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西征

  “击鼓!开拨!”

  破晓时分三军生火造饭后,便在诸将的命令下向西开拨了。

  北郊官道上,风沙滚滚,旌旗遮天,战马嘶鸣,十六万将士整齐的行进声仿佛成了美丽华章的主旋律。

  官道上众士卒心知血战将临皆不苟言笑,而亮晃晃的明光铠在未垂月光的映射下,也更加剧了肃杀之气的弥漫。

  “寒光照铁衣呀!”

  朱慈炯所部本就是后军,且香山大营本就在大军行进的必经之路上,当下集合了部队待命,等其他三军过后,本部在跟上。

  等待乏味的朱慈炯便与王大彪、三秋等人登上了小丘,饶有兴致的看着行进的三军将士。

  “俺看那成国公就是猪鼻子插葱装象,看着部队倒是整齐,但真正打仗怎么样还不一定来。”

  “哈哈哈,大彪说的在理。”

  倒不是王大彪故意诋毁朱纯臣,而是其所做所为确实令人不耻。

  在未离开京畿重地前,每过二刻钟,便有随军太监回禀崇祯皇帝军队行进情况,这早就是惯例了。

  成国公朱纯臣这个老油条怎能不知,所以用精锐将弱旅包在行进部队内,以旌旗遮蔽,且严令行进纪律,生怕出了问题。

  甚至有一士卒兜鍪未戴整齐便被当场斩首,这为了谄媚邀功无下线的功夫,就难怪王大彪所不耻了。

  左中右三军行出北郊官道,李若琏便派出塘报骑兵探查情况、汇报信息一切正常后,后军便也开拨了。

  大军中骑着高头汗血骏马,穿着红绒绦穿齐腰明甲,肩披雀金裘斗篷,腰悬御赐镶宝龙泉剑的朱慈炯一马当先率领轻骑,行在了众士卒之前。

  身后乃是李若琏、王兴国、王大彪等一众猛将,行出香山大营二里骑兵止步。

  其后步军出营到了骑兵之前将朱慈炯等人与辎重拱卫了起来,而后大军复行。

  前方步军位于中央的是穿着前罩山文甲,腰佩雁翎刀,手持自生火统的护国军一干将士。

  行军两翼则是身着青绿锦绣服,外披环锁铠,手持绣春刀肩挎开元弓的三千锦衣卫。

  锦衣卫本不直接参与对外战争,如今如此行事只不过是爱子心切的崇祯皇帝,派人保护三皇子罢了。

  不料本是部队主角的锦衣卫,却被新组建的护国军抢了风头。

  即使如此同知李若琏手下的一众千户、百户以及众兵士却并无怨言。因为可别忘了北京保卫战若不是朱慈炯带着百八十号护国军勇士抢下了广渠门外门,如今天下姓朱还是姓李可还不好说来。

  在者百闻不如一见,平日盛气凌人、训练平平的锦衣卫在见到护国军各各披坚执锐、气势磅礴之时,也不由的心生拜服之感。

  “怎么跟着这活祖宗呀,可千万别让他看到我呀!”

  后军左侧锦衣卫中,有一个骑着白色骏马头戴凤翅盔满身全甲的白面少年,正用手挡住脸庞,好像害怕回头巡视全军的朱慈炯,看见他似的。

  这位少年如今可真是后悔,昨天告假与家人别离,不知竟在三皇子手下当差。

  若知道他定是万死也不会来的,毕竟那人的手段他可是见过的,据说陈演一家惨死也与其有关,简直是活脱脱的阎王。

  “那个白马白袍白甲的小将是谁?”

  朱慈炯见行伍中有一个举止奇怪的人,当下勒住了逆行于大军中的马匹,缰绳一指问向了一旁的李若琏。

  “回殿下此人是定国公徐允祯家的公子徐昌平。”

  李若琏顺着朱慈炯缰绳所指方向,看到一个浑身上下满白的少年,当即知道了其身份。

  “巧呀,他也来了,现居何职呀?”

  “现为臣帐下副千户。”

  锦衣卫乃是皇帝亲卫,常能伴驾御前,稍得皇上赏识,便可飞云直上,着实是个美差。所以世家勋贵子弟在此担任官职,混混资历便是所见不鲜了。

  而如今随着朱慈炯这个安全到不能再安全的后军出征,过来往脸上贴金,等着回去升官更是稀松平常。

  在一群如猪如狗的二世祖中,徐昌平算是个进退得体,有些才智的了,在勾栏时其审时度势便可见一斑。

  当下朱慈炯便起了铸就金钢,雕琢玉器之心,想激徐昌平,使其有些作为。

  “那得好好照顾少公爷,可千万别伤着咱们的金枝绿叶,要是少了一根毫毛,你们这群莽汉可吃罪不起呀!”

  “哈哈哈,殿下说的是,说的是。”

  “哈哈哈。”

  朱慈炯也不指名道姓只是声音洪亮的对着周围将士开起了玩笑,但心知肚明的众老粗,尤其是王大彪却被逗得都合不拢嘴了。

  在见此时徐昌平满脸通红,恨不得钻入石缝之中。

  但虽说如此其心中也立下了誓愿,一定要在战阵上证明自己不是过来镀金的花瓶,而是真正的实力派,到时不在受众人的嘲讽。

  朱慈炯率大军沿北郊官道行进了约摸三个时辰,便出了京畿所辖。

  “报成国公等三军已到昌平城下,特遣属下在禀。”

  “好,来呀给他些犒赏。”

  “谢,三殿下赏赐。”

  传命兵在接到朱慈炯赏赐后,便跪谢天恩,而后勒马回返。

  “听我将令,令诸部在前方山坡南向安营扎寨,在营地围围设十二塘骑兵巡营,壕沟、木栅栏便不用了,必竟咱们这个位置不会有敌袭的。”

  “对了,李同知我的安排没问题吧?”

  “回殿下,您安营扎寨老辣,令微臣也不禁折服,可是如今不过未时,您又为何急于扎营呢?”

  “李同知您也说了如今不过未时,若我们在行进两个时辰,不也到了昌平城了。”

  “原来如此,臣糊涂了。”

  后军副将李若琏在得到命令后,很快令传令兵通传各营止步,按朱慈炯的方法安营扎寨后。还是有些不放心,便又从营中调出几队骑兵在大营周围十里结营,以为侧应。

  “公子您可真历害,行军打仗,也进退自如。”

  “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哈哈哈,公子又说笑了。”

  也不用三秋问,我想大家都有疑问,这主角也太牛了吧,什么都懂,是不是不学富五车、学贯中西都不能穿越呀。

  那当然不是这样,主角在现代也只不过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普通理工男,平日插科打诨、爱好网游稀松平常。但这不如今到了古代没电没网,他不没事看书,还能干啥。

  在者亡国杀头的命运在追着他,他也只能努力学习,如同一个期末备考害怕挂科的学生无二。

  我料想各位若是也在朱慈炯这个位置上,定是比他好上千倍万倍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