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援兵

  对战一刻,纵马来的鞑子退了回去,与城门这边大周兵卫相比,他们损伤很小,因此看起来随意自得。</p>

  “城门上人听着!”</p>

  一个大周人打扮的男人从鞑子队列里催马过来,就在城门下转了转,抬头冲城门大声喊道,带着明显的大同口音。</p>

  “告诉你们大人,速速打开城门,咱们大金老爷饶尔等不死….”</p>

  听到他这句话,城门上的守兵们便忍不住啐了口。</p>

  “这狗娘养的都已经换了种了,还咱们大金….”大家低声骂道。</p>

  听那城门下的人接着喊道。</p>

  “……若是不开门,咱们可要登城了,到时候哼哼…你们可考虑清楚后果!”</p>

  这男人在城门下又将这句话反复喊了几遍,才跑回不远处的队伍里去。</p>

  站在城墙上正中由几个兵卫护着的一个身穿铠甲的中年男人也收回了视线。</p>

  这是张家堡的管队,也就是负责解县安危兵防的卫所最高指挥官。</p>

  “知县大人呢?”他转头问道。</p>

  自从得知鞑子入境以来,那知县便躲在县衙不敢出来。</p>

  “各家都要出人护城,他作为一县之主,怎么能缩头乌龟一般?”管队大人气呼呼的喊道。</p>

  不再城门路面鼓舞士气也就罢了,竟然连家团也不派来,他怎么这么倒霉摊上这么一个父母官,尤其是跟上一任知县相比…..</p>

  “去,就说老子说的,再不派人来守城,老子就先缴了他的县衙!”管队喊道。</p>

  便有亲兵应声,带着人呼啦啦的去了。</p>

  “大人,大人,这些鞑子人数不少,要是真攻城,咱们守不了多久….”一个兵卫过来低声道。</p>

  管队心烦气躁,目光再次投向外边,看着那边虽然退回去但队列明显肃正的人马。</p>

  这可是鞑子的先锋啊,虽然不足一千人,可都是硬茬啊。</p>

  “那些请援的人走了多久了?”他问道。</p>

  “已经二天了。”兵卫答道,面色沮丧。</p>

  二天了,向府城卫所四周乡堡都派出了人,按路程算一个来回也够了,但到现在为止,半点援兵也没有。</p>

  “大人,谁肯出兵来救援啊,这可是鞑子的精兵…..”兵士哭丧着脸低声说道。</p>

  固守城池,有城墙相护,又居高临下,大家对战鞑子到还有些胜算,最不济就是熬呗,鞑子没有补给,熬一两日攻不下就会找别的地方去,但要是从坚壁的城内冲出来,跟鞑子面对面的打……</p>

  就解县四周的这些卫堡来说,恐怕没有这样傻的官兵。</p>

  管队的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换做他,要是接到别的县的请援,也只会当做没接到,他的面色便更加低沉,目光再次看着城外的鞑子队伍。</p>

  鞑子队伍里,正中前方旗杆下站着两个铠甲鲜明的统领,此时正用手中的兵器指向这边来,不知道说了什么,四周的人似是爆发出一阵哄笑。</p>

  隔着远,听不清他们的说笑,但看那形容让管队心里更为烦闷。</p>

  “大人,咱们好歹比他们人数多,我看他们也没有登城的工具,就算没有援兵来,咱们死守 几日,他们攻不下的话自然会走的…”兵卫在一旁开怀道。</p>

  也只能这样想了,管队面色沉沉。</p>

  “大人,大人..”两个亲兵从城门下飞奔上来,面色煞白,“知县跑了….”</p>

  “什么?”管队顿时火冒三丈。</p>

  “县衙根本就没人,咱们冲进去,只有两个老杂役躲在老爷房内,说是老爷让他们假扮的…县老爷早在三天前混在那些大户中跑了…”亲兵说道。</p>

  “这草包!”管队暴跳。</p>

  县老爷都跑了,城门上的兵卫面色顿时更难看了。</p>

  “大人,大人!”亲兵忙低声道,“切不可再走漏消息….”</p>

  要不然这士气可就大乱了….</p>

  管队很快冷静下来,严明县老爷跑了的消息不可透露,违者军法处置,众人面色惨白的应声。</p>

  就在此时城墙上一阵骚乱。</p>

  “鞑子进攻了!”兵卫们乱乱的喊道。</p>

  众人看去,果然见那群原本归队的鞑子又开始前进了,这一次跟上一次只有一二百人过来射箭不同,而是全部压上,走的越来越近,大家可以看到在骑兵步兵后,竟然还有一列辅兵推着车。</p>

  “是云梯!是云梯!城门上有兵士忍不住大喊起来,面色惊恐,声音嘶哑。</p>

  这就意味着这些鞑子可不是只简单围城了,而是一定会登城。</p>

  包括管队在内,所有人的面色都变得惨白。</p>

  第一轮的箭雨就伴着大家一瞬间的失态袭来了。</p>

  “迎战!战也是死,不战也是死,早晚是个死,是男人都给我死得刚烈点!”管队一声大喊,拔出自己的腰刀,“传令各队各民壮家团,准备城头迎战。”</p>

  城门下的人虽然看不到具体的状况,但看着不断的有人冲向城墙,又有民众被吆喝着或背或挑石头圆木向城墙上而去,也都知道发生什么事了。</p>

  “鞑子要登城了..”</p>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了。</p>

  “这下死定了..”民众们呆呆的站着。</p>

  “大姐儿..”宋郎中的声音在身后响起。</p>

  正呆呆看着一队人跑过去的刘梅宝回过身,看宋郎中面色虚弱,身上手上沾着血迹。</p>

  “大叔,还要什么药?我这就去做来。”她立刻说道。</p>

  宋郎中看着他,带着几分怜惜几分感叹。</p>

  “不用了,还够用。”他缓缓说道,眼中似是有泪光闪闪,“你去找找,和你舅妈哥哥在一起坐坐吧。”</p>

  死的时候,跟家人在一起,黄泉路上也不会孤单。</p>

  刘梅宝一愣,感觉到宋郎中那种绝望。</p>

  “大叔,也许,也许…”她挤出一丝笑,“有援兵来呢…”</p>

  宋郎中的眼泪便再忍不住,打湿了稀疏的胡须。</p>

  “姐儿,你父亲当年没有等到援兵,如今咱们还是等不到援兵….”他哽咽说道。</p>

  伴着他这句话,四周响起啜泣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哭声与厮杀声混在一起。</p>

  “..兄弟们,杀鞑子啊!”</p>

  管队挥刀砍飞一个刚沿着云梯爬上来的鞑子兵,此时城门上剩下的不足百人,此时已经没有人害怕了,在城门下箭簇的冲击下,疯狂的阻挡着要爬上来的鞑子。</p>

  另一边,一群民壮家团,有老有少,他们不用武器,石料,圆木都已经用完了,抓着一切可以抓到的东西冲城门下砸去。</p>

  周良玉胳膊上还插着一支箭簇,他似乎感觉不到疼痛,抓挠半日抓不出东西来,干脆扯过地上一个死了兵士推了下去。</p>

  死尸带着一个爬到一半的鞑子滚下去了。</p>

  又少了一个,周良玉心里说道,他低头看去,见有更多的鞑子兵涌到云梯下,再抬头看,天色已经渐黑。</p>

  再也看不到明日的太阳了吧…他心里想着,想要回头看看能不能再看一眼娘和妹妹,娘想必已经准备好了,城破那一刻就会带着妹妹自尽,这样也好,免得受凌辱….</p>

  一家人到底是在一起,其实也很好,周良玉的嘴边浮现一丝笑,他又拖过一个死尸,就往往城墙下砸,忽的见城门下的鞑子一阵骚乱。</p>

  原本站在步兵后只负责射箭的骑兵纷纷停下手,转头向后看去。</p>

  远远的,似有烟雾迷腾,迷雾渐渐散去,出现一队队骑兵,有鲜艳的大周旗帜在夕阳的余晖下飘扬。</p>

  “是援兵!是援兵!”城门上一阵静默,旋即爆发出一阵欢呼,这欢呼又很快化成一阵嚎哭。</p>

  那队伍行进的很快,骑兵过后,便可见整齐的方队,长矛如林。</p>

  攻城的鞑子兵如水般褪去,转向来者迎击。</p>

  周良玉只觉得不能呼吸,他瞪大眼看着,看着那越来越近的旗帜上写着的“盐巡”二字。</p>

  城墙上嘶吼声突然低了下去,而外边的厮杀声却越发强烈起来。</p>

  完了完了,城墙上的守兵终于死干净了…..</p>

  城中的父老乡亲们都涌出这样一个念头。</p>

  “孩他娘,咱们来世再见了..”一个男人将腰带解下来,哽咽着对身旁的媳妇说道。</p>

  那媳妇流泪不止,却并没有畏惧,只是紧紧抱住怀里的小孩子。</p>

  “娘,咱们要去哪?”小孩子眨着眼吸允着脏脏的手指,没有半点忧伤的问道。</p>

  “只是..可怜的孩..”妇人终于撑不住大哭。</p>

  “咱们一家人一起上路,要不然黄泉路上可都要走散了…”男人流泪道,一咬牙将腰带勒在孩子的脖子上。</p>

  </p>

  “他爹..”妇人大哭,死死揪住那腰带。</p>

  一旁的刘梅宝只看得窒息,她的身子也忍不住瑟瑟发抖,真的要死了吗…..</p>

  “你哥哥,想必已经先走了….”宋三娘子低低说道,抬头看着高高的城墙,那散落着无数的尸体,刀枪箭簇。</p>

  她从袖子里抽出一把匕首,就要刺入心口。</p>

  “舅妈..”刘梅宝死死抱住她的手。</p>

  “怎么?”宋三娘子看着她,“那你先来。”</p>

  看着刀子被递过来,刘梅宝面皮抽了抽。</p>

  “要不你往城里跑,看运气好能不能找个地方躲起来…”宋三娘子面上浮现一丝笑,又收回刀子,“这次我得丢下你了,他们父子二人都已经走了,我得去陪他们了….”</p>

  刘梅宝的眼泪唰的流下来。</p>

  就在此时,城墙上一阵嚎叫,从上冲下来一群人,有兵有民,有老有少。</p>

  “还没死?”绝望的民众顿时眼睛又亮起来。</p>

  看着这群人冲向城门。</p>

  有援兵?有援兵!</p>

  这消息传开了,满城的民众先是呆呆的不信,旋即欢呼起来,城门被打开了。</p>

  “…杀贼啊!”</p>

  劫后余生的众人再没了一丝胆怯,反而疯狂的冲了出去。</p>

  城门大开,厮杀声震耳欲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