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天下陵 (一)

  十月,王八年岁首。</p>

  秦王政以六畜祭天,昭秦人悉:建王陵。</p>

  新的秦法已经快要制定完成,秦王政所关心的事情,有很多也已经开始有了解决的思路。</p>

  </p>

  但这些关系到一国政制的问题,注定不可能是一两天里就可以得到答案的。</p>

  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对于现状和现状之下的人的需求有着透彻的了解的。</p>

  利益、权责的分配上,也要屈从于现状和现状之下的,人的需求。</p>

  当人们想要跪着的时候,叫他们站起来,就是与他们做对。</p>

  当人们想要躺平的时候,叫他们跪下去,更是与他们做对。</p>

  “所以任何的改革,都需要有需求先行于前;利益紧随其后。”</p>

  嬴政坐在鞠子洲对面,吃着许久之后相聚的第一餐。</p>

  鞠子洲大口啃了一口鹿肉:“这我是知道的,可是我的确想不通,你为何这个时候忽然想要给自己修建陵墓?”</p>

  “王翦去年八月进入楚国之后发来过一次捷报,师兄你读过吗?”嬴政并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p>

  “没有。”鞠子洲放下手里的肉,用湿毛巾擦了擦手:“但是捷报的意思应该是大胜吧?为什么你的陵墓会与大胜有关?”</p>

  嬴政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师兄,捷报也是战争之后的捷报。”</p>

  “王翦他们进入楚国时候,楚国、秦国边地都下了连绵的暴雨,秦国国内的农民有着农会的照顾,没有因为这天灾而死几个人,但楚国就不一样了。”</p>

  “楚人死伤惨重。”</p>

  “王翦对于这些当然是无所谓的,可是那些兵士则不同。”</p>

  “他们果然怜悯那些遭了灾的穷苦楚人。”</p>

  鞠子洲嚼食嘴里的鹿肉,微微颔首:“这是应该的。”</p>

  “当然应该!”嬴政语气笃定:“我们所能够观测到的一切的人的分野,不就是这样吗?”</p>

  “秦人兵士是穷苦人,是世道的下层阶级,是受了欺辱的。”</p>

  “楚人穷苦人,与秦人穷苦人,虽说分属异国,受的是不同的人的欺辱,但他们的遭遇是一样的。”</p>

  “秦人如今好过一些了,但他们毕竟没有忘却这一切。”</p>

  “见到遭了灾的楚国穷苦人,就如见到昨日之自己。”</p>

  “物伤其类!”</p>

  “所以秦人兵士想要救助楚国穷苦人。”</p>

  “这也是,理所当然。”</p>

  “救了?”鞠子洲提着一口气。</p>

  “当然救了。”嬴政挑眉,颇有些扬眉吐气,翻身做主的意气:“王翦自己是对于楚国穷苦人的境遇没有什么感触的。”</p>

  “可他到底是王翦,一如既往地聪慧。”</p>

  “他能够察觉到兵士们的意愿,并且愿意顺从与利用这个意愿。”</p>

  “所以秦人兵士救助楚人庶民。”</p>

  “好事情!”鞠子洲忍不住想要喝彩。</p>

  嘴角咧起。</p>

  “他们为了救助这些人,冒险占了三座县城,并且因此惹到了一些楚人。”嬴政开怀。</p>

  “所以有了后来的,捷报。”鞠子洲叹气:“好事情啊。”</p>

  “新年开年便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是否值得喝一杯?”嬴政笑着问道。</p>

  鞠子洲想了一下,重重点头:“值得!”</p>

  “那就喝一杯。”嬴政如此说着,举起酒杯。</p>

  鞠子洲笑了笑,给自己倒了一杯酒。</p>

  嬴政看着鞠子洲倒酒的动作,看着鞠子洲手中酒杯里满满的一杯酒水,眼神冷了几分:“身边这些人换了十数次,换来换去,还是赵高更合心意一些。”</p>

  鞠子洲洒脱笑着:“赵高毕竟少,秦政比赵高更少。”</p>

  “世上有些人,注定是少之又少的。”</p>

  嬴政嘴角勾了勾,总算又高兴起来:“速着赵高入宫来侍候。”</p>

  “喝酒。”鞠子洲一饮而尽。</p>

  酒很甜。</p>

  嬴政看着鞠子洲先喝了一杯,于是跟着一仰头,就把杯中酒喝尽了。</p>

  “秦国兵士的战力很高。”嬴政喝完了酒,似乎来了兴致:“据王翦捷报上所说,他们与那名唤‘项梁’的楚将遭遇,并非正面遭遇。”</p>

  “而是,那楚将带人奇袭。”</p>

  “初时接站,只千人,项梁拥兵五百,五十人带马精锐,战车一乘。”</p>

  “我军之中,二五百主申引项梁入林,将其伏杀。”</p>

  “我军死二十九人,伤九十一人。”</p>

  “五百人……全歼?”鞠子洲一惊。</p>

  “未留活口。”嬴政说到这里,有些遗憾:“那五十人精兵带了马与乘战车的项梁一起,被诱入林中,追及河畔。”</p>

  “彼时大雨才过,那处所泥泞不堪,马跑不动,人行缓慢,逃也逃不掉的。”</p>

  “这里面,地理之优势,是因久居彼处的楚人农民帮助建立的。”</p>

  鞠子洲会心一笑:“应当的,楚人百姓也知道谁才是真的愿意帮助自己的人。”</p>

  嬴政傲然:“得到这些人的帮助,胜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p>

  “只是师兄,你觉得,这死去的二十九人兵士与九十一人伤者,应当如何处理?”</p>

  “我那边不是已经给你了章程了吗?”鞠子洲皱眉:“伤亡将士抚恤条例,上个月就已经报给你了。”</p>

  鞠子洲心生不安。</p>

  “那个不够!”嬴政摇头。</p>

  鞠子洲心下一沉:“条件已经很丰厚了!”</p>

  经济补偿、子女前途安排、父母抚恤、孀妻赔偿、名誉宣传都已经兼顾。</p>

  嬴政为何还要改动这些东西?</p>

  “远远不够!”嬴政驳斥:“师兄,给赔偿也好,给优待也好,给出一些无关紧要的荣誉也好,人死了就是死了!”</p>

  “这个人就因着这一场战争而结束了。”</p>

  “他的一切‘关系’都因此而强行断开。”</p>

  “你给出了很高的价钱,很有诚意。”</p>

  “可是师兄。”嬴政盯住鞠子洲的眼睛:“不是所有人都是鞠子洲。”</p>

  “鞠子洲不信任何神明,重视实际利益,漠视作为人的感情。”</p>

  “但就跟世间没有多少赵高,没有第二个嬴政一样,世界上还会有第二个鞠子洲吗?”</p>

  鞠子洲心中升起一缕荒唐。</p>

  “师兄,我要让这些因为我的意志而死去的人,与我一同永生。”</p>

  “那座陵墓……”鞠子洲脊背一冷。</p>

  “历代秦王都是以天子规格藏下的。”嬴政吟颂:“他们有着吞并天下的野心。”</p>

  “而我,师兄,你觉得我只有吞并天下之心吗?”</p>

  “你觉得,我只想成为区区的‘天子’吗?”</p>

  “你这样做,给予兵士与战死兵士太高的赋权,国家后续很难安定下来的。”</p>

  “呵。”嬴政轻蔑:“你还是这样懦弱,做事瞻前顾后、束手束脚,你这样,如何能够改变这世道?”</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