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人生真是大起大落!

  余华倒不累,拿起书本前往图书馆,心中一直在思考关于制图标准的事情。</p>

  制图标准严谨且复杂,涉及方方面面,从图纸幅面格及格式,到图样画法,部面符号,再到尺寸注法,任何一点错误都不能犯。</p>

  错了,就会影响到图样本身,进而影响到采用图样施工和制造的现实,最终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p>

  严谨!</p>

  这是核心要求。</p>

  但这并不是问题,无法困扰到余华。</p>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p>

  安全。</p>

  是的,人身安全。</p>

  余华脑子里装着在B站时阅读过的机械、建筑和化工三类制图标准等知识,想要基于后世制图标准,构建一套属于民国时期的制图标准毫无问题,但麻烦在于,这套制图标准自己吃不吃得消。</p>

  “在知识封锁的背景下,如果我以四中学生的身份和真名公然发售,对缺乏自保能力的我而言,无异于是自杀行为,绝对会受到来自于日本特务和汉奸的目光,以及国外某些财阀的特殊眼光,即便侥幸逃脱,日后也会对自己的计划造成影响,但制图标准却非常重要,必须发售,既然如此……那就找个马甲吧,就像后世的中本聪一样,谁也不知道中本聪是谁。”</p>

  余华行走于前往图书馆的路上,默默思索:</p>

  “按照历史情况来分析,知识封锁应该起源于清末,到二战胜利之后随着运输大队长代表中华胜利而结束,这个知识封锁,真是短暂而致命啊……”</p>

  编撰的制图标准不仅要传授给两人,且必须对外发售,流传全国。</p>

  中华历史上得了两件法宝,一件是老大哥那学来的完整基础工业体系,一件是鹰酱那学来的标准化生产。</p>

  制图标准,就是标准化生产的产物之一。</p>

  完整基础工业体系建立于五十年代,标准化生产得到八十年代,与现在相差了整整五十年。</p>

  余华不求编撰过后的制图标准,能够成为整个民国工业体系的灵魂,使其进入标准化生产的时代,至少,研发设备时的图样绘制不能受到遏制。</p>

  尖端技术被别人遏制这不算什么,基础知识被别人掌握,才是真正的屈辱。</p>

  “有的忙咯。”余华思考完毕,想到自己需要撰写的制图标准,轻轻摇头。</p>

  这个年代莫得word,莫得WPS,莫得CAD,一切图样和教材全部靠手,要么手绘,要么手写。</p>

  “以后还要提前做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布局和规划,后世电子产业和CPU落后太多了……”</p>

  快步到了图书馆,还是二楼阅览室老位置,林婉依旧坐在这里。</p>

  “来了?”听到脚步声,抬头瞧见余华到来,林婉像是老友一样问道。</p>

  余华点头笑了笑:“来了。”</p>

  “他们还找你的麻烦没有?我已经警告过金杰了。”林婉看着坐下的余华,接着问道。</p>

  “他们找我的麻烦?金杰???”余华露出懵逼脸,他不知道发生了,但他大受震撼。</p>

  龟龟,这是啥情况?</p>

  我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别人的情敌?</p>

  背后已经围绕我进行了很多次的交锋?</p>

  卧槽,我只是一个热爱学习的民国好青年啊。</p>

  林婉解释道:“之前找你麻烦的就是金杰,他家里有权有势,跟韩复渠有关系……”</p>

  “……”</p>

  余华嘴角微微抽搐,忍不住闭上了眼睛。</p>

  我淦!</p>

  这就惹上了韩复渠的关系网?</p>

  他对天发誓,真的从来没有跟别人争风吃醋的意思,真的从来没有追求林婉的意思。</p>

  红颜祸水,古人诚不欺我也。</p>

  我当初找位置的时候,就不该一屁股坐在这里。</p>

  韩复渠是谁?</p>

  现如今北方的土皇帝,号称山东王,韩青天,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阀,两年前华北事变爆发过后,韩青天直接讨好日本,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过后,韩青天为了保存实力,不跟日军正面交战,虚以周旋,连续放弃济南等重地,后来被枪决。</p>

  好吧,韩青天被枪决是1938年的时,现在人家还是北方的土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微风无比。</p>

  单从纸面实力对比,自己和韩青天对比完全就是一只小小小小蚂蚁。</p>

  当然,这只是纸面实力。</p>

  “能告诉一下我的死期不?”余华看着满脸关心的林婉,叹了一口气。</p>

  人生真是大起大落,然后落落落落落落……</p>

  林婉听到余华这番话,翻了翻白眼,没好气道:“说什么胡话,放心,金杰动不了你。”</p>

  “大佬,那可是韩复渠啊,全国有名的军阀,除非你是中正老哥的私生女。”</p>

  这话倒是轻飘飘的,余华无奈的一批,他不怕什么韩青天之类的旧时代人物,只怕打扰到自己的计划。</p>

  跟自己心中的计划相比,这些早该扫进垃圾堆的旧时代人物什么都不是。</p>

  “中正老哥是谁?”林婉错愕。</p>

  余华指了指上面:“就那位呗,还能有谁?”</p>

  林婉看着余华的手势,立马明白是谁,有些哭笑不得,她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如此称呼最顶层的那位:“放心吧,没人会干涉你的,”</p>

  “真的?”余华听见林婉的语气,说道。</p>

  林婉点了点头:“真的。”</p>

  “那行吧,我学习了,走的时候记得叫我。”余华轻轻摇头,懒得在意,将从未见过的金杰和远在山东的韩复渠直接抛在脑后,取出钢笔,打开笔记本,开始编纂民国制图标准。</p>

  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这也是一项伟大的工作。</p>

  余华首先标准的机械制图,机械第一,化工第二,建筑第三。</p>

  “……”看着毫不客气的余华,林婉愣了一下,素美面容浮现一抹淡淡的弧度。</p>

  “对了,还有一件事,我改名了,叫余华,中华的华。”正在编撰机械制图标准的余华,忽然想起什么,抬头看向林婉,说道。</p>

  听到余华所言,林婉细细斟酌,点了点头:“余华,挺好的。”</p>

  “忙了,记得叫我。”余华朝着林婉笑了笑,再次低头学习。</p>

  “好。”</p>

  林婉不禁莞尔一笑,没有过多纠结,重新拿起钢笔低头学习。</p>

  时间一分一秒缓缓流逝,中午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第一本机械制图标准已经写了将近3%,画了不少教学图形,进度喜人。</p>

  下午四节课,其中一节是英语,一节是党义,两节课余华直接摸鱼,把机械制图标准进度拉到10%。</p>

  别说,这种上课摸鱼的感觉确实快乐。</p>

  第四节课上完,余华去食堂干了晚饭,往图书馆而去,晚上不写机械制图标准,看书学习。</p>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冬季的天空已然昏暗,寒风呼啸。</p>

  1937年北平城的元宵即将到来。</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