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金月美人泪”

  “反正,不管我的名字怎么来的,我就是三废残人!别纠结这个名字了好吧,听故事!”三废残人,拢好身形,盘腿继续说道。

  “我叫三废残人,生活在距离这里一百五十里的河图谷!那里可是一个天生地成的宝地!山谷之中,四季如春,既无猛怪妖精害人,也无强敌恶人为邻。我们河图谷,洛神一族,千百年来,风调雨顺,人人安乐。我三废残人,自出生就是洛神一族辈分第二长!说句不客气的话,小辈的,见到我还得叫我一句祖宗嘞!”三废残人自豪笑道。

  “这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一出生就是别人的祖宗啊?”觉灵儿,未曾了解人情世故,不解问道。

  “待会儿,我再跟你解释,先听故事。”玄一。

  “嗯!因为我的辈分长,所以,一出生,我的地位在族里就十分高。除了族长辈分的,谁都要听我的话。所以,我不用干活,每天就能得到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混吃混喝,混了四十年,除了混了个三废残人的称号,还混了满身的疾病,心肝脾肺肾没一处好的!就是一口牙好,能吃能喝,饭量特别大!而且,没有大姑娘,愿意嫁给我。四十岁没对象,冤死我了,托人给我找对象,媒人都不愿意的……”三废残人。

  “等等,别说什么找对象,说故事好不好?”玄一烦道。

  “嗯,找对象才是重点好不好,你不知道四十岁没对象,那种孤独悲苦,还要承受别人异样眼光的苦痛!前堪难提,因此我一直心怀大愿,等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干一件惊天地的大事,让族人对我刮目相看。一年前,我的机会终于来临了!”三废残人。

  “一年前,族人像往日一般,在山谷之中忙碌,男耕女织,捕猎打渔,一切融洽。我正躺在山上睡觉!暖风拂面,耳旁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正舒服的躺着,忽然,天空出现巨大的变化的!几十里外的天,变成了一半青色、一般红色,空中刮来忽冷忽热的强大旋风!差点把我从石头上刮下去!那个风大的呦……”三分残人。

  “哦,我明白了。是百善冰和姬九凤!一年前,在这附近发生过一次大战的就是这两人。这两人一人修炼八卦伏水诀,乃是凝练水元之气,一个修炼朱离吞火功,凝练火元!一年前,两人在铁牛河上,打了一架打的天崩地裂,铁牛河水干枯,水元火元四处飞溅!铁牛河连同大海,河水灼干,海水倒灌。必然牵连周在百里地脉。加上水元火元交杂,你们河图谷肯定受到巨大影响了。”玄天闻言,一拍巴掌,已经熟悉整个故事了。

  “哇,弟弟,你怎么知道的?”玄一。

  “这一个月,你带着师傅四处跑,我把道冢百年积攒的修仙趣问都读了一遍。所以,我现在可是三界百晓生了,哈哈。”玄天笑道。

  “哎哎,你们这几个小娃,一点礼貌都没有,我这讲故事呢,你把底漏了,我还讲什么!”三分残人不悦说道。

  “哎呀,你讲的慢吞吞的,几百字的故事,你非要将几万字,观众都看不下去了。直接说后来吧,蚕豆的故事呢?”玄一笑道。

  “嗯,不错,大战过后,山谷之中的小河被海水灌入,大地忽冷忽热,周围的果树庄稼全都枯死了。周围水塘里的鱼也死了,小动物也全跑其他地方了。河图谷一片安宁祥和之地,一下子变成了荒芜贫瘠,五谷不长的废地。种下的庄稼,只能收到往年一成不到的粮食。大家都在思考,是不是要迁离河图谷!”三分残人。

  “这个故事,怎么好像听过似的?是不是后来,遇到什么高人,指点你们了?”玄一挠挠头,问道。

  “没有高人。族长他们都反对迁移,说洛神一族有使命在身,不可以离开河图谷。而且,河图谷自古以来,只准进不准出。这是规矩,不可破。”三废残人。

  “那你怎么出来的?是不是好吃懒作,大家养不起你了,把你扔出来了?哈哈。”玄一笑道。

  “当然不是!我是偷偷跑出来。我是三废残人,但是我可不是傻子!河图谷千百年隐藏位置,遮天三清奥秘,我早就掌握了,我偷偷从河图谷跑了出来!我要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寻找救活河图谷的办法。”三废残人笑道。

  “河图谷原来是这么隐秘的地方,那你这么大摇大摆的说出来,不是给自己找麻烦?”觉灵儿。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三废残人,闻言似乎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笑个不停。

  “别笑了,接着讲故事。蚕豆呢?”玄一。

  “咳咳,接着讲。我逃出河图谷,一路寻找有大能耐的高人,我走了十天,听说了百里外有一个鼓山,山上有一福神,有求必应。我一路餐风露宿,花了半个月时间,终于到达了鼓山。找到了福神庙!”三废残人。

  “啥?一百里路,你花了半个月,你是爬去的呀?我半柱香时间就到了。”玄一闻言,摆摆手,不相信说道。

  “小娃,没见识了没有!别看我现在,英姿飒爽,身材苗条。这都是这一年饿的,一年前,我可是四百斤的大胖子,走十步路,就得歇一次。半个月能走百里,还是我意志力过人呢。”三废残人。

  “那你可真没白饿一年。”玄一笑道。

  “那可不是,我得到蚕豆之后,四处寻找买蚕豆之人,渴了喝露水,饿了挖野菜,身体一天比一天结实,以前心肝脾肺肾上的毛病,全都好了。哎呀,又被你这个小娃,带跑题了,还能不能讲完故事了。”三废残人。

  “您讲,您讲。我听着,保证不说话了。”玄一笑道。

  “我见到福神,满面红光,喜气洋洋,真似活神仙一般。而且,每天求他帮助的百姓络绎不绝,凡是他出手,无论多么重的病,多么大的难,都迎刃而解。等到我排上队,我就问他,我们河图谷遭难了,怎么样,才能让大地复苏,让我们恢复以前的生活。他闭眼思考片刻,仙手一挥,一把蚕豆,落在我的面前。我当时,大为不解,这一把蚕豆有什么用?福神跟我说,这一把蚕豆价值万金,让我拿走就是了。”三废残人。

  “这不就是普通的蚕豆?难道福神是让你回家种蚕豆吃?”玄一不解问道。

  “我哪里知道,但是,我好不容易出来一趟,那一把蚕豆回家,我怎么好意思跟族人说呀,噢,我出来两个月就拿回十几粒蚕豆!这不是让别人笑话我一辈子。所以,我打算把蚕豆卖了,再买很多生活物需,然后回家,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三废残人。

  “噢噢噢!原来你自己也不认为这把蚕豆能救活你们河图谷,那你凭什么卖这么贵呀?大骗子!”玄一躺在青天怀中,指着三废残人笑道。

  “鼓山福神,我是知道的,他可不是骗子!三废残人,把你和福神当时的对话,讲出来。不要遗漏和隐瞒。”青天道士听完,说道。

  三废残人,轻咳一声,脸色有些羞红,开口说道:“我说了,你们可不准笑话我呀!当时情况是这样的!”

  三废残人拖着四百斤重躯,趴在庙外,排队排了三天,饿的他眼冒金星,眼窝深陷,嘴巴也干的裂开了,耳朵耷拉着,头发枯干!但是,他不敢离开,因为,一离开,还得排队几天才能等到他见复生。

  三废残人见到一个个重病垂死之人,进入小小庙堂之后,神气活现走了出来,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

  等到三废残人,他爬进庙堂,抬头只见,一个身材微胖,身着红衣,头戴金簪,仙风道骨的老翁,闭目而坐。

  三废残人爬到地面蒲团之上,趴着说道:“我是三废残人!有事求老神仙!”

  老翁闻言,手指了指头顶的一个布招子,上面写着:废话,来这里的谁不是有事求我,后面还有那么多排队呢,说事!

  三废残人挠挠头,说道:“上面写的啥,我不认识字呀?”

  “咳咳,有事说事,你来找我所求何事?”福神咳嗽一声,问道。

  “我是河图谷的洛神一族族民,我们族遭难了,周围土地不长粮食,求老神仙施展仙法,帮我们脱难。”三废残人,请求说道。

  福神随手测算一下,眉头皱了一皱,算了大半天,也算不出河图谷的事情。最后,从怀中掏出一把蚕豆,扔到三废残人。

  “这就是解法,你拿回去,自知妙用。”福神淡淡说道。

  “这就是十几颗蚕豆吗?这玩意有啥用?这能救得了我们吗?老神仙,你别忽悠我。”三废残人捡起豆子,疑惑问道。

  “混账!不信我,干嘛来找我。我告诉你这十几颗豆子,价值万金,一般人我还舍不得给嘞。拿着豆子赶紧,回家吧。”福神呵斥一声。

  “哦!那还有一件事,老神仙,我都三十九了,还没对象,你说说,我怎么样才能找到对象啊?您老法力通天,能不能把我变瘦,再帅一点、勤快一点?”三废残人收起豆子,想起来自己的大事还没问呢,立刻问道。

  “他日,你遇到一人,若是此人,认出这豆子的妙用,你们族难满了。你自然就瘦了,帅了、勤快了,你的姻缘也就不远了。离开吧。”福神说完,一挥袖清风将三废残人打出去。

  青天闻言,点点头,笑道:“这个豆子呀,我认识!当年我六岁上天道宗,之前在山中也曾与万灵为伴,吃过山中珍奇。这豆子,名叫金月美人泪。你们看这种蚕豆表面金黄,半月形状,边缘还有一条金线似的。传说这种蚕豆,是月宫美人水灵婵的眼泪所化。当年,三界大战,人界地气丧失,万物不生,水灵婵见百姓苦不堪言,留下一滴慈悯之泪,化作蚕种,落入大地!这种蚕豆,生命力极强,就算土地没有肥力,没有活水,依然可以存活。如果,你带回河图谷,不仅能解决你们族食物的问题,还能改善哪里破坏的地脉,不出五年,你们那里又会恢复以前安乐平静的生活了。”

  “啊,那福神还是骗了我呀,这豆子,不值钱呐,只是普通的蚕豆呀,谁家没有啊?我现在还有脸回家吗?”三废残人皱眉说道。

  “哈哈!哈哈!值不值钱,看怎么说了。几颗豆子,在食物富足的年代,不值一文。但是在人快要饿死的时候,比一座金山来的要值钱的多。就算给你一座金山,也未必能救得了你们河图谷,但是这十几粒小小的蚕豆,却是能救你们。难道还不价值万金吗?”青天道士。

  “嗯,是有道理。但是,这福神干嘛不直接告诉我,回家种豆子!白白耽误我一年功夫!”三废残人。

  “这是你自己要的呀。你要变瘦,要变帅,还有变的勤快!你看看,你现在是不是已经达到自己的要求了。如果,没有这一年的蹉跎,你回家依然改变不了好吃懒作的习性呀。”青天道士笑道。

  “啊!福神,你太聪明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我终于看可以回家了!”三废残人,闻言,恍然大悟,兴奋跳起来,奔着家乡的方向,而去。

  “哎,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人来教,这人都傻成什么样了。”玄一摇摇头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