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千万一期节目

  “这么晚了,什么情况?”</p>

  偌大的会议室里,郑文一推门,发现陈部长,陈玉山导演,编导们,包括《哥哥》七位成员,悉数到齐。</p>

  “郑老师,晚上好。”</p>

  “小文来啦。”</p>

  “哈喽郑总!”</p>

  郑文挥挥手,点点头:“我多带了个人,不介意吧。”</p>

  身后闪出个全身黑的身影,摘下帽子,青丝垂下,拿掉口罩。</p>

  喔喔喔...全场鼓掌,谁都没想到来了个郑文,还送了个夏代之。</p>

  “弟妹也来了。”</p>

  “夏老师好。”</p>

  “夏小姐。”</p>

  这两人原本在外头吃饭来着,结果,接到了陈部长的电话,让他来电视台一趟。</p>

  郑文喝了点酒,夏代之临时充当了司机,得知楼里都是熟人之后,也陪着上来。</p>

  众人一番寒暄,她自觉地坐在了角落,玩起了手机。</p>

  “啥情况,大半夜还聚在一块,明天在东川附近拍摄?”郑文拿着水杯喝了口。</p>

  陈玉山有些那啥:“郑老师,我们好像搞了件大事。”</p>

  “说说,咋了?”</p>

  “咱们节目通过这几个月的播放,也稳定了收视,破三经常能出现,都不稀奇了...”</p>

  他的一番解释,郑文明白了。</p>

  收视率高,看的观众就多了,无数人在官网或是节目弹幕里留言,说超想体验下福不福,觉得特别有意思。</p>

  前段时间,节目组弄了个调研。</p>

  “如果《哥哥》举行观众同游,你是否有意愿参与。”</p>

  短短一天时间,有八百多万网友表示愿意加入。</p>

  这数字吓坏节目组,太多了吧。</p>

  于是,后边没了声音。</p>

  但网友不答应了啊,你这是调戏人么,为啥不说话,后续呢?</p>

  每天每天都有人在刷屏:</p>

  什么时候举行观众同游,</p>

  是不是想赖账,</p>

  不能出尔反尔云云。</p>

  这让节目组哭笑不得,他们大概是第一个不因为本身节目质量,而是一个做调研挨骂的人群了。</p>

  本想着,言论会随着时间,渐渐平息。</p>

  结果,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p>

  陈玉山一看,不行了,今天刚拍完新一期节目,让所有人员暂时别回去,请来了陈部长,一块研究下到底该咋办。</p>

  一群人随便在食堂里吃了些东西,觉得肯定要喊上郑文,于是,就成了现在的状况。</p>

  按照郑文原本的想法,肯定是不同意如此早地进行观众同行。</p>

  可现在,他改变了,收视率摆着呢,如今已经不是站稳脚跟,而是碾压对手的存在。</p>

  “那现在是什么情况?”</p>

  陈玉山有点担心,但更多的是得意。</p>

  “选人不好选,我们害怕会爆炸。”</p>

  夏代之已经不玩手机了,她挺好奇,这是节目的会议,从来没参加过,而且看样子,还是个大型企划。</p>

  陈导的担心不无道理,可以说,东川没有一个导演接过如此大的计划。</p>

  预计的拍摄资金,就得一千万,这可是一期节目,如此大的投入,都能拍个小成本电影了。</p>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拍摄?”郑文问道。</p>

  “元旦,正好放假,周期是三天两夜。</p>

  用一个月时间来准备。”</p>

  一个月,不过分。</p>

  正常一期节目,从头到尾,也得花个十天左右。</p>

  “既然要做,那就早一些开始准备。”</p>

  郑文考虑了一会。</p>

  “首先,报名工作马上要进行,确保两件事。</p>

  第一,节目归根结底,是旅行,可以要求提交申请的观众写明理由,至少三百个字以上。</p>

  带出他们的故事,或者其他别的什么。</p>

  第二,确保元旦时有空闲,我估计,有不少是碰碰运气,先申请再说,后边不管。</p>

  第三,人数,观众出行嘛,你们有想好多少人一个队伍么?”</p>

  “郑老师,你说的前两点都稍稍讨论过,想法差不多。”</p>

  刘伟祺在边上点头,他其实也挺期待且忐忑着,现场几千上万观众的场面经常见,可,作为嘉宾直接进行拍摄,还是头一回。</p>

  “我们想着,尽量多一些,成员们作为队长,一队大概二十个人左右。”</p>

  郑文摇摇头笑了:“余温。”</p>

  “啊?!”余温猛地抬头,还有我的事儿呢?</p>

  “如果,拍摄的时候,有二十个人跟着,你能完全照顾到所有人的想法么?”</p>

  “不可能。”余温想都没想。</p>

  “刘老师呢?”</p>

  刘伟祺摆摆手:“别说二十个,上回你还有石老师他们过来,就十个人而已,都非常吃力了。</p>

  作为主持人,嘉宾太多了,肯定会顾此失彼,有人多说,自然有人少说。</p>

  但,观众不一样,他们来了,是我们的客人,肯定得照顾好。”</p>

  “刘老师说的好。”郑文同意他的说法:“陈导,你是否觉得,难得观众能参与,尽量多来些人?”</p>

  “没错。”陈玉山没有否认。</p>

  “想法没问题,但人力有尽时,二十个人,太夸张,我建议,十五个以内,但是,可以加码。”</p>

  “加码?”众人没听明白。</p>

  郑文没有卖关子。</p>

  “请外援嘛,姜东来老师,或者其他主持人,明星,都可以,再请个两三个过来,作为队长,协助拍摄,直接弄个十队。”</p>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点头,夏代之眼睛一亮,不过自顾自地摇摇头。</p>

  想象中挺好玩的,但真要作为队长,她觉得无法胜任。</p>

  平时都是经纪人在照顾自己,忽然要去照顾十几个人,想多了。</p>

  前头的众人可没空观察她在想啥。</p>

  都是综艺老手,郑文点出了这些,其他想法和主意纷纷涌现,讨论的非常激烈。</p>

  这让夏代之有些羡慕。</p>

  拍戏前,演员们也会开剧本会议。</p>

  但是,作为年轻演员有时候挺尴尬的。</p>

  只要是人做出的东西,都有可能出错或者不太合适的情况发生。</p>

  尤其是在台词上。</p>

  你发现不对,不点出来,心里不舒服,点出来,有些编剧会不高兴,你懂个蛋台词啊。</p>

  这儿呢,气氛很好。</p>

  综艺部长,导演,编剧,成员,各抒己见,谁提出了个不错的想法,都会顺着延伸,拿出更多,更好的拓展思路。</p>

  夏代之算是涨了见识,也明白了些,为啥东川卫视的综艺能有如此大的改变和进步。</p>

  真的,挺不错。</p>

  会议从八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快十一点。</p>

  刘伟祺提出了个问题。</p>

  “小文,那你,是作为出演者,还是导演组加入呢?”</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