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九死一生(十一)

  “禀报元帅,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的七万人马开拔完毕,此时正沿平壤道东向挺进!”</p>

  “禀报元帅,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率领本部五万兵马已行至平壤道,他向您请示下一步进军方向!”</p>

  “元帅,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派人来报,其部的先头人马在平壤外围遭遇高丽军队,双方大战,我军大胜!”</p>

  隋炀帝征天下兵马齐聚涿郡,共讨高句丽。除了京畿道的两卫中央军跟着杨广意外,其他各支部队都直接参与作战。宇文述的好几十万大军不是像蚂蚁一样总是堆在一起的,各支人马分头行事,有些首尾相互衔接,有些两翼协同,整个攻击阵型就像一个巨大的、铺开的攻击三角,目标直指高丽王城平壤。</p>

  和来护儿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同,宇文述身为全军主帅,颇有大将之风。许国公并没有将自己的嫡系人马排在最前方,而是在别部队中选出战斗力较强悍者,让他们充当攻击前锋,而他自己的三十万人马,则处在攻击三角的中间位置。当然,宇文述这么做既不是对自己的嫡系部队攻击力没有信心,也不是有什么保存实力的自私想法。他这么做完全是处于对整个战局安排的考虑,毕竟中军这三十几万人随他南征北战多年,调动他们比调动其他部队要灵活许多,一旦其他方向上的部队出现差池,宇文述就可以迅速从中军调派人马前往支援。</p>

  耳中听着这一条条捷报,宇文述先前积聚在胸中的郁气一扫而光,老爷子此刻的心情相当之痛快。想当初他采纳杨玄感的建议,分水旱两路向前方大营积聚粮草,这办法虽然耗了些时日,但效果却还不错。宇文述大营中囤积的粮草已经足够七十万大军一月所用,所以在此三天前,许国公下达的继续进军的命令。</p>

  战报一个接着一个承保给中军的宇文述,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收到太大的捷报,不过根据各支人马传回的信息来看,高丽军队已经疲态尽显,斗志涣散。在宇文述想来,高丽人虽然将护儿的右路军击败,但毕竟右路军有三十几万之众,苦战之后,高丽人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太小,所以对于现在各支人马捷报频传,他一点儿都感觉意外。</p>

  “嗯,好!高丽人已经是那强弩之末了,我军只要稳步推进,攻克平壤指日可待!”</p>

  言罢,宇文述站起身来,从桌案上抄起令旗,高高举起,朗声道:“传我帅令,中军即刻开拔,四日内抵达平壤,入冬之前,攻克平壤城!”</p>

  “我等得令!”</p>

  … … … … …</p>

  天色已黑,平壤道西向大道上正驻扎着一支隋军部队。这支人马正是北路大军的一个分支,陕州刺史杨义臣的部队。</p>

  杨义臣是隋末一位毁誉参半的名将,陕州军在他的领导之下,战绩斐然,成为战斗力不次于中央军的又一支强悍部队。</p>

  杨义臣原本姓尉迟,祖上是鲜卑裔,他老爹尉迟崇是隋文帝杨坚的老部下,在杨坚还是北周大臣就追随左右。杨坚登基后,尉迟崇被拜为陕州刺史,后来在对突厥的战争中力战阵亡。杨坚缅怀尉迟崇,就让他儿子承袭爵位,并赐姓为杨。</p>

  杨义臣在隋廷中的地位类似于山东的张须陀,官儿虽不大,但手握兵权。说杨义臣毁誉参半,倒不是说他人品不好,而是因为这人对腐朽的隋王朝实在太忠实了。他和杨林一样,是一个铁杆儿的卫道士,在后来的镇压农民起义战争中,战功相当斐然,张金称、高士达、格谦,这些起义军都是被杨义臣的陕州军所灭。让人心寒的是,眼看陕州军在镇压农民军的过程之中越来越壮大,炀帝心虚了,最后居然自断手臂,将杨义臣召回朝中,给了个礼部尚书的虚职,然后将战斗力强悍的陕州军集体遣散。而杨义臣自己,不久就郁郁而终。</p>

  这次杨义臣带来了七万陕州军,这些人马都刚刚在前年参加了灭吐谷浑的战争,军中士气高昂。宇文述就是看中陕州军在灭吐谷浑战争中的突出变现,才让杨义臣担起平壤道西向的攻击重任。</p>

  此刻,陕州军大部分士兵虽然已经休息,可中军大帐却还灯火明亮。大帐之中,居中而坐一位四十多岁的黄脸武将,此人身材魁梧,双眉微挑,目光深邃,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这人就是陕州刺史杨义臣,白日里陕州军刚刚击溃一支高丽部队,部下原本要乘胜追击,却被杨义臣给制止了。这工夫,杨义臣正在和众将商量今后的进攻方略。</p>

  “我猜高丽棒子一定是跟来护儿的右路军拼得太凶了,现在没后劲儿了,要不怎么一打就散!”</p>

  “哈哈哈…别管怎么说,反正那些高丽棒子是已经不行了,今儿咱们都没怎么使劲儿,那群棒子就四散逃奔。将军,要不咱们明天加快行军速度吧,如果能赶在其他部队前攻入平壤,您做了高丽王,咱们弟兄也跟着沾光不是!”</p>

  “对,李将军说的在理!将军,高人如此不堪一击,咱们就别等宇文元帅的中军了,直接推向平壤吧!”</p>

  “我也同意加快行军速度,听说左骁卫军、左屯卫军和右屯卫都玩儿命地向平壤赶呢,咱们要不快点儿,等到了平壤,别说吃肉,汤都不一定能剩下了!”</p>

  … …</p>

  “可是…本将军总感觉高丽人不会如此不堪一击…莫不是他们有什么阴谋诡计!想想右路军,不也是犯了轻敌的大忌,最终竟被高丽人打得落荒而逃…”</p>

  “将军多心了,您想想,高丽人刚刚和我朝的右路大军死拼一仗,现在哪有余力对付咱们这七八十万大军?莫说是打,吓也把他们吓退了!”</p>

  “就是,末将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咱天朝大军就好比一只老虎,相比之下那高丽棒子就是条狗。那狗就算玩儿出花儿来,它也打不过老虎嘛!”</p>

  “就是就是…”</p>

  “将军,别犹豫了,机不可失啊!”</p>

  “是啊,麦铁杖的部队据说明天就能逼到平壤城下,咱们也得快点儿啊!”</p>

  … …</p>

  杨义臣原本是个行事谨慎的人,尤其是对兵事上,从来不武断决定,这也是陕州军战无不胜的关键所在。自从脱离宇文述的中军大队,向平壤道西向开进以后,陕州军已经七战七捷。众将虽然欢欣鼓舞,杨义臣却隐约感觉有点儿不妙。</p>

  在杨义臣想来,纵然高丽军队刚刚将来护儿的三十几万大军赶下大海,经过连番苦战的高丽军队未曾得到充分的休整,不过也不至于战斗力如此低下。且不说别的,前些阵子大军强渡浒水,那浒水沿线的高丽守军与几十万隋军鏖战数天,直战至精疲力竭,亦不曾溃退。可就这短短几天,高丽人已经七战七溃!眼看着隋军就要兵临高丽王都,那些疯狂的高丽棒子突然变得如此不堪一击,这事儿让杨义臣心里发毛,这也是他为什么白天里会下令部队自己的不得追击高丽溃兵。</p>

  苦战众将你一言我一语,弄得杨义臣心里也开始痒痒了。高丽王,除了杨林、宇文述和杨素这三个军方的巨头之外,哪一个带兵的武将不想得到这个头衔?所有人都知道军方三巨头垂垂老矣,一旦他们退了或挂了,他们留下的空位自然要有人接手。无论谁能在高丽战场上立功封王,也就意味着他有资格成为三巨头的接班人。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连来护儿那样的皇帝近臣都会趋之若鹜,更何况是杨义臣这样的外臣!</p>

  “这…好吧,我就尊重诸位将军的建议,咱们明天天一亮就出发,沿平壤道西向突进,明日天黑之前,咱们陕州军一定要看到平壤城!”</p>

  众将闻言群情振奋,起身齐声道:“我等得令!”</p>

  … … … … …</p>

  月黑风高,阴风瑟瑟。</p>

  在平壤道西向的另一头儿,罗士信和他那不到两万的人马此刻正躲藏在一处密林之中。前天晚上罗士信率部偷袭涢城得手之后,第二天整整费了一上午的时间,才将高丽军留在涢城的数千伤兵屠戮殆尽。</p>

  罗士信原本以为,既然从涢城败逃的士兵都想东北跑去,那一定说明高元的主力部队就在那边。所以在“杀人灭口”之后,罗士信下令部队立刻脱离涢城,沿平壤城西边一路北逃。</p>

  罗士信想的挺好,就算高元愤怒之余派人去夺涢城,高丽人也只能接手一个“死城”,没人知道他们的去向。而他们只要沿平壤西侧北逃,也可以避开高元的主力大军,待到临近浒水以后,罗士信再让部队向东移动,那就一定可以碰上宇文述的大军。</p>

  想像仅仅是想像,现实总是给人以无情的打击。高元是不是派人去涢城找他们复仇罗士信不知道,总之后方没有出现追兵。然而让罗士信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北逃的道路,却被一支近十万人的高丽部队挡住!</p>

  网站有规定,想要酬劳,一章不能少于三千字,因为赶时间,所以小渔这几章都是三千出头的。我以后会发一些三千八百九百的章节,不会让愿意花钱看书的厚道人吃亏的。特此声明。(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