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增福》 三

  郭增福和张文顺是下午在街上碰见的,俩人志趣相投,当晚就小喝了两盅,爷俩儿开怀畅饮,外面的天空上,是疏疏朗朗的几颗寒星,这一晚,一老一少一直喝到后半夜,馆子里的其他客人都走尽了。这一晚,张先生就着酒兴,和郭增福聊了很多。

  “我和你说实话吧,你在天津老家的那个师傅,我和他见过几次,属实没大能耐,但是,他把你养这么大,功德大得去了。他想让你好,想叫你成就一番事业,才把你送过来,他在我面前也没少夸你。”

  张先生一顿,闷了一口酒,叹道;现在,相声也好,评书也罢,都没落的太久了,刚才我在街上看见你,当时我心里就有个大胆的想法;曲艺这一摊子死水终于又要沸腾起来了,郭增福,你绝对能拯救曲艺界。来,提出你的主张,是好是坏,我老张都陪你去干!我今年才六十,还不老呢,况且,我也爱相声,爱曲艺,我也不想让它就这样完喽!

  郭增福听完,先是一愣,然后掷地有声道;让相声回归剧场。

  张先生一拍大腿:那咱就弄个小剧场。民间小剧场好,我以前在北京文工团演出,规矩太多了,明文禁止恋爱,我追求一个女生,没干什么就被开除了,体制内就是不自由,扼杀我的爱情,靠他娘的。还是民间自由。

  郭增福点头默许,笑着打趣道;哈哈,张先生,您那就是耍流氓啊!哈哈哈。

  张文顺道;去你的,我那是爱情!爱情!

  郭增福附和:嗯,知道知道,爱情,爱情,嗯,爱情嘛。

  张文顺:……

  “爷们儿,我是真的支持你,这事儿好,你要是真的想这么干,我的养老金都能往上砸。”张先生一脸认真的表情。

  郭增福赶紧拦住老头儿这个疯狂的想法:别,都扔出去,您吃什么啊?

  张文顺道:人呐,就怕豁出去,我的人、我的钱都搭给你了,只要曲艺能好、相声能好,我老头儿无所谓!

  郭增福心里莫名难受起来,老头儿是有多爱这一行啊,不惜把真金白银的养老金扔在他的事业上,帮他打理园子。应了一句:您放心,相声一定会好的。

  郭增福问:先生,咱园子在哪选址?张文顺答:天桥吧,人多,热闹。

  第二天,凌晨五点钟,张先生起了个大早,又是租人家闲着的场地,又是找工人重新翻修,忙活了一早上。中午,张先生打电话给郭增福:爷们,地儿选好了,来看看吧。

  郭增福骑着自行车到天桥的时候,发现张先生旁边站着一个人,这人只有在头皮上有一圈的头发,身形略显得胖,一脸憨厚老实的样儿。脸显老,挺慈祥的。

  张先生介绍道:他叫李菁,他的师傅,我管那老头儿叫候老三,是相声界的老辈儿名角儿,他听我念叨你的想法以后,就说想把他徒弟,就是这孩子,搁在咱这里历练历练,我就觉得吧,一来咱刚开张,缺演员,二来候老三说这小子本事不错,只要是有能耐的演员,咱都来者不拒,我就给同意了,你说不定还能透过这孩子,和那个倔老头儿见上一面呢!嗯,所以,是吧。行了,门脸儿还没弄好呢,我得看着点去,你哥俩儿认识一下吧。

  郭增福上去和李菁握手:你好,今年贵庚啊?李菁答:三十。得亏九几年的中国,还没有普及互联网,网络上的梗、段子、流行语都还没有大面积的席卷人们的生活,要不然,此时的郭增福,一定会在心里喊:我去,不是吧,忒假了吧,这人看着像五十岁的,阿sir,骗人好像犯法啊!

  “嘿,爷们儿,看看怎么样?”不远处,传来张先生兴奋的喊声。

  郭增福抬眼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他身边已经有了一座小楼,格局是按着四合院那么设计的,褐瓦顶子下一小院儿,顶子上悬着一块烫金黑底大牌匾,匾上有云:北京相声大会。

  看张先生的表情很满意:不错吧?郭增福答:行,挺好,先生费心了。

  张先生又转而一叹:就是人少,轮着番的演,都得受累。

  郭增福给老头儿宽心:慢慢的人就会多了,对了,先生,今天开张大喜之日,您给题个对子吧,讨个喜庆。

  张先生听了一笑,故作为难道:真叫我给题啊,先说好,我这可没横批啊。

  郭增福道:没事,您给个上下联就成。。

  张先生道:那我给你题:上一联:趟风冒雪上塞北。下一联:桃杏争春下江南。

  郭增福接过话头儿:北京相声大会,今日开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