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宋神宗

  另一个北宋世界。

  雄心大志的宋神宗赵顼由于对西夏战事的惨败,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病情恶化。

  大臣们乱成一团,王珪等人开始劝赵顼早日立储。

  赵顼在那时已经有不祥的预感,无奈地点头同意了。

  不久前,神宗六子赵佣,改名为【煦】,被立为太子,国家大事由皇太后暂为处理。

  赵顼一生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他希望重建强盛的国家,再造汉唐盛世。

  当这些梦想破灭之时,赵顼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赵顼此时正躺在床上,观看着王安石的视频。

  看着看着,赵顼就陷入了回忆,他想起了自己刚刚登上皇位的时候。

  ……

  二十岁的宋神宗坐在龙椅上,听着群臣叽叽喳喳地奏报。

  他大致明白了如今大宋的情况,从群臣的描述之中了解了自己继承的这个烂摊子。

  但是失望之中却也掺杂着他的理想。

  血气方刚的赵顼并没有因为这个国家如此的积贫积弱而叹气。

  他此时反而内心有一种期望。

  自己是不是那个扭转乾坤的圣主。

  攘外安内、文治武功,两手都要抓,两手也都要硬。

  这是宋神宗的战略构想。

  而且要实现这些事情,他需要一个可靠的人。

  此时的赵顼,既充满热情,又非少不更事。

  尤其是他知书达理、尊师重道,让那些大臣们都十分看好。

  他在继位第一天就下发诏令表示大行皇帝的丧事要从简,这才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这个时候大宋臣民都对这位新皇帝充满了希望。

  而赵顼同样也对自己充满了希望,因为在他心里,觉得这事并不难。

  他看着下面那些经验丰富的几朝元老,觉得这些人应该会成为自己的好帮手。

  然而他错了,这些人是真的老了。

  在最开始,宋神宗找上富弼,问他该怎么强兵。

  可富弼的回答却令宋神宗无比失望。

  【陛下即位不久,应当广布恩德施行恩惠,希望二十年不提用兵之事。】

  接连问了几人,得到的答案却也大差不差。

  此时的他有些迷茫了,这样的朝廷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扭转乾坤?

  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人。

  一个向父皇上奏万言书以求变法的人——王安石。

  宋神宗重读万言书,被王安石那一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说的心潮澎湃。

  他觉得王安石就是那个辅佐圣主的人。

  他给予了王安石无限的信任,开始了熙宁年间这场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

  而王安石的变法又遭到了旧有大臣的一致反对。

  王安石凭借宋神宗的支持,集中权力,全力实施变法。

  而到了神宗在位时间长了之后,新法也基本稳定了。

  这时候一个过于强势的宰相已经不符合神宗集权的需要了。

  所以王安石去职,赵顼亲自主导变法。

  而经过熙宁时期的政治斗争,旧党大臣已经被清出了朝堂。

  新党大臣缺少旧党大臣的根基,必须依附神宗支持。

  而其余的比如王珪,虽然不是完全的新党,但是无比听话。

  这个时候神宗就开始集权了,他把所有的权利集中在自己的手里。

  赵顼想要做千古一帝,他觉得这个时候只差一步。

  他要开疆拓土,击退外敌。

  他看中了三个敌国之中实力最弱的西夏。

  赵顼踌躇满志,派出五路大军伐夏。

  但浩浩荡荡的大军杀到西夏内部之后发现后方粮草完全跟不上,结果自然是无奈撤退。

  一年之后,西夏人回来报复,结果军队再次溃败,完全无法抗衡。

  他的梦想破灭了。

  这对于心气甚高的宋神宗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结果。

  于是今年刚刚38岁的他就已经陷入了病痛这种,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

  看着王安石的视频,赵顼回顾着自己的一生。

  他觉得自己的要求很简单,无非是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

  可是在这样一个国家,注定很难实现他的理想。

  看着视频之中,赵顼想起了王安石的儿子王雱。

  王雱曾经做过天章阁待制兼侍讲。

  赵顼不常与王安石见面,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王雱来了解王安石。

  给赵顼侍讲的时候,王雱偶尔会说些闲事。

  赵顼很喜欢王雱讲的故事,对王雱也比较有好感。

  可惜王雱去世的早,距今大概已经有将近十年了。

  那个时候赵顼才二十八岁。

  赵顼忽然想起了王雱讲的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

  王雱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

  客人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

  王雱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

  客人听了,十分惊奇,对王雱十分称赞。

  赵顼听到这个故事之后笑了好长时间,他觉得王雱在说废话居然也能得到别人的称赞。

  笑完之后他又想到了自己,好像自己说废话也能得到别人的称赞。

  难道这就是权力?

  当时的赵顼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现在的赵顼已经不想再思考这些事了。

  赵顼一直都很喜欢诗,也是因为诗他了解了王安石。

  他曾经听老师在课上提到一本今人的诗集,便去买了看。

  那是一本王安石的诗集。

  他十分喜欢,怕太快看完,便每晚只看一首。

  回想起那些日子,他经常还能够会心一笑。

  看到王安石被选中成为十大名相,赵顼还是十分开心的。

  只是想到他和王安石现在的关系,他又有些难受。

  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赵顼很快就召他回朝。

  回来之后赵顼就发现王安石似乎变了,没以前那般霸道了。

  而他自己似乎也变了。

  至于变在哪里,可能是权力吧。

  表面上,赵顼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王安石。

  但,也只是表面上。

  他们之间,没有了默契。

  君臣二人,也不再不像以前那般无话不谈。

  交流时,也总会有停顿。

  而每有停顿,彼此都多少有些手脚无措。

  有点尴尬。

  赵顼不喜欢这种感觉,王安石似乎也不喜欢。

  他们都想恢复到过去,并尝试去努力,可惜都不成功。

  赵顼知道,应该是回不到从前了。

  之后王安石再次罢相。

  罢相两天后,王安石的爱子王雱去世。

  丢了相位。白发人送黑发人。

  赵顼可以想象王安石的内心是何等的难受。

  这年,王安石55岁。

  此时,距离他进士及第,已经34年。

  距离赵顼首次见到王安石,不过8年。

  王安石离开了都城再也没回来。

  赵顼和王安石,也再没见过面。

  不过此时赵顼已经快要不行了,他很希望能够再见一次王安石。

  他很亲眼看看获得奖励的王安石,也不知道身体还撑不撑得住。

  想到这里,赵顼强撑着坐起身来,也惊动了旁边的侍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