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吕后

  汉朝世界。

  高后八年,吕雉病重,此时的她强撑着病体半靠在床边。

  她如今已是病危,明白自己时日不多。

  前些日子更是已经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

  给他们嘱咐了死后的事。

  她认为刘邦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

  而她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

  吕雉让这两个人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她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她正在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而今天她又看到了视频之中的萧何,不由得感慨万分。

  看到这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她也有些怀念起当年的时光。

  当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时,吕雉和她的家人仍然在沛县。

  同年八月,刘邦令将军王吸、薛欧出武关,欲迎刘太公与吕雉等刘邦家属。

  楚发兵进驻阳夏,汉军不得前。

  一年以后,汉军乘项羽陷入齐地不能自拔之际,一举攻下楚都彭城。

  而项羽率骑兵迅速回防,与汉军战于睢水,汉军大败,吕雉等一众刘邦家属为楚军所俘。

  被俘期间,吕雉仍由审食其照顾,直到两年以后,楚汉议和,吕雉等人方被放回归汉。

  可是回到刘邦身边的吕雉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宠幸的戚夫人,此时的吕雉因为年龄长于戚夫人,常常作为留守,伴在刘邦身边的是那戚夫人。

  这些对于吕雉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可是她不能接受的是刘邦想要改立太子。

  刘邦在汉二年六月已立吕雉之子刘盈为太子,但即位为皇帝后,以刘盈仁弱【不类他】为理由,想要改立戚姬子刘如意为太子,因为【如意类他】。

  戚夫人受到宠幸,常常跟随刘邦前往关东,日夜哭泣,想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周昌、叔孙通等朝中大臣都坚决反对废长立幼。

  这个时候的吕雉感到了极大的威胁,但是她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找张良献计。

  之后吕雉就让他的哥哥吕泽劫持张良,逼着张良献计。

  而张良也没让吕雉失望。

  张良认为刘邦非常看重的【商山四皓】,却始终请不来,因为他们认为陛下对臣下态度一贯傲慢。

  如果吕雉想个办法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让他们天天陪着太子,特别上朝之时陪伴太子,刘邦一定会看见。

  知道【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之后,也许会让刘邦回心转意。

  听到这个计策,吕雉也没有迟疑,立即付诸实施。

  吕雉派吕泽让人带了太子的亲笔信,还带了一份厚礼,请【商山四皓】出山。

  吕雉我的希望并不大,但是这四位高士竟然全来了。

  当刘邦平定英布叛乱结束之后,也在这次平叛中第二次受到致命箭伤。

  而且,由箭伤引发的疾病更加严重。此时的刘邦已经预感到人的生命是有尽头的。

  因此,刘邦废立太子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

  张良劝阻无效,托病不再上朝。

  作为太子太傅的叔孙通以死相谏,刘邦假装听从,实际上废立太子的想法毫无改变。

  一次朝宴,刘邦发现太子身边有【商山四皓】,在了解他们的身份和他们为什么跟着太子之后,刘邦认为太子羽翼已丰,难以更懂。

  从此之后,刘邦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吕雉归汉后,成为汉决策集团重要人物。

  吕雉性格刚毅,她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开始杀人立威。

  第一个被她选中的就是已被废为淮阴侯并监视居住的韩信。

  她趁刘邦在外征战之际,与萧何用计杀掉了韩信,从而成功震慑了其他功臣。

  不久,梁王彭越被刘邦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雉,彭诉说无罪,吕雉答应为他说情,将其带回咸阳。

  她对刘邦说:“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

  刘邦遂将彭越处死,杀掉并剁成肉酱分赐与其他诸侯王。

  刘邦称帝八年间,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统一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更一步刺激了她的野心。

  汉十二年,刘邦病情加重,吕雉派良医进行治疗。

  刘邦自知已经病入膏肓,赐医生金钱,把他们赶走,拒绝治疗。

  刘邦病已不治,在决定好国家关键职位人事之后就撒手人寰。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吕雉开始独掌大权。

  对那些为高祖侍寝而得宠幸的妃子如戚夫人等人,吕雉非常气愤,就把她们都囚禁起来,不准出宫。

  吕雉做了皇太后,就下令将戚夫人幽禁在永巷,剃去头发,颈束铁圈,穿上囚徒的红衣,让她舂米做苦役。

  之后更是杀赵王刘如意,徙淮阳王刘友为赵,并将戚夫人斩去手脚,薰聋双耳,挖掉双目,又以哑药将她毒哑,这才抛入茅厕之中,称为【人彘】。

  而做完这件事之后,吕雉与刘盈之间产生了一道深深的鸿沟,现在想来让吕雉有了一丝丝的后悔之意。

  刘盈认为母亲如此惨无人道,已经违背常理,惊骇非常,从此不愿处理政事。

  孝惠七年,刘盈忧郁病逝,发丧期间,吕雉有一些担心。

  刘盈没有年纪较大的儿子,太后害怕朝中的老臣。

  而陈平等人也担心吕雉会对他们下手,为了让吕雉心安,于是直接让朝廷执掌大权。

  这个时候吕雉的权势已经达到了巅峰。

  吕雉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后,成为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吕雉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在采取【无为而治】,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及宦官张卿。

  之后就是吕雉为了打造吕氏天下用尽手段的时间。

  只是她还没有完成全部的计划,如今就已经快要去世了。

  看到画面上的萧何,她也想起了自己与萧何诛韩信的事。

  最主要的使她想起了萧何的夫人。

  当年萧何病死,终年六十五岁。

  第二年,汉惠帝刘盈下旨,让萧何的嫡子萧禄继承爵位。

  可是萧禄福薄命短,在几年后就一命呜呼了。

  萧禄虽然没有儿子,但他还有不少兄弟,不过吕雉却没有让那些庶子承袭爵位。

  最终吕雉下旨,让萧何的夫人、萧禄的母亲承袭酂侯的爵位,并加封萧何的小儿子萧延为筑阳侯。

  萧何的夫人对于西汉的建立没有任何功劳,也没有继承爵位的理由,之所以成为侯爵也都是吕雉的算计。

  吕雉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她自己,她之所以能够临朝称制,是因为她的丈夫是刘邦,儿子是刘盈,丈夫、儿子是她获得最高权力的根源。

  刘盈死后,没有留下嫡子,由吕后做主,立了傀儡小皇帝。

  萧何夫人的情况与吕后差不多。

  她的丈夫萧何、儿子萧禄都先后病死,按照规矩应该由庶子萧延继承。

  假如这样的话,在汉惠帝死后,就应该立刘邦的其他庶子为帝。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否定了吕后临朝称制的合法性。

  所以,吕雉下旨封萧何夫人为侯,其实是对自己临朝称制合法性的补充。

  不过她知道,自己一旦去世,萧何夫人的爵位估计也是保不住的。

  只是现在萧何出现在了十大名相里,威望更胜了几分。

  估计后面刘氏的人也会稍加考虑。

  但是自己宗族的人肯定是保不住性命了。

  想到这里,吕雉也稍有一些后悔,她不知道自己这么些年来所做的一切到底值不值得。

  不过如今她的状态也没办法再多做其他的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