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斩神圣 (五)

  六月中之后,工人与厨子们终究还是启用了藏冰。</p>

  ——其实藏冰一直是这些单位里自己就有的,只是制度上规定了具体的时间,而他们自己又没有根据现实情况而决定变通的权力,因此才需要去寻求季霄的批准。</p>

  只是季霄不给批,他们也不好说什么。</p>

  只是背地里抱怨上一两句,很快便会有人觉得,新来的这位农会会长,是一位恪守规矩的。</p>

  余人也不好说什么。</p>

  恪守规矩,虽然就目前来看对大家并不方便,但长远来看,是好事情。</p>

  大家看了过去,忍一忍,也就是了。</p>

  季霄这里,虽然他自己没有批,但各处要用的东西还是用上了。</p>

  他很是恼火。</p>

  却又有心想要测试目前秦国的规矩是否有漏洞。</p>

  他于是熬夜查询现如今他自己能够查询得到的一切规条与过往的事件。</p>

  还真的,就给他查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p>

  比如说,县中钱粮收成,田地里一年两次收获,但却只有一次是需要交税的。</p>

  而且,只要报告了灾情,这一年度里的税务就会得到大幅减免。</p>

  并且之后朝廷里还会有覆盖到每一个人的补贴指标。</p>

  补贴就单个人来说是不多,可是一县之地,多少人?</p>

  聚沙成塔呢!</p>

  并且,县中其实一直留有固定的百分之三的份额是空置的。</p>

  这笔钱粮留存的名目是用以支持招揽外来人才和支持县中对外考察。</p>

  目前在册的唯一一个使用了这笔钱的人,是一个韩国人。</p>

  而且他用的也很少。</p>

  这笔钱粮……季霄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是给自己留的。</p>

  难道这就是秦国官面上给主官留出来的份额吗?</p>

  百分之三居然有这么多?</p>

  方方面面,他认认真真地读了又读。</p>

  谎报灾情……季霄是不敢的,因为会有秦王使者前来验明灾情等级,以便评估所应该对应的补贴尺度。</p>

  而截留钱粮,或者私下里给农会收两遍税,他也是不敢做的。</p>

  这方面太过冒险。</p>

  而且秦国的升迁制度,季霄看着是很完善的。</p>

  他现在生活很舒适,对于贪污的需求不高,没必要为了一点点钱粮而做出影响以后升迁的事情来。</p>

  至于说那百分之三的钱粮……</p>

  似乎可以用来回归国内招揽一些帮手。</p>

  楚人有句话叫做富贵归乡。</p>

  如今季霄也算是发达了,便想回乡显摆显摆。</p>

  如若回乡时候能够用那笔钱粮……</p>

  想想不要太美!</p>

  季霄有了盘算,便想要与周遭县的农会联系联系,看看别县之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一笔钱粮留存。</p>

  若是都有,那么便说明,这笔钱是可以随意动用的。</p>

  若是没有……那也并不打紧。</p>

  只消有个好的由头便可。</p>

  到时回乡一趟,多带一些人才回来不就可以了?</p>

  即便是秦王政……也须得认我花用他的钱粮!</p>

  季霄想着,又连忙修书一封,亲自裁剪竹简上的细刺。</p>

  礼节上,他做得无可指摘。</p>

  十一年的天气很好,庄稼收成也好,夏日,忙活完了收割和播种之后的晚上,农会的众人趁着夜色怡人,又开始露天开晚会。</p>

  逢此时,互生情愫的少男少女有了由头,便就相好。</p>

  也就是这时候,季霄知道了皎怀有身孕的事情。</p>

  很惊喜。</p>

  虽说这个孩子注定是个庶出,但人生中的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正在孕育,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p>

  季霄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终于有了一份落点。</p>

  他又开始翻阅法律条文。</p>

  新修订的秦法里面并没有强制性的兵役了。</p>

  但是相应的,不参与兵役,小孩子所能够得到的升迁渠道也就不多。</p>

  秦国如今不支持无功而荫。</p>

  不过,如今秦国是支持太医外行的。</p>

  季霄看过了相应的典籍,知道了这一点,便盘算着将自己的薪酬,那些没什么用的黄金拿出去用一用。</p>

  ——太医令夏无且如今开了课业,在咸阳教授医科生,威望极高,想必医术极好。</p>

  既然太医可以收钱外行治病,季霄便又修书向咸阳,递了诊金,去请夏无且来此处。</p>

  此时新生儿并非不多,也并不是人们没有生育的热情,只是医疗水平限制,他们实在没有办法做到太好。</p>

  积攒的黄金一花即尽,季霄反而没有了什么顾虑。</p>

  他心心念念的归乡之事,也得延后一些。</p>

  盘算来盘算去,总感觉计划赶不上变化。</p>

  八月,大豆成熟之前,咸阳城里来了人。</p>

  却并非是季霄心心念念的夏无且。</p>

  而是原本专供于王孙贵族的滑稽戏演员。</p>

  此时称为优伶。</p>

  这些人是秦王政专门派来犒慰庶人的。</p>

  要免费的在每个县里演出十日。</p>

  安民县这里距离咸阳比较偏远,秦国的滑稽戏演员又少,因而六月派出,八月才赶上。</p>

  不过迟到总比没有强太多。</p>

  一场戏数百人观众坐得满满当当,演员在台上讲演,剧情没有多么起伏跌宕,声音也不是很清晰。</p>

  然而台下寂静,人们专心致志。</p>

  季霄本人也少有听这东西的经历,也并不是特别想听。</p>

  只是怀了孕的皎喜欢,他便陪着来。</p>

  秦人对于滑稽戏有种说不出的热爱。</p>

  季霄见此,有些惊奇。</p>

  在楚国,可没有这样的情况。</p>

  贵族们对于滑稽戏本身,也只做消遣之观。</p>

  大概因为那些人看得太多了吧。</p>

  季霄自己虽然没有怎么看过,却也并不多么好奇。</p>

  比起戏目里的那些,他更看重自己能够实际得到的。</p>

  戏里的再好,书里的再好,我吃不到,那就没有任何意义!</p>

  看着秦人们专注又安静地看戏,他心中有些念头翻滚。</p>

  王十一年,王翦于戬县挑选兵员,训练士兵。</p>

  兵员一万人。</p>

  此年无外敌进犯。</p>

  韩地四郡之中,驻扎的秦兵开始大面积回撤返乡。</p>

  天下陵开。</p>

  太傅鞠子洲与阵亡将士骨殖、塑像迁入。</p>

  南阳郡郡守李斯与韩郡郡守韩缜、腾益郡郡守郑国、河阳郡郡守季白丈量土地完成、奏报秦王,申请开始清理山林、疏通道路、修挖水渠。</p>

  九月中,秦王政允准。</p>

  卫士五千人,在韩地四郡之中,搜山除猛兽,检河歼群盗。</p>

  九月底,赵国使臣来秦求和。</p>

  偃国太子丹派使者与秦王叙旧。</p>

  楚国来使,探视秦王后。</p>

  各国虽然对于秦国有着十成的抵抗想法,但大多数,还是想要相安无事的。</p>

  大的矛盾固然是要命的,确实存在的。</p>

  可是即便是大的矛盾要命,难道大的矛盾之下,小的矛盾就不存在,不要命了吗?</p>

  世间各国,都有这份侥幸的心思。</p>

  在对付秦国之先,他们更愿意先把自己内部的问题搞明白。</p>

  攘外,必先安内。</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