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看月

  国旗下讲话,高二的年级主任宣布,由于即将到来的研学活动,将提前进行月考。

  底下既有人欢呼,也有人哀嚎。

  每年高二的校外研学活动,是一中有名的特色课程。

  外出研学,约等于短期旅行。

  尽管考试在即,大部分人仍沉浸在将要出行游玩的喜悦当中。

  大会结束,各班依次解散,密密麻麻的人堵住了通道,嘉南跟着大部队缓慢地朝前挪,考虑着究竟要不要报名参加。

  关于研学,学校奉行“鼓励参加,学生自愿”原则,不强行要求。

  而目前对嘉南来说,先把月考应付过去更重要。

  月考座位彻底被打乱,按照上一次考试的全年级名次来安排。

  嘉南在墙上的座次表上苦苦搜寻,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她被分到了9班教室。

  月考当天,下了早自习,嘉南抱着书包去9班。

  走廊上乱糟糟的,像阻塞的水管。

  教室里也乱,完全没有考试的紧张氛围,一个个全在讨论研学,要去哪里,跟谁一组,带什么衣服,准备哪些零食。

  嘉南在考场门口看见了几个面熟的同班同学,其中属孙汝敏最亮眼。

  她画了淡妆,显得气色好,明眸皓齿,青春逼人。

  嘉南对这个转学生最深刻的印象是——擅长交际,朋友众多。

  下至高一,上至高三,似乎都有跟她关系不错的人。

  她虽然是转学生,却能够在新的土壤迅速扎根,发芽,成势。

  嘉南对孙汝敏谈不上喜欢或是不喜欢,普通同学而已,觉得自己与她不会有太多交集。

  然而她却错估了孙汝敏对她的兴趣程度。

  嘉南从中间几排开始寻找贴有自己准考证号的座位。

  “在五组四号哦。”孙汝敏跟外班的几个同学聊着天,突然出声提醒。

  嘉南见孙汝敏望着她,才反映过来她原来在跟自己说话,将信将疑地走向第五组。

  五组四号的课桌左上角,果然粘着嘉南的准考证信息。

  嘉南心里升腾起一种怪异的感觉,孙汝敏怎么清楚知道她的座位?甚至能脱口而出?

  刚好看到,又刚好记住了吗?

  打铃声打断了嘉南的思绪。

  监考老师进考场,发试卷。

  嘉南将卷子往后翻了翻,检查是否有缺漏,粗略一看,文言文是课内的,现代文考了一篇迟子建的散文,她心里有了几分把握。

  拿起笔开始答题。

  答题的后半程,嘉南隐隐觉得有人在看她,目光灼灼。

  她心想多半是错觉,就像有的人总感觉听见手机响了一样,但她还是没忍住,回头扫了一眼。

  后排的孙汝敏没料到她会突然回头,微怔,随即缓缓露出一个笑。

  两人长达好几秒的对视引起了监考老师的注意,讲台上传来两声警告的咳嗽。

  嘉南转过头,继续做试卷。

  她只剩作文还没有写。

  这次考的是材料作文。

  材料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材料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晴时看月,雨时看月,各有不同;初一观月,十五赏月,各有不同;各人看月,各有不同。”

  请根据材料,自行立意,写一篇不少800字的作文。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嘉南思索了会儿,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很快有了思路。

  不知不觉中,时间飞逝,广播里传来考试时长播报,还剩最后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后,试卷被监考老师收起,孙汝敏的作文刚好收尾。

  她写了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心里却有另一番想法。四时看月,各有不同。各人看月,各有不同。

  春夏秋冬,朝昼夕夜,阴晴圆缺,我一人,偏要全看它所有的样子。

  起雾时,看它罩着薄纱飘飘渺渺,便想晴朗时,看它露脸,色如春晓。

  临近十五,见它团团圆圆,便想廿一,看它缺了一角。

  见它缺了一角,还要看看它被生生剜掉大半,只剩一把弯弯镰刀。

  想看它满时什么样。

  亏时什么样。

  破碎时什么样。

  看多了她如瑶台镜一般冷冷清清的模样,也想看看她歇斯底里时的哭泣模样。

  —

  每堂考试结束,前后左右都有人迫不及待对答案。

  嘉南心里没把握,下意识避开那些声音。

  因为这场突袭考试,她前两天晚上抓紧时间复习,临时抱佛脚,没有去文化宫练舞,现在需要打卡把时常补回来。

  也整整两天没在文化宫见到陈纵了。

  在家只匆匆打过照面。

  嘉南漫无边际地想,不知道这两天有没有新的人加上他的微信好友。

  嘉南经过门卫室,发现门把手上挂着份晚餐,章鱼烧和烤玉米的香味交织着,从塑料袋里飘出来。

  她推开虚掩的门,陈纵仰躺在椅子上,帽子摘了盖住脸,两条腿交叠着搁在桌上,愈发显得笔直修长。

  陈纵听见动静,掀开帽子,看见了背着书包的嘉南。

  “我今晚能不能待晚一点?”嘉南问他。

  陈纵点了下头,“随你。”

  意思是会等她,然后锁门。

  他猜到她这几天考试,早上听见她在阳台的背书声,小声念着书里冗长的句子,细细碎碎,有催眠的功效。

  嘉南立即没走,似有话要说。陈纵看了她两眼,问:“考得怎么样?”

  “不太好。”嘉南说。

  像找到了一个可倾诉的口子,有些话终于能向人吐露:“卷子特别难,变态难。

  “我应该错了好多道题,不敢跟人对答案。”

  陈纵没有打断,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考试坐我后桌的同学喜欢抖腿,我的椅子跟着一块抖,根本集中不了注意力,好烦。

  “我生气了。”

  陈纵察觉出她语气中的小抱怨。

  而她说着自己要生气了这种话,脸上却一贯平静,没什么表情,有种反差的可爱。

  “你没警告他吗?”陈纵问。

  嘉南:“我跟他说了,如果他再这样,我就撕掉他的卷子。”

  陈纵挑眉,似乎不信,“真会那么做?吓唬人的吧。”

  “我也说不准。”嘉南认真地说,“因为他没有给我机会,后面的考试都没有再抖过腿了。”

  嘉南指了指还在门把手上挂着的袋子,再过几分钟,里面的食物都要凉了。

  “你的吗?”

  陈纵说:“不是。”

  最近总会凭空出现一些投喂,陈纵置之不理,再过几天,等那些人兴趣消退了,就不会再来了。

  夜里嘉南果然待到了很晚,刚好赶上十点半的末班车。

  她和陈纵一起搭公交回到打碗巷。

  嘉南忽然想起来问陈纵:“你为什么不骑摩托车上下班?”

  陈纵面不改色地说:“晚上冷。”

  嘉南:“原来你也怕冷啊。”

  陈纵反问:“我不能怕冷?”

  嘉南从兜里掏出一个东西给他。

  陈纵接过来,是个非常小的可以握在掌心的暖手宝,圆圆扁扁的,带着暖意。上面印着卡通图案,是只白色的小羊。

  巷子里有家小卖铺,还没打烊。

  嘉南透过窗口,招呼了一声,跟老板娘要了两盒儿童霜,小时候常用的老牌子。

  她从书包里掏出一张十元纸币,从窗口递进去,等着老板娘给她找零。

  陈纵盯着她手里粉色的纸盒,“儿童霜?”

  “当护手霜用,便宜又好用。”嘉南说。她撕开包装,挤出一小团,在手上均匀抹开。

  因为新药的副作用,她的皮肤变得比之前更干燥了。

  “你要吗?”嘉南拿着儿童霜,问陈纵。

  陈纵摇头,把暖手宝也还给了她。

  小卖部的窗玻璃上贴着一张显眼的大日历,嘉南视线在上面搜寻,看到了四月十五号,这个对她来说非常特殊的日子。

  那不仅仅是她十八岁的生日。

  她望着那些规整方正的油墨印刷的数字,框在一个个小格子里,感觉自己也被时间圈住了。

  她那么被动,必须要忍耐到成年的那一天,柳曦月当年留下的承诺才会兑现。

  等到那个时候,她就头也不回地离开文化宫。

  —

  睡前,嘉南又在纸上确定了一遍日期。

  嘉辉的电话就是在这个时候打进来的。

  嘉南盘腿坐在床上,手机在床的另一头,离她很远。她俯下身体,伸长了手,勉强才能够到。

  印象中,她有一段时间没有跟嘉辉联系了。

  就算联系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父亲和女儿之间的距离被远远拉开了。

  她按下接听键时,嘉辉的大嗓门传过来:“嘉南,明天来家里吃晚饭,爸爸回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