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浑水来摸鱼

  谁也没想到,魏大勇真敢不计后果,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言不合就对着一个少校军官开枪。</p>

  这跟土匪的行径有什么两样?</p>

  不。</p>

  这简直比土匪还更土匪!</p>

  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同时愣在原地!</p>

  不过,枪响过后,军需官虽然吓得差点尿裤子,却并没有应声而倒,只是一脸痴呆地站在原地。</p>

  枪声就在他的耳边响起,这么近的距离产生的巨响,以至于现在他只觉自己的耳膜嗡嗡作响,别的什么声音也听不见。</p>

  在他身后二三十米外,一个國军士兵扑倒在马车旁边,他的头部被98K的子弹从脑门射入,后脑射出,留下一个碗口大的血洞,红的白的喷溅一地。</p>

  在他的身体前方,是一把保险已然打开的冲锋枪。</p>

  98K的精度和威力不容置疑。</p>

  这么近的射距,魏大勇根本不用瞄准,也无须调整表尺,一枪就干掉目标。</p>

  那辆马车的旁边,还围着几个士兵,他们一见同伴倒地,立即取出模样很独特的冲锋枪,目光来回搜寻开枪之人。</p>

  “杀人了!杀人了!”</p>

  周围运粮的士兵全都惊慌失措,高声疾呼。</p>

  所有人都没想到,会在这里遭遇这种事情。</p>

  有的人赶忙寻找掩体,有的人则手忙脚乱地去摘背后的枪,准备自卫。</p>

  魏大勇开了第一枪之后,更不停顿,不停地拉动枪栓,并立即击发,一口气打空了弹仓里的所有子弹。</p>

  在第一具尸体的旁边地上,随即又添了好几个人。</p>

  军需官脸色惨白,双眼圆睁,他已经从巨大的惊骇中稍稍回过神来,努力地想要挽回自己身为校官的尊严,指着魏大勇用微微颤抖的声音叫道:“你……你竟敢当众开枪杀人?你等着上军事法庭吧!”</p>

  魏大勇并不理睬他,娴熟地重新压满子弹,然后叫一声:“侯平,雷东海!”</p>

  站在边上的侯平几个早就被吓傻了,惊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p>

  这会儿听见魏大勇点名,条件反射地答应:</p>

  “到!”</p>

  “到!”</p>

  魏大勇冷冷说道:“跟我过去查看一下马车那边的情况。”</p>

  说完,他双手举枪,保持警戒的姿态,带着两个人走了过去。</p>

  魏大勇命两个随从检查一下地上躺倒的五个人。</p>

  他们的武器完全一样,都是魏大勇不认识的冲锋枪。</p>

  内中四人都被一枪爆头,当场毙命。</p>

  剩下一人右肩中弹,肩胛骨被掀开一半,血流如注,躺在地上痛得来回翻滚。</p>

  饶是如此,他也没有发出半句惨呼,足见这是一个性格坚忍的硬汉。</p>

  这么重的伤情,即便马上送去野战医院动手术,这条胳膊多半也保不住了。</p>

  这不是魏大勇失手,而是故意留此人一条命,只是废掉他的右手,令他无法使用武器就行,以便留一个活口进行讯问。</p>

  暂时不去理睬死者和伤者,魏大勇抓住盖在马车上的油毡一角,用力将其掀开。</p>

  从魏大勇开枪打死打伤五个人,到他打开马车的毡布,其间不过耗时两三分钟而已。</p>

  魏大勇开枪后表情很淡定,步履平稳坚定,既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惊慌失措。</p>

  这就让周围的数百个部队番号不同的士兵,搞不清楚究竟出现了什么状况。</p>

  自然而然的,他们也就选择明哲保身,而不敢擅作主张采取过激的应对措施。</p>

  军需官更是莫名其妙:明明这个蛮子拿枪顶着自己,却突然对着别人开枪,还一连杀了数人,然后撇下自己跑到马车边上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不晓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p>

  一半是好奇心理,一半是出于责任心,军需官把右手按在手枪套上,想了想又收回来,拔腿走了过去。</p>

  因为视线被侯平挡住,军需官没能在第一时间看清马车上装着的东西。</p>

  等他走到近前,眼前的景象令他倒吸了一口凉气:</p>

  就见马车的车板围栏里,堆放着一个个铁桶,还有十几个看起来扎的很紧的包裹。</p>

  军需官常年在后勤部门工作,如何不识得这些东西?</p>

  汽油桶!</p>

  炸药包!</p>

  满满一车,装的都是这些易燃易爆的物品!</p>

  这要是被这辆马车混进粮站里面引爆,那些防火沟根本起不了阻隔的作用,到时候人员死伤暂且不论,就是这些还没来得及运走的大批军粮,恐怕也要化为一堆灰烬。</p>

  军需官的冷汗再度流淌下来--</p>

  方才是自己危在旦夕,现如今是军粮险些毁于一旦。</p>

  比起自己的一条小命,这军粮可是直接与军队的生存挂钩,更是与战局挂钩。</p>

  若是真发生这样的事情,军需官必然难逃被人送上军事法庭,并且判处死刑的结果。</p>

  葫芦口粮站里,贮存了九江一带所有驻军一个月左右所需的军粮。</p>

  眼见鬼子已经兵临九江,战线距离葫芦口也就咫尺之间,若是國军溃败,鬼子兵眨眼间就能抵达葫芦口。</p>

  出于安全考虑,葫芦口粮站今日开始已经只出不进,各个军部都派人运走三个月的口粮,但受限于粮食的清点和装运都需要一定的人员与时间,一时半会儿输送出去的军粮数目也很有限。</p>

  这就造成了滞留在粮站内外的陌生军人,特别的多,到处都是乱哄哄的车马和人员。</p>

  考虑到可能会有**借机闹事,军需官加强了门口的守卫力量,仍觉心里没底,干脆带上勤务兵亲自坐镇大门外,他自认为堂堂校官,镇住几个宵小之辈不成问题,</p>

  守卫粮站大门的卫兵,还是相当尽职尽责的,对进出的车辆人员逐一检查甄别。</p>

  凡是准备进入粮站的人,都需要持有战区的通行证,以及所属军部出具的证明文件,防止有人冒领军粮。</p>

  而运送粮食离开的车辆,装粮食麻袋的数量,必须与粮站的出库单相吻合,以免有人顺手牵羊。</p>

  所以,外人想要不惊动任何人,悄悄地混进粮站去闹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

  除非霸王硬上弓,动武!</p>

  时间回到魏大勇开枪之前。</p>

  还没丧命于魏大勇枪下的那几个人,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交头接耳合计几句,决定豁出性命硬闯粮站。</p>

  他们也不排队,赶着马车越过前面的人,挤向粮站大门,丝毫不理会旁人的质问、谩骂和推搡,自顾自一直往前挤去。</p>

  为了先发制人,为首一人已然从车里取出一支怪模怪样的冲锋枪,准备向门口的哨兵扫射。</p>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魏大勇顶住军需官额头的K98枪口,突然偏移几寸,尔后骤然响起,一枪就送这个人去见了天照大婶。</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