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与死神抢人

  “刘汉东,你被派遣到江城金塔医院,重症医疗救治突击队。”

  “能不能把我分配到银潭医院?我对象在那里的重症监护区。”

  “不能!”

  “汉东省这一批医疗队队员基本上都分配在银潭医院!为什么我……”

  “你是不是中共党员?”

  “是!”

  “这是命令!来自党组织的命令!来自临时党支部书记刘国辉的调遣!”

  “刘,刘国辉?我服,服从命令!接,接受调遣!”

  “……”

  汉东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刘汉东奔赴江城之前,他特地赶往江宁向年过百岁的老爷子刘解放道了个别。老爷子可是这家前身解放军第八十四陆军医院的功臣,而今还耳聪目明的老爷子依然不忘谆谆教导着刘汉东,“战乱救国和平救人,共产党人,当以鲜血与生命报效祖国”,这是昔日战死沙场的战友留给他的军律遗言。

  直到落地江城机场的那一刻,刘汉东才从队长口中得知了汉东大学附属医院最为著名的重症医学专家刘国辉早已作为特派专家抵达了疫区最中央。他还在寻思着,能不能有缘一见这位神秘消失了许久的博士导师。没错,这几年他还算努力,不仅读了硕士,还考入了刘国辉教授的重症医学博士,成为医院重症航母战队的后备军。不过,当刘汉东打开手机的一刹那,女友铺天盖地的讯息顷刻冲淡了他面见博士导师的念头。他和女友至少一个多月未见面了,对于正值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热恋情侣来说,那是绝对零容忍的状态。

  他用力抿着嘴唇,下意识地回了几行字:“乖,我们马上就可以见面了!听说我们汉东省医疗队进驻的医院就是你们银潭医院!”

  “我的家人全走了,你是我唯一的……”

  “……亲人和依靠!”

  看到女友发来的撕心裂肺,刘汉东差点没忍住几欲夺眶而出的泪水。

  自从得知在江城工作的女友家人相继感染新冠肺炎后,他就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奔赴疫区最中心。然而由于江城封禁,他这个来自汉东省江宁青年的满腔热血,并没有即刻兑现。而是经过层层选拔,等待了数日之后,才得以随行首批汉东省援鄂医疗队出征江城。

  所有的同行乡友,都被纷纷委派至银潭医院。

  唯独他,被扣留在了江城最严重的疫区中心医院---金塔医院,并被安排在了重症医疗救治突击队。

  虽说他与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区的主治医师女友仅有一桥之隔,然而繁重的工作与严格的纪律,让这两个情感炽烈的年轻人依然无法相见。当他听到发来指令的人,来自博士导师刘国辉时,也便认了命。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江城,顷刻间数万人感染,数千人死亡,全国著名重症医学专家刘国辉被组织紧急抽调“抗疫”一线,委任国家医疗救援专家组重要成员指挥救治。临行前,刘国辉特地探访了住在江宁疗养、重疾缠身的百岁家父,八四医院院史上著名党员军医刘解放先生,怀揣着老人家的红色家训及一身白袍奔赴前线。

  而今的江城,水深火热。

  曾作为刘解放贴身秘书的重症医生刘汉东,听闻江城工作的主治医师女友家人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并相继殉难,心焦如焚的他主动请缨。没想到几经周折,他还是未能与女友胜利会师,而是被上级截留在了疫区最前线参与“排雷”战斗!

  “医生人手不够!刘国辉教授说了,你刘汉东经验足,让你来!”

  “我?我……”

  “你怎么了?刘教授钦点的,有问题吗?”

  “必须没问题!”

  “……”

  刘汉东所在的医疗队正式接管江城市金塔医院感染科21、22病区的78位新冠肺炎患者。当天,医疗队对所有患者进行摸底排查,筛选危重症、重型和高风险患者。其中一位危重症患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该患者56岁,30余年吸烟史,还有肺气肿、肺大疱等基础病,患新冠肺炎后,综合情况更是糟糕。

  所有人上午的认定,就是这个患者病情太过危重,双肺几乎全白,右侧肺大疱占据了大部分胸腔,已经把他的心脏完全顶到了左边。一旦肺大疱破裂导致气胸,抢救的时间窗非常有限,这让他猝死的风险陡然增加。

  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心脏科、麻醉科……

  医疗救治突击队发挥多学科诊疗优势,讨论最佳治疗方案。

  镇痛、镇静、无创通气、小剂量激素、免疫球蛋白等一系列综合救治措施迅速有序发挥效力,两个小时后病人氧饱和度回到了95,呼吸也逐渐平静下来。

  但是刘汉东知道,患者最凶险的“雷”仍然没有排除。

  肺大疱,随时都有可能破裂。

  一旦发生,病人随即会出现呼吸困难,继而引发休克,极为凶险。

  这天下午,刘汉东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当时他值了一夜的班,前脚回到驻地,后脚就接到值班医生的求助。

  那名患者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至50-60,性命危在旦夕。

  刘汉东立刻与医疗组长沟通。

  大家一致认为,患者应该是肺大疱破裂导致气胸,必须立即放胸管引流才能救命。

  情况紧急!同样夜班休息的队友主动请缨助手司机,将刘汉东他们火速送到医院。

  刘汉东以最快速度穿好防护衣,冲进隔离区。

  此时患者氧饱和度70,呼吸频率50次分,心率150次分,血压16090hg。

  从指标来看,还来得及抢救。

  然而当值班医生将胸腔穿刺包准备就绪,意外发生了。

  “你让我怎么办?连个胸管内芯针都没有?!”

  “你都没有办法,我们更是没办法!不紧急处理,人马上就没了……”

  “……”

  刘汉东发现胸管内没有内芯针,如何才能将一根软管穿过坚韧的胸壁放进胸腔?

  顷刻之间,刘汉东感到内层衣衫全然被汗水浸透,防护镜也开始变得模糊。

  危急时刻,他念起了自己的博士导师刘国辉曾给过的示范,可以用手术刀刀柄从侧孔置入,替代内芯针。

  经过两次置管尝试,明显突破感传来,胸管顺利置入。

  刘汉东拔掉刀柄,连接水封瓶……

  随着一阵阵咕噜咕噜的气泡声泛起,他抬起头瞥向监护仪,氧饱和度稳步上升。

  75,80,85,90……

  “终于,成功了!”

  “成功了!刘医生真牛!怪不得刘国辉教授执意要截留您在这里!”

  “过誉了,肺大疱引起气胸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胸腔穿刺置管也是比较常规的操作。”

  蹲下来休息的刘汉东,对着向他竖大拇指的同行谦逊地叹道。

  “我们都看到了,你穿着三层隔离衣,戴了三层手套,还有护目镜,视线、手感都极为受限……”

  “穿刺工具不顺手,增加了难度,不过从整个胸腔置管仅用10分钟的战绩来看,刘医生平时肯定会更快!”

  紧接着,又是一阵啧啧的赞叹声。

  晚上的时候,女友听闻了这个消息,甚是为他自豪。

  言辞间,莫名地念起了离世的家人,又是一阵黯然神伤。

  “要不,我和组织请假,去看望你吧。”

  “不用!不用!你在和死神抢人,我不该干扰你!”

  “那我们一起坚守救人,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再相聚。”

  “好!待,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