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眼看着学校一天天建好,林耀却眉头微皱,他的飞龙钮浮雕背塔神象图筒型铜铃铛怎么到现在还没出现?会不会出了偏差。

  他小时候呆的小学是建在东关村,飞龙钮浮雕背塔神象图筒型铜铃铛也是在那里发现。

  作为上下课用的铃铛,用了几十年,直到换铃铛的时候才发现,这用了几十年的铃铛是古董。

  结果现在学校建在刘家村,出现偏差,铃铛不见了。

  这么长时间过去,铃铛到底是从哪来的,早已没人说得清,他想打听都打听不到。

  到底该如何才能找到这铃铛?难道化身收古董的,在周围几个村转悠,以他现在的身份不好这么干。

  再说,到底是哪里来的都不知道,万一收不到那不是更没面子。

  见他有些愁眉不展,刘胡胜询问“发什么愁?”

  “学校里应该有个铃铛,我正在发愁上哪去找,总不能一个铃铛也要我动用关系购买。”

  “这好说,咱大队几个村难道还找不出一个铃铛,我这就给你找。”

  刘胡胜出去没一会,外面传来他的大嗓门:“乡亲们,各位叔叔伯伯,兄弟姐妹,现在学校缺一个铜铃铛……”

  都为了村里的孩子,一个家里用不到的破铃铛,又不值什么钱,不少人纷纷响应,很快就有一位大爷拿这个破铜板询问“你看这个行不行?”

  林耀看了一下,是一块铜钟碎片,早已锈迹斑驳,看不出本来面目,试着敲了下也没有多大声音,根本没用。

  “大爷这个不行,我还是再找找吧。”

  找了半天,实在没找到,送来的几个根本不合适,林耀提议“要不然去其他村问问,不信连个铃铛都找不到。”

  “行,我这就去其他村看看,说什么也给你找个铃铛回来。”

  刘胡胜做事雷厉风行,说完便去了东关村,找王石商量,看看他们村有没有合适的。

  铃铛还没找到,吴辉却带人赶了过来。

  见到他,林耀惊讶道“你怎么来了?”

  现在他看到吴磊他们叔侄就头疼,生怕又是过来想让他投资。

  “不是给你送玻璃,顺带来帮你注册养鸡场。林大哥,现在养鸡场这样干着不就行,为什么非要进行注册?”

  以现在的环境,的确不怎么需要注册,就是个养鸡场,这么点规模,有事吴磊就能给压下,不会让人因此找他麻烦。

  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现在没有注册,那就是一个无名的小养鸡场,说出去没人会重视。

  但如果起个不错的名字注册,说出去也能让人肃然起敬,以为是个大型养鸡场,不敢轻视。

  “那你还知道过来。”

  提起这个,林耀就是一肚子火,此事他早就跟吴磊说过,想请吴辉帮忙跑一趟,没想到现在才过来。

  “我这不是有事吗?快给林大哥将玻璃卸下来。”

  看着那厚厚的玻璃,吴辉奇怪询问“玻璃怎么这么厚。”

  “这是十二毫米的,我准备用来做鱼缸。”

  这么厚的玻璃做鱼缸,吴辉咋舌,他平时见到的也就是四毫米厚的玻璃,十二毫米,别说是他,就连负责割玻璃的师傅都说没见过,难道港商都这么奢侈?

  12毫米的玻璃,这厚度已经是市面上见到的最厚玻璃。

  12毫米或许很多人没有概念,这里说一组数据就明白了。

  平常使用的玻璃不过是四毫米。那些大型玻璃窗,大多是使用的八毫米。

  再厚的话,银行柜台使用的也不过是十二毫米的。他用来做鱼缸的就是这么厚的玻璃。

  至于在往上,到是还有15、19、22等超厚玻璃,但那已经很少见到,别说普通人,玻璃店都很难见到,必须订购。

  不过这么厚的玻璃做鱼缸也有好处,不容易碎裂。

  如此厚的玻璃,别说是不小心打碎,拿锤子往上敲,不是太过用力都没事。

  再说他做这鱼缸,与其说是为了养鱼,倒不如说是凸显自己的身份。

  他准备用这玻璃制作一个四米长的超大型鱼缸,放在家里。

  这么大的鱼缸,谁见了不得惊讶万分。

  别说在八三年,哪怕是四十年后,这么大的鱼缸也属于超大型鱼缸,很少能见到。

  每一个见到鱼缸的人,第一反应当然是惊叹,第二反应便是惊讶于他的能力。

  现在物资不发达,四毫米的玻璃想要购买都得打申请,说不定还得用票凭票购买。

  十二毫米根本难以想象。

  到底有多大能量的人,才能买到,还用来制作无用的鱼缸。

  从侧面时时刻刻提醒着别人,他富豪港商的身份。

  “不知养鸡场你准备用什么名字?”

  “德福居种鸡生态养殖基地。正好你连蓝印花布印染厂的名字也一起注册。”

  “行,这手工作坊你用什么名?”

  “蓝印花布工艺技术研究中心。”

  我擦,吴辉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不是一个小作坊,怎么到了你的嘴里就成了工艺技术研究中心?

  听着总有种不明觉厉的意味,感觉很是高大上。

  “还有我准备投建个梅花鹿养殖场,你也可以顺带一起注册。”

  “那这个呢?”

  “蓝天鹿业繁育养殖培训基地。”

  吴辉无语,你这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哪怕他已经知道林耀不会起个普通名字,也没想到会口气会这么大。

  “另外麻烦你帮帮忙将这蓝印花布作坊整理一下,让池二叔想办法改进工艺。”

  现在的蓝印花布工坊,那真的就是纯手工作坊,十几个人的那种。

  别说现代,民国的水平都不一定有。

  还如何谈发扬光大,自然要改进水平,至少也要能机器印染。

  这样那样的话,会失去手工印染的冰裂纹,但价格却会成倍下降,让更多人能够接受。

  至于手工印染,当然不能放弃,这才是蓝印花布的精髓所在。

  没有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如何能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没问题,一定帮你办好。”

  随即,吴辉反应过来,这好像不是自己前来的目的,他凭什么帮忙?

  有心想反悔,但他叔叔吴磊还有求到林耀的地方,不好轻易得罪。

  再说,他不相信自己忙前忙后,忙完一切,林耀会直接将他踹到一边,必然还会给自己好处,也就答应下来,替他忙这些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