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飞渡崖门

  崖门崇山与天齐,鸿雁徘徊尚怯飞。

  浩浩荡荡恍如一子长蛇的大军,已处在了半环形山体下行的最危处,险处不过十里远,自古便来崖门之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也不怪朱慈炯望山兴叹,在此之前的小道两人并行尚可通过。但在两山相连的羊肠小道山势却绝险异常,一马通行都极为困难,那这五千精骑又该如何处置。

  “小的愿意一试!”

  “好,我敬壮士你一碗酒。”

  “谢,殿下。”

  大军内牵着马匹的小卒,在勉强错开前方众人后,来到了朱慈炯面前请命。

  很快在众人的注视下,一人一马走向了羊肠小道。崖门处在风口,时有大风呼啸而过,这不风一吹沙石眯眼,小卒大害之下,竟有如风中柳絮般随风摇摆,几度掉落山崖。

  “大家轻声,别惊了前面那一人一马。”

  朱慈炯众人时有惊呼声,立刻轻声传令,生怕吵了前方小卒。

  行至羊肠小道路中五里,一手牵马,一手紧挣山石的小卒逐渐体力不支起来,全身抖动好似得了帕金森综合征似的,看的朱慈炯冷汗直流。

  “呼……呼”

  “啊……”

  巨风呼啸而起泥沙,朱慈炯担心的还是发生了,只见快到崖门尽头的小卒只是稍有松懈,便一个踉跄下连人戴马,滚落了山崖。

  众人只是在风声中听到了一丝呼救,下一刻便恍惚见到了百丈下的肉泥。

  “咱入行伍多年,忘了山中还有此处凶险,殿下您杀了我吧。”

  “木已成舟,我不怪你。”

  见到跪在地上不停叩首的刘铁柱,朱慈炯也没过多怪罪,而是思考起对策来。

  蜀道难行,自战国中期开始,便有先人在岩石或巨石上凿出竖洞,插以竖木作为横梁,在下凿出斜孔插入斜柱用于支撑成为蜀栈。

  “蜀栈不可,不可耗时太久。”

  恍如无人的朱慈炯,自故自的思考着对策,时而自言自语,时而用手比量着山厓。若不是手下亲信了解朱慈炯才智,那非得把他当疯子关起来不可。

  “有了。”

  现代的索道给了朱慈炯不少灵感,而突然一句高八度的声音,把一旁的王命岳、三秋等吓了一跳。

  “大彪你现在招呼士卒脱衣结绳。”

  “兴国令人派身体干练精壮之兵,在厓壁上寻找能依托且松动之处做以标记。”

  “徐昌平令你带火枪队有经验的老卒,在王兴国标记处凿出简单开洞,插以木块,在以火烤,将其膨胀固定,注意少用火药爆破,以防震动。”

  “末将遵命。”

  王兴国、王大彪两人虽说还不全知朱慈炯之意,但他们还是绝对相信朱慈炯的,当下也不询问而是开始了准备工作。

  “昌平你且留步,我还有话要讲。”

  “殿下,请讲。”

  “你我是相同的人。”

  “殿下,你这是何意?”

  “自幼锦衣玉食,虽然人前显贵,但背后不免有人嘲笑我们纨绔劣行。你我同命相连,我今天便将最难的交给你,给你证明自己不是软蛋的机会。”

  “这,谢殿下栽培,标下定当自勉!”

  徐昌平本来对朱慈炯秉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如今朱慈炯为其着想,不免就生出了亲近之意。

  “邓艾渡阴平一举灭蜀,我等勠力同心,日后班师回朝,本将定一一表奏,绝对公正。”

  此言一出,众将拜服。

  红霞映着山崖好似火焰山一般,徐昌平凿厓插木后,朱慈炯便又派人将绳索结于木上形成索道。

  在完成了所有工作之后,李若链便先领着五千步卒,不着衣甲赤身而渡。扔却大半粮草,只戴十日口粮,大炮甲胄拆解系于绳上,众人重心降低,匍匐而过。

  而后火枪队、骑兵依次而过,背负火药等辎重,虽说不时扔有连人带马掉落山厓者,但由于朱慈炯的安全措施,大军大半无恙,死伤者不过百余之数。

  行出崖门,周围开朗了不少,朱慈炯遂令大军原地修整,五更大军复行一路无阻。眼看便要出了管涔山腹地,却见探马来报,前方大道竟有大寨扼住咽喉。

  “幸好,敌军若埋伏于此,只需数千人马,我命休矣。”

  闻此朱慈炯脸色大变,当即令全军偃旗息鼓,以山石树枝做为掩护,以防大寨内有人察觉。

  又急令千户所各将领集合,商讨进军之事。

  “诸位,此处大寨因何而起呀?”

  “殿下,管涔山以西官道北接偏头关,南邻宁武关属要冲之地,闯贼分兵驻此,应是怕偏头关及北长城的我军支援宁武一线。”

  “萧将军高见。”

  斥堠未归情况不明诸将谨慎,面面相觑皆不曾轻言,但见萧大统此时确好似成竹在胸般,侃侃而谈到倒尽了当前局势。

  不久斥堠回报,探查大寨方圆两三里,驻军不过两千,且高墙藩篱多设于东南北三方,西靠管涔山,以山为险,除不时有士卒巡逻外并无其它防护。

  “好,杀他个狗娘养的。”

  王大彪在听到明军所处位置,几乎无大顺军防御,当场大喜做势提刀便要领兵杀去,朱慈炯急忙将其喝住。

  “诸将管束各军勿动,今晚三更袭营。”

  “今晚二更七刻大彪你带领本部潜入敌营以为策应。”

  “萧将军你领二千精骑于二更未刻伏兵寨外,见寨内旌旗闪动便引兵冲入。”

  “李同知,待萧大统率军突入寨内,你即率士卒一千截杀出逃乱兵。”

  “兴国夜色一晚,你便领护国军八百,分两队伏于大寨南北官道之上防止流兵逃窜。”

  “我自领轻骑500与徐昌平一道总督各处,其余诸将,原地驻扎不可轻动。”

  “末将,遵命。”

  “臣,谨遵令旨。”

  众将接到命令抱拳执礼后,便告退出去各自整军备战了。

  围城必撅朱慈炯深谙其道,这不准备先用突袭骑兵,将敌军冲散,诱使其从攻击薄弱处突围。

  在用李若琏、王兴国、徐昌平层层绞杀,达到歼敌的目的,手段不可谓不老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