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揣摩

  让李斯迷糊的事情很多很多,农会、农民这些是最重的。</p>

  然而看得多了,有些事情,李斯也大约得到了答案。</p>

  ——为什么本地的这些农夫们与这些咸阳来的悍卒们关系如此密切?</p>

  如今李斯大概得到了答案。</p>

  这是因为,有着秦王政的刻意引导。</p>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一面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关,另一面与他这个人的个人地位、师承、能耐有关联。</p>

  但是上升到一个职业,那么与个人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p>

  一个职业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与这个地位的薪资水平、所享受到的特权的多少、身上职责的重要与否相关。</p>

  李斯虽然没有这样清晰而专业的分类意识,但是他拥有着超乎常人的嗅觉和智慧。</p>

  对于“兵士”这个职业如今在本地的特殊性,他已经相当清楚了。</p>

  而如今再看到秦王政的政令,李斯就意识到了一件事情——本地的“兵士”们的特殊地位,在整个秦国,如今似乎应该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事情。</p>

  意识到这一点,李斯一时如坠冰窟。</p>

  分明的夏日炎炎,分明的寒风砭骨。</p>

  李斯出了一身冷汗。</p>

  兵士的地位提高、以及他们与旁人的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是一种刻意引导之下的结果!</p>

  秦王政这数年以来,始终下花耗大力气练兵!</p>

  但,他只是下大力气练兵,而没有大肆的发动战争。</p>

  他的目的,不在于练兵,更不在于战争。</p>

  他的目的是,收拢权力!</p>

  并且,在秦国之内,创造出一个新的特权群体!</p>

  兵士们受了训练但并不打仗,也就意味着,他们大部分可以全须全尾的回到家乡。</p>

  并且,因为服兵役有了薪资,并且就数目来看,兵士的薪资水平是绝对超出大部分农民的。</p>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能够感知到的事情就是——当兵的风险小了,待遇好了。</p>

  一天三顿的吃饱饭,并且还有钱拿,甚至还不用拼死拼活,只需要训练训练,便可以享受到管吃管住的待遇和按天发薪资的待遇。</p>

  这是何等的惬意?</p>

  这是何等的令人向往?</p>

  数年之间,征发一批,放回一批,只征收适龄的未曾当兵的人。</p>

  这不就是直截了当地在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吗?</p>

  这不就是明明白白地花大力气收买人心吗?</p>

  最关键的是,这样收买人心的方式……几乎是无解的。</p>

  因为整个秦国,甚至整个天下,不可能有第二个人有如此的物力、财力和魄力去做这样的事情,更别说是比秦王政做的好。</p>

  所以秦王政的招数,是无解的。</p>

  只是……李斯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心中生出了更多的疑惑。</p>

  ……</p>

  六月初四,蒙骜身死。</p>

  赠栎阳君。</p>

  蒙骜生前,无时无刻不想去领兵打上一仗。</p>

  但很可惜,秦王政的态度也很明确:老师你已经老了,这样的磨砺的机会,还是交给年轻人吧。</p>

  蒙骜蛮受伤的。</p>

  但是即便是他极力想要请战,即便是他觉得秦王政如今所拥有的兵力,已经可以灭一国,秦王政依旧不愿意出兵,发动战争。</p>

  于是蒙骜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没能等到属于自己的翻身仗。</p>

  他在绝望之中死去。</p>

  嬴政所赐予的一切荣光,在蒙骜离世时候,都变得毫无意义。</p>

  ……</p>

  “其实是完全可以打一仗的吧?”熊毓好奇问道。</p>

  她听说了蒙骜的死,感觉很是遗憾。</p>

  因为一般的观念里面,年龄越大的人越是靠谱。</p>

  在熊毓的心里面,蒙骜这种一辈子似乎只失败过一次的老将、名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没能打一场仗为自己盖棺,其实是很遗憾的。</p>

  嬴政头也没抬。</p>

  他大概知道熊毓在想什么。</p>

  所以他更不愿意回答。</p>

  这种愚蠢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解答的必要。</p>

  然而,目光触及熊毓怀中的扶苏时候。嬴政还是面带微笑,解答熊毓的问题。</p>

  “我想的话,随时都可以打一仗的,甚至蒙老将军帅军出征都是可以的。”</p>

  “那你为什么不打啊?”熊毓尽量说着一些嬴政可能会更加感兴趣的话题。</p>

  但嬴政的心理是:真蠢!</p>

  “我在等时机。”嬴政逗了逗扶苏。</p>

  “等时机?”熊毓疑惑:“等什么时机啊?”</p>

  “等一个,所有人都要求战争的时机。”嬴政简明扼要地说道:“我要让这咸阳城里的贵人们都需要战争,都渴望战争。”</p>

  如此,这些人才会敢于下注,敢于奔赴前线。</p>

  而达成这一目的的办法,则是等待。</p>

  这些人是善于内斗的,也是善于挖掘利益的。</p>

  如今的开荒,早已经过了前面两年的黄金时期。</p>

  好地都已经被开垦了,剩下的田地虽然还是很多,但又是石头、又是坑坑洼洼的,投入了粮食、人力、钱财、器具,把土地开垦出来,很多时候得不偿失。</p>

  于是贵族们的开垦激情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p>

  剩下的,因为习惯了高增速,于是为了维持以前的利益增长速度,也就不得不开启了内斗。</p>

  有些事情是明确的——榨取平民家里的钱财、资源是不现实的。</p>

  并且平民家里才几个钱?</p>

  有钱的还是那些贵族。</p>

  所以要剥削,要欺诈,还是要选那些贵族。</p>

  但麻烦就麻烦在,这群贵族是经过了好几波的洗礼的。</p>

  他们想要更大的利益,但也因为对于自己自身安全的问题的担忧而趋近于保守。</p>

  于是他们之间的斗争其实并不激烈。</p>

  至少是,达不到嬴政所期许的那样烈度。</p>

  于是嬴政在找机会。</p>

  他需要找到一个,既不违反秦法,又能让这群人合理地去死的机会。</p>

  于是他就只能等。</p>

  等这群人希望发动战争。</p>

  目前秦国的状况,这群人迟早是要靠战争去入侵别国以发展自己的经济情况的。</p>

  </p>

  这在嬴政和鞠子洲二人来看,是必然!</p>

  因为贵族们对于利益增长的需求是无限的。</p>

  如果不求增长,那么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在一时来看,是很多的,但放在三五十年的维度之上,却又无比稀少。</p>

  而且会越来越少。</p>

  因为钱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不断下降的。</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