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皇帝也要选举

  张謇可比他的老师翁同龢幸运的多,光绪帝被软禁,翁同龢也被赶回了老家,可张謇却先一步来到了南京,等到光绪帝被救出来,他就被委任为三品官员。</p>

  这次谈判,南清其实无人可用,也无人毛遂自荐,最后,差使就落在了张謇头上。</p>

  张謇其实是不想来的,他虽然是文人,但还是主张暴力解决‘皇位’问题。</p>

  眼前这个和谈,他心里是不屑一顾的,从里面,他分明看到了龙灏的‘阳谋’。</p>

  这个炼金国王,心思可真不好!</p>

  他阻止了两个朝廷一决胜负速定江山的局面,反而通过舆论,把两个皇帝硬推到谈判桌上……这就是在变相告诉世人,两个皇帝都是合法的!</p>

  这是要把光绪爷置于何地?</p>

  这是要我大清江山在事实上分裂吗?</p>

  此人,其心可诛!</p>

  和谈和谈,谈的越久,两位皇帝隔江而治就成了既定事实。</p>

  那样的话,我大清实际上就已灭亡了啊!</p>

  ……</p>

  张謇窥出了龙灏的部分想法,不过他却对此无能为力。</p>

  和谈期间,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数次提出无理要求,意图激怒李鸿章,将这个和谈搞砸。</p>

  不过,李鸿章经过几起几落之后,城府和修养何其深厚,张謇的手段,在他眼里就跟顽童的调皮招数一样幼稚,所以俱是一笑带过。</p>

  李鸿章的‘太极’使出来,弄得张謇招招如同打在了棉花糖上,根本找不到机会毁掉这个和谈。</p>

  想来也是,李鸿章参加的国际和谈何其多,经验之丰富。绝对不是初出茅庐、还略显稚嫩的张謇能应付的!</p>

  谈判的结果,自然不是一场会议就能定出来的。</p>

  但张謇离开开封府时,却已知道基调不可更改,那就是,宣统帝和光绪帝。在龙灏的刻意渲染下,都是正统合法的皇帝。</p>

  或者说,是‘预备皇帝’!</p>

  北清南清和谈期间,龙灏在开封府举办了一场演讲,他对广大国民这样说道:“世界上,国家的发展趋势是民主。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联邦共和,都离不开‘民主’二字!我对民主是这样理解的,民主民主,就是以人民为主,让人民当家做主!我内心里是希望中国不再有皇帝。但考虑到历史原因,清王朝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大家都习惯了,所以这个皇帝不是说不要就能不要的,这得有个过程!这次出现两个皇帝,一南一北隔江而望,我觉得就是一个好的契机。借着这个契机,可以让我们中国人民当一次家、做一次主,来共同决定未来这个国家的皇帝是光绪呢,还是宣统……”</p>

  龙灏的话阐明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光绪和宣统,不管年纪大小、辈分高低,都得‘竞争上岗’。</p>

  竞争上岗总得有个章程,而这个章程,就在后续的‘和谈’会议中定出。</p>

  等到张謇与李鸿章又碰面了三回。到得六月二十日,这个‘选皇帝’的章程才算出炉。</p>

  章程规定:大中华按照现有布局,划分成二十三个投票区。</p>

  每个投票区,分别对应原有的省:直隶、奉天、吉林……广西、云南、贵州。</p>

  初始定下的投票期限,按照龙灏建议。是一年。</p>

  当然了,李鸿章和张謇在这一点上倒是达成了一致,那就是一年太长了!</p>

  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怎么能一年没有皇帝呢?</p>

  不过,碍于龙灏的强势,李鸿章和张謇再次保持一致,那就是缄默。</p>

  以他们的智商,早就明白,与其现在有精力去质疑龙灏,倒不如吃透投票章程,好助自己的主子‘当选’上皇帝。</p>

  一年的期限,在龙灏看来倒是短了。</p>

  不过没有关系,根据章程,一年后,这‘皇帝’多半还是难产,到时候再延期便是。</p>

  说延期是有根据的,其根据就是这场选举的硬性规定。</p>

  章程是龙灏请了英国资深法律学者来制定的,条条框框的东西经过翻译后,足有一本字典那么厚!</p>

  但如果萃其精华,浓缩后的‘当选条件’也就如下三条。</p>

  第一,一个投票区一张‘大票’,获得十二张大票的皇帝,就是大中华的新皇帝;</p>

  第二,每张大票,必须由至少十万张有效选票构成选举基础。</p>

  也就是说,每个投票区,参与投票的自然人不得少于十万,而其中哪个皇帝获得的选票最多,那么这个投票区的‘大票’就记上他的名字;</p>

  第三,也是最最重要一点,有效选票有硬性规定,不是随便拉来一个能喘气的人就可以投票的。</p>

  有效选票的主人必须至少满足如下条件:活人,通过选举考试。</p>

  选举考试是什么?</p>

  考的又是什么?</p>

  反正不是八股文,否则,全中国的秀才加起来只怕也凑不够十万,而且,思想僵化的‘八股学者’,也不是优秀的投票人。</p>

  考的东西不难,只要你认识五百个汉字,并且做出一套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编写的测试考卷,最后再跑上五公里不会晕倒,也就合格了。</p>

  这种合格的难度,不说放到英国,就算是在美国,随便拉出一个能呼吸的人,也能轻松达成。</p>

  因此,草拟的章程在英国法律专家看来,合情合理。</p>

  可是,真的合情合理吗?</p>

  了解民生情况的李鸿章虽然不吭气,但却在心里把龙灏咒了个半死。</p>

  认识五百个汉字?天呐,别说每个区找十万人,就算在富庶、读书者众多的江浙一带,恐怕也凑不齐吧?</p>

  既然凑不齐,那么就没有有效选票,没有有效选票。每个投票区的‘大票’归属就出不来,这皇帝,自然难产了!</p>

  张謇对此没有李鸿章明悟的那般快,但等他了解清情况后,面对光绪帝的追问。也不由冷汗直流。</p>

  “陛下,即使一年后,这选举恐怕也办不完呢!”</p>

  “为何?章程不是出来了吗?朕只要拿到十二张大票,这皇位就能物归原主了!”</p>

  “但是,有效选票不够啊。”</p>

  “嗯?朕看过章程了,想我泱泱天朝。每个省连十万人都叫不出来投票?”</p>

  “叫出十万人不难,但叫出十万个认识字的可就太难了!”</p>

  张謇没拿到中国99%文盲率的统计值,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中国人口的文化现状做出准确判断。</p>

  几乎是同一时间,北京城,慈禧太后也接到了李鸿章的汇报。</p>

  她破口大骂:“这是要一直拖下去吗?这样做,对龙灏、对奥匈国有什么好处?好哇。他们难道是想等到光绪小杂种招揽人马,形成气候,再来对付哀家吗?李爱卿,你要去向报纸揭露龙灏的险恶用心,去,现在就去!”</p>

  报纸引导舆论的力量,即便是深居宫闱的慈禧。如今也有所耳闻。</p>

  这不,京城就办了几家报纸,专门为慈禧的喉舌,不过规模和名气都太小,暂时还没什么影响力。</p>

  相比起慈禧太后的怨天尤人,光绪帝做的就很不错。</p>

  他对张謇道:“不是有一年时间吗?让人宣旨,凡我大清子民,都得读书识字,都得通过那个什么‘托狗’考试!”</p>

  “呃,是togol。英文缩写,全民素质提高讲授……”</p>

  “朕当然知道,不过‘托狗’叫起来亲切点。”</p>

  不提一南一北,一个老女人和一个小男人对‘选举章程’如何理解,就是在龙灏周围。也有人对这个什么‘皇帝选举’感到不理解,觉得这是龙灏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p>

  敢对龙灏直言不讳的人,这世上绝对不多,而在神州大地上,正好就有一位:艾世丽公主。</p>

  “灏,这个清廷已经没兵了,你我联手,直接废掉那两个废物皇帝,由你来当新皇帝不好吗?非得搞什么选举,你是想看两个皇帝耍猴戏吗?”</p>

  艾世丽非常不理解,龙灏想当皇帝的内部外部条件都具备了,满清腐朽、列强无空,这么好的机会,难道要浪费么?</p>

  “我当皇帝自然是没问题,不过在当下这个时代环境,却不是最佳选择!”</p>

  龙灏搂着身无寸缕、浑身上下没有一丝赘肉的艾世丽,一边上下其手,一边呵呵笑着答道。</p>

  中国的‘时代环境’是什么?</p>

  小农经济、全民文盲、官员**、百姓贫困……</p>

  土地和人口虽然居世界前列,但这些宝贵的资源,却没有给华夏民族带来福利,反倒是成了重重的负担。</p>

  </p>

  假设龙灏以武力废掉光绪、宣统,再杀掉慈禧太后,撕毁所有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那样做固然没有什么危险,但……也没什么好处。</p>

  甚至还有些坏处、麻烦。</p>

  清廷毕竟还是正统,在愚妇愚夫眼里还是头顶的一片天,自己要换‘天’,底下的动荡不可避免。</p>

  由于缺少基层管理人员,这样的社会动荡,将会不可避免地给百姓带来灾难和苦痛,这是龙灏不愿意看到的。</p>

  杀掉祸国殃民的慈禧,撕毁不平等条约,固然会赢得声望,令全民拍掌称快,但却犯了至少两个错误。</p>

  第一,伤害了契约精神,开了不好的头,对诚信的质疑,会对龙灏‘诚信经商’的根基产生冲击;</p>

  第二,替满清背了锅,谁签的条约谁就得负责到底,龙灏这么做,无疑是替满清擦了屁股,沾了一身臭。</p>

  正是基于以上多种考虑,龙灏才定下了让两个皇帝‘打擂台’的计策。</p>

  满清肯定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但现在嘛,对它进行废物利用才是王道。</p>

  不指望你满清能收拾好中国这个烂摊子,但想拍拍屁股轻松走人,抱着搜刮的民脂民膏逃到关外、国外去享福,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p>

  废物嘛,也得发挥余热。</p>

  腐朽满清再有诸多不是。但有一点却还是好的。</p>

  那就是它的官僚网络。</p>

  不管官员再贪婪,但只要朝廷没倒,他们对自己的辖区还是有一定控制权的。</p>

  总督管省、县官管县、士绅管理泥腿子……</p>

  这样一层一层的管理关系,短时间内是不会腐烂的,龙灏既然代替不了。索性就将其利用到位。</p>

  世上没有绝对‘邪恶’的东西,只要利用好了,恶魔也能发出天使的光环。</p>

  龙灏就是打算利用这个官僚网络,将全民教育铺展下去。</p>

  前面说过,华夏要崛起,还是得靠大多数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而努力的基础呢?</p>

  就是知识!</p>

  说俗一点,就是得有文化,否则你不识字,不说去搞科学研究,就连炼金术有人手把手教你,你也听不懂!</p>

  选举章程一出。就是逼着两位皇帝去卖力地推动教育。</p>

  当前这一代华夏儿女还是很迷信皇权的,这样的推动比龙灏以外人的身份介入,要高效百倍。</p>

  否则,如果让龙灏拿着银子去穷山僻壤里请适龄儿童来读书识字,恐怕都会被人当作人贩子给打出来!</p>

  龙灏用心如此良苦,将皇帝设计成‘道具’来为天下百姓服务,也算是古往今来独一份了。</p>

  必须要点个赞。</p>

  两个皇帝为了皇位。果然一头钻进了龙灏的‘算计’。</p>

  从七月份开始,二十三个投票区,均有了旗帜鲜明的两队人马进入。</p>

  领队的都是七品以上的大员,身上的官服亮瞎了各地老百姓的眼睛。</p>

  老百姓里有人看报,但大多数人忙于生计,对报纸还是不晓得的。</p>

  但不管看不看报,他们都认识那些大官,于是大官说有话讲,他们就停下了手里的活,竖起耳朵认真聆听。</p>

  “有识字的先站出来。通过了考试,你们以后就是朝廷的人!吃皇粮嘞!”</p>

  “不识字也行,只要你家有六岁以下的小孩,都可以明天到打谷场来考一考,通过考试的。奖励秀才出身。”</p>

  “在你们这村,马上会办学校,学校是啥?就是大的私塾!读书不要钱,只要完成每天先生布置的作业,还有铜钱拿!不限年龄,都可以来报名!要是最后通过了托狗考试,还有纹银一百的大赏!”</p>

  “官老爷,我家就是世代养狗的,不用考,十条八条的藏獒,我都能拖的顺溜!”</p>

  “滚蛋,托狗是国外引进来的考试,是为了推选皇帝做的准备!与你那贱业有P的关系!”</p>

  “咦,皇上也要选吗?”</p>

  “咳咳,那墙头有告示,本官就不多说了,看得懂的自己去看,看不懂的,就在旁边听,有人专门诵读讲解的。”</p>

  ……</p>

  如此这般的对话,在神州大地上不断发生。</p>

  按照龙灏的规定,两个皇帝都可以派人去‘拉选票’,培养选民。</p>

  但是只能利导,不能强迫选民意愿。</p>

  否则,如果被龙灏和艾世丽的督查暗访队看到,那么,就会扣分!</p>

  扣分到了一定的数量,一个投票区的‘大票’你也就别想要了。</p>

  谁说中国的官僚制度是效率最低下的‘公务群体’?</p>

  错了,那得看是谁在驱动?</p>

  上有皇权,旁有龙灏提供的海量资金,拉选票的活动,真正的下到了全国各个县镇、乡村……</p>

  虽然按照章程,一个投票区只要有十万张有效选票就行,但谁让两个皇帝的‘竞选’队伍都下去了呢?</p>

  竞争使然,你开办一个学校,我就必然要成立一个培训班……两方的良性竞争,使得加入到‘识字赚秀才,托狗赢官身’活动中的人愈来愈多,活动也愈发的如火如荼。</p>

  不识字的老农都知道,家里有娃,只要不聋不哑,就送去那培训考托狗的学校。</p>

  不仅三餐有保证,而且作业完成的好,还有铜钱拿。</p>

  这等好事,自古以来都没听过呢!</p>

  你有没有娃?</p>

  如果没有,赶快生一个!</p>

  说不定还来得及呢!</p>

  其实章程里也没有限定投票人的年龄,并非非儿童不可,不过那些官员多精啊,如果是不识字的,培养一个小孩,当然要比培养一个成年人更加容易。</p>

  而且,你把成年人‘抓’进学校,断了他的生计,每日的补贴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呢!</p>

  虽说有好心的商户在给钱赞助,但能省则省,省下来的,大家一合计,不是还可以落入自己的荷包吗?</p>

  因此,二十三个投票区里,接近一万个学校,里面九成九的都是五岁到十岁的小孩。</p>

  这种情况,都在龙灏的预料之中,他准备的‘托狗’培训教程,本来就是针对十岁以下小孩而制定的。</p>

  因为现在的华夏同胞,成人都已定了型,很难再培养。</p>

  只有孩童,才是华夏未来的希望!</p>

  按下这场中国有史以来范围最广、影响面最宽的‘扫盲行动’不提,我们还是来看一下美国。</p>

  自从巴拿马运河大爆炸后,美国就陷入了立国以来前所未遇的窘境。</p>

  其际遇可以归纳成如下几点。</p>

  其一,它的海军力量被毁了七成,带来的连锁反应不仅是国家威慑力的下降,而且还引来了众多债主。</p>

  这些债主有美国国内的,也有海外资本家,既有私人团体,也有国家机器。</p>

  俗话说,欠债不愁,但那也得看你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美国现在就是一副快要崩溃的烂摊子,一看到美国随时就要玩完,那些债主哪还不蜂拥而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9</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