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质疑的粉碎

  21年4月,这是昌峰集团重新拿回胜利的月份。

  在这个月里,拿下昌南的出租车只是一个好的开始,紧接着的第一季度报表出来才是最大的惊喜。

  “合约销售金额302亿,营收183亿,净利润21亿。”

  这房地产业务上的巨大成就带来了集团内部的自豪感,仅仅第一季度的销售金额就比去年上半年的销售金额还高,这对于昌峰集团来说是个很大的成就。

  不过,也有不太好的内容。

  那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依旧不及预期”。

  ……

  得益于不错的营收,昌峰集团在整个第一季度都在赚钱。

  集团总部那边,银行账目中的现金越来越多,直接带动着好事的到来——昌峰集团的回款持续而稳定,直接影响到之后的投资。

  “三角洲区域大手笔拿地。”

  “华中区域连下三子。”

  昌峰集团在房地产业务上面连连出手,短短十几天内投入到土拍市场上面的资金足有60亿。加上之前的几次出手,前几个月投入到土拍市场上的资金接近第一季度销售金额的一半。

  这一次集中供地,昌峰集团将能拿得出的钱都拿出来了,本着“拼命一搏”的心思,大跨步向前迈进!

  ……

  和昌峰集团相似的,对面的天蜃集团也有好消息传出。

  21年第一季度,天蜃集团在去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提出了1600亿的年度销售目标后,天蜃集团第一季度摘得了328亿的销售额,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我们和昌峰的优势不明显。”

  程可博看着对比数据,眼底有些沧桑。

  “绝对要把优势给弄大!”

  这是他的指令,不过看上去遵从的人不是太多。

  这时候,就是昌峰集团要等的一天了。

  4月中旬,昌峰集团和政丨府签订的约定透露出来。

  ……

  昌峰集团实际上在这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集团在昌源汽车的低息贷款给汽车子公司注入了活力,囤积的生产原料很快堆满了仓库。

  然后,是工人的征召。

  在付出了相对高一点的成本之后,昌源汽车已经准备好重开全部的生产线了——现在这些生产线全开可以让集团获得每个月一万辆新车的产量,这也是集团保证能在上半年完成交货的主要原因之一。

  朱晓军胸有成竹,看着自己的集团又一次运行到全速——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集团再也没有裹足不前的原因了。

  “现在是集团重新找回自己失去的位置的时候!”

  身为董事长,他的声音威严而又力量。

  ……

  于是,昌峰集团变了。

  在很多外人眼中,这是昌源集团沉默了半年之后的一次爆发——自从资金链危机缓解之后,昌峰集团已经又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对外公布什么好消息了。

  集团的热火朝天也引发了一定的其他效果,就是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面,久等的“起色”终于来了。

  “既然出租车也要用他们家的,昌峰的产品绝对很好。”

  这是昌峰集团外面一些人的感想。

  于是,这些人到了昌峰的各家线下网点,而他们在听到消息后做出的动作,一样成了昌峰集团免费的广告。

  《蹲守半年,推陈出新——昨天,楼下的那家店竟然卖出去了3辆车!》,像这样的消息突然间就出现在网络屏幕上。

  不知道作者是一位闲的没事干的包租公还算什么别的,他的这篇文章在事实上为昌峰集团做了很好的广告——于是读到这些内容的人心动了。

  “帮我问问,是出了什么事了?”

  “听说是昌源汽车的销量大涨——嗯,好像是说,有政丨府采购了他们的车。”

  一传十十传百,这消息在网络上传的飞快。

  很快,就有很多人知道了关于昌峰集团的新消息。

  ……

  这网络上的消息的反作用就是,昌峰集团的五日平均销量,第一次大大超过了日产量。

  虽说仅有每天150辆上下的销量,却实实在在是比之前多了许多。朱晓军计算过,如果这个销量能一直维持下去的话,在上半年的最后两个月,集团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产量甚至会“有些紧张”。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好消息。

  知道这一点,集团雀跃了,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业务那边,昌源的员工只觉得自己在路上走起来都更有底气了。

  “还是老板英明啊。”

  他们说着,称颂着,只有身为董事长的朱晓军有些发懵。

  自己好像——嗯,好像没赚几个钱啊!

  ……

  新能源汽车确实不怎么赚钱,这是朱晓军测算过的。

  价格不算太高,和燃油车比起来也就一样的水平——而利润,却低了好几个百分点。

  朱晓军已经做好了昌源汽车全年的净利润只有3到5,收回成本需要40年的打算了——他知道这个打算实际上是对最坏情况的估计,但实在是迫不得已。

  “想不到我和原主做了一个错误的投资。”

  哪怕乐闻网都在腾捷的运营下略见起色,自己和原主一样押注的新能源汽车却只能有现在这个“略显惨淡的结局”,朱晓军如何能不气?

  可是,除了生气,他发现自己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这就是无能为力的感觉吧。”

  他想着,心中不忿。

  ……

  说到底是自己造的孽,自己要品尝苦果。

  朱晓军看完那可能的“没有利润的产业”,觉得只要它可以继续维持下去就行了。

  “房地产还是昌峰集团的支撑。”

  丝毫不记得自己曾经说过什么“房地产已经没有前途”之类的话,朱晓军再一次赞誉传统产业。

  “集团还是有希望的。”

  他想着,笑了。似乎自己决策还不算太糟,至少目前依旧坚持着一个不需要自己怎么管,却可以源源不断给自己送钱的行业。

  “这,不错。”

  他自己也是建筑学出身的人,“干涉”下乙方的事情,也是自己这个当甲方的关爱了。

  想到这些,他乐了。人也有了新的动力,知道应该怎么努力了。

  “营造的城市,是我梦想中的城市。”

  他有打算花钱办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