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白江大桥

  自从经过铜尸的事件后,沐陂水玉几乎一直很沉默,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或许,他是在为沐陂凌风动用禁术所导致的伤势担心吧!

  当小船划出洞口时,郭雨一看倒洞口旁边的平台上堆积的朽木碎布时,微微一愣,朝远处的堤岸看去,这不正是自己刚来时所观察的那个洞口吗!

  这下他全是明白了,沐陂凌风等人是从这里进入万墓龙穴的,而凌家不知什么原因,却是另辟蹊径,打了个岔道从而进入其内。

  此时,郭雨忽然觉得拥有完整地图的凌家,作为京城大家族,不可能让区区管家随便带几人就下去,他们肯定和沐陂凌风一样知道些什么,或者说还比沐陂凌风知晓的更多!

  他刚进万墓龙穴时,还以为这就是一般的王公墓,况且那里的风水地势的确符合建一座王公贵族大墓。只是没想到其中隐情竟然牵扯这么多!

  最好凌岩是不知情的,他也愿意相信凌岩没有欺骗他!

  三人上岸后,沐陂凌风略微沉吟,取出一枚银色的牌子,说道:“祖山昆仑,世界之脊,远不像世俗想的那么简单,要是有机会你真的来到昆仑,此牌也许能够帮到你,咱们就此别过!”

  说着沐陂凌风潇洒离去,沐陂水玉踌躇片刻,最后在沐陂凌风不注意时扔给郭雨一枚翡翠色玉佩,转身跟上了沐陂凌风。

  看着两兄妹渐行渐远的背影,郭雨捏了捏手中的东西,内心却是说不清的一种心绪。

  “你把那东西给他了吧!”

  “没没有。”

  “这人不错,很有潜力,给就给了吧,只是天师门的那帮家伙,算了,哥给你想办法”沐陂凌风溺爱的拍可怕沐陂水玉的头,他哪能不明白自家妹妹的想法。

  却说郭雨,沉思片刻,还是没有去找凌岩问清楚,暗叹一声,起身走向远处,他打算离开武陵。

  拢城,每到夜晚,就会显的格外繁华,整座城市被包围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中,完全看不出白天的沧桑。

  白江大桥,在七色的彩虹灯下,一个梳着时髦中分的青年漫步前行,这正是乘夜航班飞回拢城的郭雨。

  此刻正值月圆之夜,虽然是河,但由于河面极宽,倒也感觉不出河水的流动,反倒像是一面平静的湖面。

  桥下,湖水淼淼,清澈的湖水中,一轮新月映射在其中,像足了一枚古玉盘,前一刻还绚丽无比,霎时便被一些夜间游玩的鱼儿撞的支离破碎。

  理想的玉盘总能在规则的力量下重圆,即使如此,却再也找不到前一刻的感觉了,也许,这就是破镜重圆、初衷已逝的道理吧!

  白江大桥,这是一座比较古老的桥梁,像一位佝偻着腰的巨人搭在河的两岸,古老的建筑风格夹杂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却是别有一番另类的美。

  相传,这白江大桥乃是明朝时期的一位王爷所建,这位王爷为朱楩第十三代传人,名朱国英。

  据说朱国英早年生活极为凄苦,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弟弟朱国隽,兄弟俩相依为命,兄弟两租耕几亩薄地,种植玉米、红薯,勉强度日,闲时上山砍樵,挑至城里贩卖贴补家用,生活极为艰难。

  一日拢城来了一算命大师,朱国英的几个邻居请其卜算,卜罢一个个号啕悲哭,都说算得太准了,早知命运如斯,又何必凄风苦雨枉居人世!

  到此处,朱国英动了心,亦上前卜算,遂报上年庚八字。

  不想大师将其年庚八字排出四柱,掐指一算,神色一变,口称:此乃千岁之命,老衲多有冒犯。”

  听到这话,围观众人大惊,朱国英则破口大骂:“真是个有眼无珠的瞎子,青天白日说昏话,俺明明是一无所有的穷人,偏遭如此嘲笑、挖苦,不看你年纪一把,非把你痛打一顿不可!”

  “信则罢,不信也罢,老衲花已至此,望施主日后多多行善,且勿杀生,骄涉淫掠”

  朱国英是火爆性子,见大师还在坚持己见,就要动粗,其弟弟朱国启连劝带拖把他拖回。

  万历末年,九十高龄的宪王薨,宪王有五子都先他而去,万历皇帝主持廷议,以宪王无后,最后不知是谁说宪王生性风流,在外有私生子。

  崇祯皇帝得报,极为重视,令一位大臣勘察。

  崇祯四年,果然查到这朱国英就是宪王的私生孙,随后赐朱国英名朱企丰,又赐王冠、玉带、尚方宝剑,主持岷王府事。

  崇祯七年五月,朱企丰登上王位之后,横征暴敛,生性凶残,为方便自己过白江大河狩猎游玩,豪用大量财力,劳民伤财,死伤惨重,修建了白江大桥,这就是白江大桥的来历。

  后世人云,白江大桥,因冤死的人太多,怨气太浓,每逢月圆之夜,都会有人冤死鬼上来寻找替身,已换取自己能够早日超生。

  大桥依旧,往事封尘,毕竟这都只是传说,历史的真真假假,谁又能说的清呢,就像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他也只是收集各种传说加已编辑才写成史记这一传世巨著。

  漫步在桥上的郭雨,思绪点点,就像飘落在空中的蒲公英,越飘越远

  明月依旧,自从老头子去世以后,一些超乎正常思维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的在自己的身上或身边。突然,他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宁做明白鬼,不做糊涂人。

  人的一生,碌碌无为又或是名垂青史,无论那种结果,都要光明磊落,明明白白,我们无法选择人生的结果,却能略微改变人生的方式过程。

  想到这里,郭雨心里一松,目标明确,哪怕踏刀山,下火海,他一定要弄明白,自己究竟是谁!还有那个自称茗儿的人又是谁?

  人在思考中,时间过去那是很快的。

  不知何时起,一团黑云已笼罩住了半边月,四周寂静无比,就连泄火的年轻人也不知去了何方,白江大桥的霓虹灯开始闪烁不停。

  桥下,清澈的湖水已变了颜色,湖面上青烟袅袅,鬼气森森,风吹刮掉电线的声音呜呜作响,像是从人间仙境一下子掉到了九幽地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