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供词

  按照叶灿说的,朱慈烜到达南京城的第二天。</p>

  也就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十五,那就是一大大的好日子!</p>

  可谓是良辰吉日,诸事皆宜,正好用来祭拜祖宗!</p>

  这不是,眼下的明孝陵处,朱慈烜就祭拜着自已的老祖宗朱元璋。</p>

  当完成这一切后,时间已经约莫是中午了,朱慈烜等人也开始回城,然后,商量另一件事——那伙流寇跑路了啊!</p>

  但,流寇跑了,不等于说是危机解除了。</p>

  那一伙子流寇,可就在南直隶到处转悠着呢,他们或许不会攻打南京了,但若是攻打别的地方,那可如何是好?</p>

  南京皇城的官署里面。</p>

  兵部尚书余瑊正朝朱慈烜禀报道。</p>

  “殿下,是不是要该向流寇用兵了?别的地方或许能缓缓,但南直一带的流寇,必须得尽快扫平啊!”</p>

  “这个自然!”</p>

  朱慈烜点点头。</p>

  “本王明日,便会用兵,不过,什么时候剿灭这伙流寇,还尚且未知呢,毕竟本王带来的兵马,实在是太少了啊!”</p>

  “殿下,江北还有十万新军呢,随时可以调兵南下!”</p>

  一旁的余瑊提醒道,好吧,他是惦记上淮安城附近的十万新军了!</p>

  “不妥!”</p>

  朱慈烜当即拒绝。</p>

  “淮河一带,光是用来修河道的流寇俘虏,就有几十万人呢,没这么精兵震着,万一这些流寇,再生变怎么办?”</p>

  “何况,这十万兵马,说是十万,但预计今年六月才能够成军,眼下训练不足,贸然让他们南下,可不妥!”</p>

  “那殿下,浙江义乌一带,左懋第所练的五万浙军,已经成军多月了,随时可以奉诏讨贼!”</p>

  “更不妥了!”</p>

  朱慈烜连连的摇头。</p>

  又皱眉道。</p>

  “我说,老余啊,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你想想看,去岁鞑子入寇,我国朝都没动这支精兵,现在又怎么能动呢?”</p>

  “殿下的意思是?”</p>

  户部尚书张慎言诧异一声。</p>

  “福建,两广之间,可有叛乱?”</p>

  朱慈烜抬眼问道。</p>

  “江西一带,民变亦是常有!”</p>

  “便是浙江本地,也是不稳,奴变屡有出现,如此情况下,须有重兵镇守,否则,一旦民变,岂不是东南大乱?把我大明朝给亡了?”</p>

  明末不止北方有农民起义,南方同样也有,只不过数量少,而且相比于北方的同行,他们战斗力太渣,轻易就被平定了。</p>

  “可是,这伙流寇,如果任由他们肆虐南直,那,那东南大乱,是迟早的事啊!”</p>

  涂国鼎阴沉着脸道。</p>

  “南都没有兵马吗?”</p>

  朱慈烜敲了敲桌子道。</p>

  “南都可是我国朝中枢要地,据本王所知,我大明朝在南直隶,有四十九个军卫呢!”</p>

  “四十九个军卫,五十万大军都拉出来了,特娘的还需要从外地调兵?老余,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p>

  “殿下,我国朝的卫所军制,朽烂不堪,这是实情,臣,臣也无能为力!”</p>

  余瑊倒也不慌,直言不讳道。</p>

  这是明中期以来,朝野上下都公认的事实,他倒可以直言不讳!</p>

  “好,卫所军制,朽烂不堪,但南都三大营上下,十万精兵,总拉的出来吧?”</p>

  “另外,孝陵卫那边,据我所知,是有五千精骑呢,这五千骑兵,还灭不掉那么一伙流寇?”</p>

  “呃……”</p>

  一众人面面相觑,倒也不慌——他们是文官啊!</p>

  军队的事,不归他们管,就是兵部尚书余瑊,他才当了两年南京兵部尚书了,真要是算起来,锅也用不着他背,何况,孝陵卫,南都三大营,都是由南京城里的勋贵们管事的!</p>

  即便出事,也不是他的责任!</p>

  此刻,看着面前,朱慈烜这咄咄逼人的模样,几个已经七十八十的老狐狸,大抵是猜出了朱慈烜的想法——这压根就不是再质问他们,南京军队的事。</p>

  毕竟,满朝文武,哪个不晓得南京城里军队是什么球样?</p>

  朱慈烜分明是在装糊涂!</p>

  只见余瑊皱眉询问道。</p>

  “依殿下的意思是?”</p>

  “南都军队朽烂,我很愤怒啊!”</p>

  朱慈烜感慨道。</p>

  “而且,这个徐弘基,身为南都总戎,按理说,应该署理军务,率领我大明朝的精兵悍将,击败流寇呢?可是他呢?竟然花钱,让敌人去劫掠他处!”</p>

  “所以,本王的意思是,要严查此事,不放过一个乱臣贼子!”</p>

  “本王现在昨天夜里,派人去审问了一夜,审问这个徐弘基,结果他招了一些东西,招出来了一些同党,让本王着实是震憾莫名,又只感觉,毛骨悚然!”</p>

  “实在是,让本王不敢想象,我大明朝养士三百年,竟然养出来这么一帮混蛋!”</p>

  说罢,朱慈烜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p>

  “王斗!”</p>

  “臣在!”</p>

  一旁,王斗站出来。</p>

  “把你身上揣着的供词,拿出来让六位堂官们看一下看。”</p>

  “是。”</p>

  王斗连忙从自已怀里,摸出来一份供词,然后,呈到了涂国鼎等人面前。</p>

  几人一看,刹那间几张老脸就变的惨白!</p>

  “殿下,这,这纯属是污蔑啊!”</p>

  “对,臣对大明朝,忠心耿耿,此忠心,日月可见,这,这绝对是污蔑!”</p>

  “殿下,这供词八成是那个徐弘基乱攀乱咬弄出来的,绝对不是真的!”</p>

  “对对,殿下圣明,可要明察啊!”</p>

  六个尚书你一言,我一语的在那嚷嚷。</p>

  有几个跟着过来的勋贵,同样也是如此,比如说此刻的安远候柳祚昌,还有灵璧侯汤国祚,以及诚意伯刘孔昭,几人都是满脸的惶恐。</p>

  无他。</p>

  只因为这份供词,牵扯的太大了。</p>

  可以说,整个南都官场上上下下,无论官员,还是他们这些个勋贵,都被牵扯到了其中!</p>

  </p>

  按照这份供词上说的,花钱使流寇退兵一事,是大伙商量过后,由众人想出来一个办法,他徐弘基不过是一个实际操刀者罢了!</p>

  看着一众的表情,朱慈烜不禁的摇头,他一副感慨模样说道。</p>

  “瞧见了没有?这供词上写的可以说是清清楚楚啊!”</p>

  “徐弘基可是招了个干净,你们几位,有什么话要讲?”</p>

  “殿下,这供词不是真的!”</p>

  涂国鼎说。</p>

  “你的意思是?本王拿假供词在这污蔑你们了?”</p>

  朱慈烜脸色一沉,啪的拍了下桌子,质问道。</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