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春困秋乏夏打盹

  香凝的设计图是参考现代小型超市,图纸虽标明了尺寸和注脚,可工匠具不识字,又都是些从来就没见过的东西,难免出些纰漏。香凝无奈只好给工匠详细讲解,哪些需要改动?哪些需要重新做?店面就这么大,空间的利用必须达到极至……

  难为周十四,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还要跟这些图纸做斗争。看来以后外派的掌柜起码要上加强班,否则这也忒操心了,居然连张图纸都搞不定……

  刚到未时,牟掌柜果然着人来请香凝。香凝只好细细嘱咐周十四几句,唉声叹气的走了……周十四咬咬牙跺跺脚,以后某家也要读书识字……

  牟掌柜在二楼接待沈府来人,见香凝上楼,两相介绍。沈府来人客气有礼并未表示出任何不满。香凝很是奇怪,既然满意还找她来干吗?……

  沈府来人是老管家沈三七,五十来岁,五官端正,大耳圆脸,已经有些微微发福,笑起来象弥勒佛一般。

  见文香凝面带疑问,慢声开口道:“文娘子莫急,我家二爷对娘子的图样甚是满意,我家老夫人也是看过的,对文娘子的见识和图样很是欣赏,所以打算将成婚用的整套头面首饰都交托与娘子,只是这时间比较赶,大婚定在六月二十八,不知牟掌柜和文娘子这时间可来得及?”

  香凝稍显惊讶问:“整套?”

  “是的,大套24件。”沈管家再次明确了数量。

  文香凝转而问牟掌柜:“牟掌柜,这24件的大套,加工需要多久?”

  牟掌柜想了想回道:“若是只用本店的工匠,大约每五天可得一件,花样复杂还需加时,若要赶工就需在总店调人,按沈爷的意思,花样必然繁杂,十个上等的工匠一月可做得。不知文娘子的图纸需多少时日?”

  文香凝盘算,按正常来说,自己的创作时间大概半月,可自己抄袭的花样对唐朝的工匠来说必然工艺繁杂所费需时,画图纸不过一两日的工夫罢了,那自己的有效创作时间必然要缩短,总不能告诉人家,照着画两天就完活!……

  拿定主意香凝道:“牟掌柜,我可以把手头的事先放一放,先紧着沈二爷,图纸出一张,店里就做一件,双管齐下的话,所有图纸进入加工程序,大约15-20天,这样两边一起赶工,时间就足够了。”

  牟掌柜高兴的道:“文娘子所说有理……”

  转而对沈管家道:“如此,劳烦沈管家,转告二爷和老夫人,这笔生意樊记接下,必尽心尽力,绝不敢误了二爷大喜。待二爷大婚之日,我家主子的贺仪也该到了,老夫自当亲自登门叨扰。”说着还拱手一礼甚为恭敬。

  看来这沈家还是个有背景的望族,与京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香凝自知,为安全计远离是非之地,就不能与这类人家多有来往,径自沉默并未搭话。生意谈妥,各自告辞离去……

  香凝平日积攒了不少图样,但是24件的大套,确实需要点时间。

  孩子们需要时间读书识字,自己又忙,竹笋的需求量加大,越发的忙不开,看来还要加人手,找谁好呢?

  周十四的娘子身子太弱不行,苏家几个叔叔婶子都派在药田里,暂时撒不开手,这活多了人手总是掰不开镊子,看来要跟金有福商量一下。

  金家大院在胭脂村算是出了名,四邻八舍自家的农活干完,都会来金家帮工,两个半天也按一天给工钱,众人都夸金家仁义,那文小娘子可是夫子一样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文香凝若是知道自己的形象如此高大,恐怕做梦都会笑醒……

  每天准时的大院夜讲,人越发多了,粗略算算将近50人,胭脂村总共才多少人口?

  从前还乱遭遭没个规矩,抓哪坐哪,后来都是自备蒲团,换洗干净才肯来,而且个个正襟危坐,礼节周到,感情真是把香凝当成女夫子……

  香凝知道,他们目不识丁缺少见识,想帮都无从下手,最倒霉的恐怕还是自己决定改变策略,正经请个夫子,孩子们也该听些系统的课程,自己这个外来的半调子也就适合打打酱油……叮当心里暗道:还算你有自知之明!……

  里正收了金有福的礼物,办事果然周到,没几天就把池塘后边那十亩地的地契亲自送过来。

  老里正看着金家大院的变化,一脸的感慨道:“福娃子,你家这日子算是过起来了,看这院子收拾的,老夫我都眼红啊!”边说边抬腿进了院子,东边看看西边瞧瞧,连连点头称赞:“真是不错,这水渠里还养着鱼,以后就不用打鱼喽……”

  金有福恭敬的回道:“看叔说的,还不是仰仗里正叔帮衬,等鱼大了,我给叔送去尝尝……”

  “你倒学会了甜嘴,文娘那个金娃娃呢,没在家吗?”

  “叔尽惯着她吧,一个小孩子,哪就金娃娃了。”谦虚一点还是必要的。

  里正佯怒着说:“把你宝贝的,叔不过问问,还能拐了不成。”金有福讪笑着挠挠后脑勺儿。

  文香凝刚好在家琢磨首饰图样,里正说话的声音近了才发现,忙搁了笔抬脚迎了出来:“村公安好。”说着俯身一礼。

  里正微笑打趣:“好好好,文娘子这规矩一向齐全,几日不见,听说成了女夫子?”

  香凝难得摆出一副孩子状,略带撒娇道:“什么女夫子,徒惹村公笑话,不过是讲讲故事罢了。”

  老里正背着手,沿着院子溜达,抬手指了指院子里的明渠问:“听说这东西就是你弄出来的?除了养鱼还能种藕?”

  香凝谦虚道:“村公过讲,这不过是些奇巧心思,其实不难,以后家家户户都可以这样弄……”

  “恩,年纪轻轻,倒是个聪明的,给乡亲们指了条发财的门路,只可惜是个女娃子……”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啊!

  见老里正说话并不避讳,反倒多出几分亲近之意。香凝回道:“只要乡亲们日子好过了,村公还有必要如世俗一般介意香凝是男是女?……”

  老里正听罢笑骂:“不过说你两句,倒冲着我来了,比家里的那帮猴儿还难对付,老夫说不过你这读书人,且由你得意……”

  香凝不由掩嘴偷笑,老小老小,这老里正倒成了小孩子性,说不过就耍赖……

  老里正信步走进后院,眼见一帮村人都在忙碌,见里正大人来了齐齐行礼打招呼。里正知道他们赶工,也不多言,挥挥手让他们继续,抬脚继续往后走……

  金有福见香凝调皮,便来解围:“里正叔,后院这几间就是给文娘和成哥儿新起的屋子,估计十天半个月的也就盖好了。”

  里正闻言点头到:“恩,这是正理,文娘子也有12了吧?原本就该单住,成哥儿又是个读书人,规矩多着呢,盖的好盖的好啊……”

  香凝见老里正如此明理,不由接口道:“村公,小女子有一事想跟村公请教……”

  “请教?你这小娘子都成女夫子了,还有什么可以向我请教?”

  文娘正色道:“村公明鉴,据我所知胭脂村从来就没出过秀才,乡亲们也难得走出这大山,还不是因为不读诗书不明世道?文娘能力有限,想出钱请个夫子,一来家里弟弟们已过了开蒙的年岁不至误了学业、二来也可以让乡邻开启民智,如此一来不出几年,胭脂村就会富裕起来……”

  香凝的话,让老里正愣了愣神,这话说的有道理啊!世代务农,也只得温饱,只靠种些米粮哪家发达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人愿意子孙后代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想提高身份、改变现状,读书识字是唯一的途径,即便不能为官做宰,也能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老里正眼明心亮,见文娘如此为村邻着想,自是连连点头,也不肯让文娘自己掏钱延请夫子,这钱和房子本就该村里出,让一孩子掏钱算怎么回事?……

  老里正没肯留饭,还特意跑去工地催着雇工们快点干活,村子里的壮劳力几乎都在这里,这里盖不完,谁去帮忙盖学堂?老里正来的轻松走的匆忙,就那个走路速度,哪里还象个几十岁的老人家?

  香凝松了一口气,可算去了一块心病,天天当老师虽然挺拉风,可也挺累的不是?……

  送走了里正大人,继续埋头苦干,沈家的定单时间紧,之前攒的花样都不配套,只能重头来过,县里的铺面也不知道装修的怎么样了?

  哎!大家闺秀的梦、操心管家的命!

  春困秋乏夏打盹,转眼已是五月下旬,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池塘里小鸭子快乐的嘎嘎叫着游来游去,大白鹅屁股朝天的寻着鱼儿的麻烦,一只孤零零的鸳鸯远远的挑了一丛莲叶躲了起来,这帮鸭子吵死人了,还是找个凉快地方消停消停……

  钱来的快去得也快,日常开销、吃喝人工、买铺装修……金叶子张着翅膀飞一样的去了……万事刚刚起步,又处处都离不了香凝,为了挣钱,直累的香凝趴在案上就瞌睡了去……

  周十四回村收货,寻着香凝想讨个主意,拖着残废的腿脚费劲的挪进屋子,探头一看……

  香凝累的睡着了,只有叮当安静的卧在香凝脚边,发现有人来警惕的抬头,一看是周十四,又放松的趴回原位……

  周十四知道自己是外男不方便,转身出去喊了张氏:“文东家累的睡过去了,劳张娘子去照顾一下,我先去找成哥儿……”

  周十四对文香凝很是敬重,连称呼都改成了文东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