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我也想低调,可实力不允许呀

  见李玄终于回来了,</p>

  这些天一直为他牵肠挂肚的老爹老妈自是对他好一顿数落,</p>

  不过数落过后又追问了一番他这次出去的经历。</p>

  李玄有选择地跟父母说了一下,</p>

  其中的凶险自然都是通通略过不提,</p>

  也就是把其中一些比较轻松的部分跟父母透露了一下,</p>

  说的就好像他去邻国旅游了一圈相似。</p>

  即使这样也把老两口担心的够呛。</p>

  虽然儿子说的轻松,</p>

  但老两口也都是几十岁的人了,什么不懂?</p>

  这年月远行在外哪有那么轻松的,</p>

  更何况还是到靳国那种胡人统治、畜生横行的虎狼之地。</p>

  只不过儿子大了也能耐了,</p>

  他们也总不能一直把儿子圈在家里,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多啰嗦几句,</p>

  希望儿子能够多保重一下自己了。</p>

  相比之下,</p>

  小妹的开心就要单纯多了。</p>

  尽管对于大哥这么长时间没回家的行为,</p>

  小丫头在想念之余也表示十分的委屈和不满,</p>

  狠狠给他来了一波鼻涕眼泪攻势。</p>

  但预先就料想到会有这一出的李玄也早有准备,</p>

  特意在汴州那边买了些美味的北方特色小吃放在神图残片的存储空间里,</p>

  保温保鲜地给她带了回来。</p>

  这对小丫头来说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杀招。</p>

  毕竟对于一个吃货来说,</p>

  没什么是一顿美味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p>

  于是小吃货很快就破涕为笑起来。</p>

  而他这边刚安慰好了父母,哄好了妹妹,</p>

  被他打击得不轻的董大儒也就随后上门了。</p>

  这次李玄没再推脱,</p>

  把老头请进书房奉茶之后,</p>

  就把这次北行的经历简明扼要地跟他说了一下。</p>

  相比应付老爹老妈的那套说辞,</p>

  跟董大儒他就没什么可瞒着的了。</p>

  反正即使他不说,</p>

  以董大儒的身份和关系网络估计也用不了多久就能知道。</p>

  “壮哉!”</p>

  听完李玄的叙述,</p>

  董大儒这才知道李玄这次北行居然做下了这么大的事!</p>

  即使以他的心性和修为都不由得击节慨叹。</p>

  谁能想到,李玄单枪匹马走这一遭,竟然就能够做出这么多的壮举!</p>

  会北地群豪,破汴州城,灭万颜武褚……</p>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能够影响整个胤靳局势的大事?</p>

  在震惊之余,</p>

  老头也不禁热血激昂,恨不能以身相代!</p>

  作为亲身经历了延康之耻的一代人,对于靳人的痛恨谁不是深入骨髓?</p>

  只不一些骨头软的直接被靳人的凶残吓破了胆,</p>

  从此谈靳而色变。</p>

  而骨头硬的则将耻辱和仇恨深深烙在心中,</p>

  期盼着有雪耻复仇的一天。</p>

  作为能够跟嵩阳书院那些铁血复仇派混成朋友,甚至相交甚密的大儒,</p>

  董知节自然也是个主战派,甚至还是铁杆的那种。</p>

  奈何人在世上,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p>

  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p>

  但李长青这一趟,</p>

  却把他这么多年来想做而不敢做,或者不能做的事几乎都做了个遍,</p>

  这让他如何不热血激荡,恨不能慨然高歌?</p>

  而在从李玄口中问出这趟北行路上所作的众多诗词之后,</p>

  更是让他对李玄叹为观止,甚至惊为天人。</p>

  虽然以前就知道李玄才华横溢,尤其是在诗词一道上更是当世少有人能及。</p>

  却没想到竟然能横溢成这样!</p>

  这哪里是什么当世少有人能及?</p>

  这根本就是当世无人可及,</p>

  哪怕放眼古今都挑不出几人能够跟他一比的妖孽好吧!</p>

  不过在震惊感叹过后,</p>

  董大儒的脸上却又不禁泛起一丝忧色:“长青贤弟,你以后恐怕要多加小心了。”</p>

  李玄点头:“董老哥你放心,我明白。”</p>

  他又不是傻子,</p>

  如何不知道这些事情之后,他算是彻底上了靳人的黑名单,</p>

  估计靳国上下对他都是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了。</p>

  不过无所谓了,</p>

  反正双方本来就是仇人,现在不过是仇上加仇,仇恨更重了而已。</p>

  正所谓虱子多了不愁痒,</p>

  况且他如今已经回了大胤,靳人已经是鞭长莫及。</p>

  难道对方还能为了他一个人,就举兵南下吗?</p>

  只要对方还没疯到举倾国之军南下来找他算账的地步,</p>

  其他的一些阴谋暗算之类的小伎俩,</p>

  如今他还针不在乎。</p>

  对方敢来多少,他就敢埋多少。</p>

  “不,你还没明白。”</p>

  然而董大儒却摇了摇头,</p>

  “你以后需要小心的,可不仅仅是靳人的威胁,</p>

  你要知道,</p>

  很多时候,其实自己人的暗箭往往比敌人的明枪还要更致命。”</p>

  说到这里,董大儒像是回想起了什么,</p>

  神情中不禁泛起一抹悲哀。</p>

  虽然万颜武褚身死,大胤昔日故都被破,靳军中原集团群龙无首损失惨重,</p>

  这些对于大胤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好消息,</p>

  而造成这一切的李玄自然也是功勋卓著,按理该当被朝廷重重褒奖才对。</p>

  但世间之事从来都不是善恶有报,奖功罚罪那么简单的。</p>

  论功劳,遍数大胤上下数百年,</p>

  除了当初开国的那一批元勋,</p>

  谁还能有力保江南半壁不失,并北伐中原重创靳人,差点就重新光复旧土的岳翼功劳大?</p>

  </p>

  甚至如果论对整个汉家天下,以及炎黄苗裔传承的功劳,</p>

  就算是大胤开国的那批人都跟岳翼比不了。</p>

  可那又怎么样?</p>

  岳翼还不是含冤受屈,惨死在了风波亭?</p>

  不但一腔光复壮志尽付东风流水,</p>

  甚至一直到现在都还顶着意图谋反的罪名没有被平反昭雪!</p>

  所以有时候立功不一定就有好报,</p>

  尤其是对于如今的大胤来说。</p>

  毕竟当年主持冤杀岳翼的奸臣秦晖之如今不但活着,</p>

  甚至还好端端当他的权相呢。</p>

  如今的朝廷也是主和派势大,主战派势微。</p>

  在这种形势下,</p>

  李玄的这些壮举在某些人眼中恐怕不但不是功劳,</p>

  反而还是祸乱之源呢。</p>

  由不得董大儒不为李玄担心。</p>

  “董老哥你放心,我自会小心的。”</p>

  李玄这时候才明白董大儒真正所担心的,重重地点点头。</p>

  心中也下定决心,接下来要低调一段时间。</p>

  免得木秀于林,遭受风摧!</p>

  只是他想低调,</p>

  可随着中原剧变的消息渐渐传开,尤其是传回到大胤,</p>

  他顿时就被吹到了风口浪尖!</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