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两宫争锋

  皇城中,随着老祖姬诺的回宫,原本平静的皇城和朝堂的局势,在短短的两日间就彻底的变化了。在局外人旁观者看来,皇城两宫的斗争,已经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老祖姬诺的回宫的第二天,就以飞羽宫的令符,传喻了玄鸟宫长老会以及六部,开启议政堂。这次,也成为了两宫二十多年来的一次正面交锋。可以说,也许这一次的两宫交锋除了老祖姬诺外,每个人都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玄鸟宫,完全被打了措手不及。

  由两宫主导的议政堂开启,并不是一件小事。益皇时期,各州政局安稳,所以政务方面日常六部二十四司几乎已经可以独立运转。除非极大事务,才会开启由代表了十四州的长老会,六部二十四司以及人皇和人皇所属的政务司全部参加的议政堂。

  可以说,弦歌一朝,议政堂是东陆军政事务最高级别的堂会。从共皇时期开始,议政堂每一次开启都代表了大事的发生。这些年来,从益皇时期开始的无为而治的政治局面来讲,议政堂的开启次数寥寥无几。

  在姬浒的慈皇时代,因为老祖姬诺的存在,姬浒也只开启过一次议政堂。也许是因为有些傀儡人皇的感觉,姬浒并不愿意开启这种大型堂会。但,这次姬诺在回宫的当日,就传递了令符。第二日,便开启了议政堂议事。就算是姬浒不愿意,也必须参加。

  第二日的堂会上,身着玄黑绣有星辰九头鸟皇服的人皇姬浒心中知道这次议政堂开启会有一场大风暴。但是,即便是内心有了准备,可是当这场由老祖亲手掀起的大风暴到来的时候,姬浒依然是被惊得差一点要当场发作。

  在议政堂所有人到齐后没多久,姬浒就直接讲出了自己的目的,失踪多年的明月公主此番回宫,姬诺决定在皇族族谱上,添加上明月公主的名号,认祖归宗。

  这番话开口,整个议政堂的众人就面面相觑。姬浒目光怔怔的看着已经很苍老的姬诺,好像并没什么反应。但事实上,他内心已经极其愤怒了。虽然知道昨日回宫的时候多出了一女孩,晚上魏斯特意还因为这件事去了邀月宫,告知了自己。但因为爱子的病,姬浒没有放在心上。皇室的老祖外出一趟,带回来个小女孩,这事情没人管得了,也没人愿意管。可姬浒没想到,这女孩一回来,第二天就要封公主,这是什么意思?皇家的威严和血脉,就这么儿戏吗?

  这第一件事情出口后,议政堂内些许议论,却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质疑或者赞成。不管是六部二十四执事,还是长老会的十四州长老们,都明智的保持了观望。姬浒看了下身侧以政务司执事出席的魏斯,在看了对方隐隐摇头后,沉默了半天后才说道:“不知道老祖宗,还有其余什么事情吗?如果有的话,也请一并说出来,大家听完了思考以后,一件一件的议!”

  姬浒说话的时候,语气很冷淡,其中的不满每个人都听的出来。姬诺却毫不在意,也许是他也知道,在自己的计划中,这是两宫的明面争斗。既然自己已经亲手开启了这次斗争,那么他就不会在意即将面对的阻力。

  “还有一件事。”姬诺神色淡然,慢慢的说道:“数年前,陛下亲政后,曾有意迁都,并且还改了禹皇城为永安城。自我弦歌立国近四百年,传承九位人皇。四百年来,禹州作为东陆中心,发展的确有些不如人意。陛下迁都,虽没有彻底决定,但想来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

  姬诺说到这里,目光和王座上的姬浒凌空的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目光中,都有一丝只有当事人才明白的东西。姬诺顿了下接着说道:“但是,弦歌城毕竟是我姬氏的发源地。因此,陛下迁都后,朝歌将会作为陪都,效仿曾经的两京并立。陪都不能没有皇族驻守,前太子遗腹子宣皇子,友善亲和,德才兼备,为我皇族中不可多得的少年俊彦。如今,宣皇子正值壮年,可堪一用。老夫认为,宣皇子可封亲王,日后迁都后,职司朝歌留守。”

  老祖姬诺的这番话,已经不是一场大风暴了,在议政堂中的所有人都觉得仿佛是耳边的一个惊雷炸响。就连姬浒,这次也彻底的愣了半天,有些不相信的看了看姬诺:“老祖,你能不能再说一遍,孤没有听清楚!”

  “老夫说,宣皇子正值壮年,可堪一用。老夫认为,宣皇子可封亲王,日后迁都后,职司朝歌留守!”在姬浒的问话中,姬诺不慌不忙的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然后,目光转向了四周:“诸位,你们认为如何?”

  在场的人依然保持了沉默,如果说第一件事已经有些让人难以接受。这第二件事,简直就是逼宫了。两宫之间的事,虽然从没有摆在明面上,可是又能瞒得住几个?

  两京并立,旧都留守。这八个字,在议政堂中所有人看出来哪里是简单的字面意思,这分明是两宫的正面对决。本来,宣皇子姬宣作为前太子的遗腹子,在顺位继承上就很有优势。而目前的太子姬漾身体不好的事,更是所有人都知道。姬浒仅此一子,若是真的有三长两短,那么姬宣很可能就是未来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但世间的事情,本就是可以看破,却不能说破。自古常理,每个人基本上还是要遵守的。你可以在心里这样想,但决不能把事情真的做出来。眼下,老祖姬诺的做法,几乎和指定姬宣为太子没有什么区别了。姬宣如果真的职司旧都留守,那么很快就可以培养出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并且,老祖姬诺,也肯定会为姬宣留下足够的力量。这样一来,在两京并立的加成下,日后人皇之位到底属谁,就真的不好说了。

  姬浒宽大的袖子中,拳头早已经死死的攥紧。魏斯看姬浒情绪不对,悄然上前了两步,轻声的咳嗽了下:“诸位大人们,如果有什么想法,现在可以先说一下。大家,都先议论一下这两件事吧。”

  满堂众人皆无言,连一向被视为老祖一方的几位长老,这次也沉默不言不语。看到没人说话,姬诺清咳了一下:“这两件事看上去虽然是公事,但是毕竟是皇族之事,诸位众臣都有些不太方便。我觉得,如果陛下没有什么意见就行。陛下,你觉得呢?”

  “老祖宗此言差异,朝堂之事无小事。这件事情,恐怕还是要看看议政堂诸位众臣的意见。”虽然姬诺苍老无比,可是所谓虎威犹在。这位皇朝的活化石也许并不暴虐,也不吓人。但是那种无声的气势,却让人总觉得完全被压抑。魏斯此时站的距离姬诺尚有一段距离,但是依然感觉一股股的压力从四周传来。说话,都不由自主的有些卡顿。

  “哦,看来魏斯你显然就不赞成了?”姬诺撇了魏斯一眼,表情不悲不喜:“这两件事,在我看来并非大事。明月出身皇族,这些年来流落在外,既然寻回,当以公主写入宗族中,有何问题?”

  “再说,皇族留守,自古皆有成例。穆天子时,老夫就曾留守朝歌。古例可寻,未来迁都之后,太子是要和陛下同去新都的。旧都于情于理,都需要皇族留守。不管是血脉还是地位,姬宣都是首选之人。难道,这两件事,是什么大事吗?老夫我今日之所以开启议政堂,主要是因为明月公主之事,借此告知。皇族血脉寻回,是件大事,断不能如此不明不白的。”

  “哼!”姬浒冷着脸小声冷哼了一声。魏斯则苦笑道:“老祖,我等还是一件一件的来处理吧”

  “关于明月的事,孤怎么不知道,我皇族有血脉流落在外?”也许是压抑的太久,姬浒抬起头直视老祖姬诺:“孤为人皇三十余年,从来不知道有皇族血脉流落于外。而且,这么多年来,我皇族也未曾有人说起过这事情。老祖你出宫一趟,带回来一个女孩,就说是我皇族血脉。这事情,是不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至少,孤就觉得,这个女孩子身份难以证明。”

  “关于明月身世,其中多少有些隐情在。这些年,明月一直在君山天宗学艺,师从天宗宗主林尘。陛下若是不信,可以去林宗主那里核实一下。陛下不信我,但是天宗的林宗主,总是相信的吧?”姬诺冷淡的说道,话语针锋相对。

  “那,就等孤遣人去问上一声。我皇族之事,从无小事。那女孩子若是真的皇族血脉,入宗族封公主又有何不可?但是,如果不是的话,老祖可是要记得请她离开!”姬浒面色肃然,目光直直的看着姬诺。这一刻,数十年的隐忍和憋屈,再加上今日已经明面化的斗争。姬浒,似乎不想忍耐了。

  “那,就等陛下的消息了。”姬诺笑笑,毫不在意!

  “散会!”压抑着怒意的声音,在议政堂内彻底的响彻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