿和藕怎么样了?”

  刘鸣山网了几尾鱼,拿到近前给香凝看,也就比成人的手掌稍微大些。刘鸣山对香凝道:“一个多月,长到这个尺寸真是不小……”说着一杨手,鱼儿落进水里逃命去了……

  香凝点点头道:“恩,咱家的鱼长的算很快了,看着长到一尺左右就可以给周十四叔送些过去,应该比江鱼还肥嫩些。鸣山叔,挖段藕来看看吧……”

  刘鸣山连忙摇手拒绝道:“文娘子,还不到时候呢,最快也要9月才行,昨日我下去摸过,小的很,这时候起了就可惜了……”

  香凝前世的老家在东北,哪里知道藕的采收季节?心里没底才特意过来看看,既然不行就先不惦记了吧。再看看水里的小鸭子、小鹅都还小着呢,也不是下手的时候……

  香凝真想它们一夜通通长大!那样就有美味的烤鸭吃了!看了鸭子的个头重量就知道,到嘴的鸭子又飞了……

  且有的等了,连叮当都一脸哀怨的连连叹气,好久没吃肉了……

  香凝回头对刘鸣山说:“鸣山叔,书上说鸭鹅多吃虫子下蛋又大又多,药田里的药材到这个季节也开始有虫子了,可以把鸭鹅分批赶到地里去吃虫子,这样既除了虫又肥了鸭。咱家的虫子若不够吃,还可以去帮帮乡亲们,这样连蝗虫都不会来捣乱了……”

  “书上还有这好法子?今儿就试试。”

  香凝笑着说:“我去药田看看,顺道告诉苏大叔一声,免的他以为鸭子去祸害药材,一准儿饶不了你……”说着呵呵笑着走了。

  香凝难得有空巡视一下自家的产业,自然不会错过药田。

  十亩药田被均匀的分割成十份,每亩一个品种,香凝就是把这十亩地当成药材实验田,除了藏红花,还种了何首乌、川贝、天麻、三七等等,其他的品种每样拿了一点点种了些样本在金家大院里。

  中药材的采集是不间断的,有的采集花朵、有的采集径叶、有的采集跟部,还有些药材全身都是宝,可以一边生长一边采摘,赶上年成好,有些品种可以连续种植几茬……

  农人勤勉,苏家兄弟四人带着全家都在药田里忙碌,采收是个挺麻烦也很细致的活计,采摘以后还需要晾晒、分类,干透以后才能打包送到仓库贮存。

  苏鲲在药田旁边搭了简易的棚架,专门用来晾晒药材,架子上一层层的摆满了竹帘子。有的半干、有的则是刚刚放上去,香凝仔细看了看,苏家人的确勤快,药材处理的干净整齐,基本上都是藏红花……

  香凝喊了苏鲲来:“鲲叔,早上湿气重,摘的芯子容易反潮,以后上午做分株补种,中午以后摘芯子,另外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苏鲲是个实在性子,粗声粗气的对香凝道:“不瞒文娘子说,以前还以为种药材有多难,干了才知道,跟平时伺候果树也差不多少,不过就是细致了点小心了点罢了,种子店派来的伙计拿了咱的钱可上心着呢,都一一教了,这一片收了跟以后,再种两茬问题不大,只是后一茬怕是个头小了点……”钱没白花,经验见涨啊!

  香凝安抚苏鲲道:“鲲叔,以后种的更多,这里就当熟练的过程,以后少不得麻烦鲲叔。”

  苏鲲哈哈一笑道:“不过就是地里的活计,啥麻烦不麻烦的,现在也不是很忙,正午热了就歇晌。倒是文娘子还惦记着俺的老娘,先支了工钱,否则老娘还不知道病成什么样子呢?”

  香凝仔细问道:“苏阿婆可好利索了?该吃的药就吃,缺了银钱随时跟我拿,可不能客气啊!”

  苏鲲心中感激,真诚的笑道:“劳文娘子记挂,你阿婆吃了药已经可以走动了,昨儿还跟金阿婆唠家常呢……”

  “那就好,沈夫子打算挂牌行医,空了你让苏阿婆再去找他看看,比去县里可方便多了。哦,对了鲲叔,我刚去荷塘,荷花都开起来了,莲叶也长起来了,除了地里这些,那莲叶也是一味药材,挑着个大的、绿的、好的也剪了晒干,都可以换钱的……”

  “这可是好事,忙完我就让你阿婆过去看看。以前只是挖了藕就得,谁还管那些烂叶子干啥,既然是药材咱就剪了晒上,反正那玩意长的快着呢……”说着大声喊了苏展拿了剪刀就要过去开工

  香凝看他做事麻利,说干就干,忙告诉他刘鸣山一会儿带着鸡鸭来除虫的事,自己带着叮当晃悠悠的走了……

  这以后的数年间,别的村落都相继遭过大大小小的蝗灾,只有胭脂村幸免与难,连蔬菜叶子都很少有昆虫啃噬的痕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